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1321例分析

2010-10-15 06:51阮玉兰
淮海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细胞学鳞状涂片

阮玉兰,虞 丰

在我国宫颈癌是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癌瘤中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 2位。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演变时间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早期宫颈癌如能及时发现并合理治疗,治愈率可达 90%以上[1]。宫颈病变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及早发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我院妇科门诊 2007年7月~2009年6月共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查 1 321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资料 1 321例为我院妇科门诊接受 TCT检查的患者,年龄 19~58岁,平均年龄 38.3岁。已婚 923例,未婚但有性生活史 398例。TCT检查标准:(1)本人要求行 TCT检查;(2)有白带增多、性交出血或血性白带等;(3)长期按宫颈炎治疗效果不佳者。TCT检查报告为ASC-US以上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

1.2 方法 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操作,用无菌窥阴器暴露宫颈,拭净宫颈表面分泌物,用专门的宫颈细胞采样刷刷取宫颈转化区细胞,保存于专用保存液中,采用膜式液基细胞学方法制片后,经病理学医师阅片报告。结果按照国际癌症协会(NCI)推荐的分类标准,即:无上皮内病变或肿瘤细胞,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磷状细胞和腺细胞(ASC-US),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和腺癌(CA)为统一细胞学诊断术语。

2 结果

2.1 TCT检查制片满意度分析 1 321例宫颈TCT检查细胞制片满意者 1 292例,占 97.8%,基本满意 21例,占 1.6%,不满意 8例,占 0.6%。

2.2 宫颈病变检出率 TCT检查 1 321例中,ASC-US以上的113例,病理结果显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96例,占 7.3%,宫颈癌 5例,占 0.38%。TCT诊断与组织病量学诊断的符合率为 89.4%。宫颈湿疣 21例,占 1.6%。慢性宫颈炎 1 191例,占 90.1%。

2.3 TCT结果与年龄分布 TCT检测 1 321例,检出阳性 113例,根据不同年龄分段后,CIN主要集中在 31~40岁,占 CIN总数的 59.4%;宫颈湿疣主要集中在 21~30岁,占 71.4%;宫颈癌好发年龄 31~50岁。见表1。

3 讨论

自 1941年Papanicoiaon和 Traut首创阴道脱落细胞学诊断肿瘤以来,几十年来临床实践证明了宫颈细胞学是宫颈癌行之有效的初步筛查手段。1990年代新柏式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的出现,与传统的巴式相比是一次突破。传统的制片技术具有取材不全面、涂片不均匀、细胞丢失较多、过多的黏液及血液遮盖异常细胞等诸多不足,使其存在一定的漏诊和不确定因素,其假阴性率可达 50%以上。TCT技术采用固定样式的扫帚式刷子按规定方法进行操作,不留死角,刷头全部进入细胞保存液中,不会丢失细胞成分,制成的涂片薄,细胞分布均匀,图象清晰,使病理医师容易发现异常细胞。本组病例中涂片满意度达 97.8%,只有0.6%的涂片不满意。

表1 不同年龄段TCT结果

TCT的另一优点在于标本可以复制或作为进一步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材料。人乳头瘤病毒已被公认是引起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几乎 99.8%的宫颈癌细胞中均可检测到 HPV-DNA的存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率近年来有逐步上升趋势,且好发年龄趋向年轻化。本组资料显示,宫颈湿疣主要集中在 21~30岁,占 71.4%。而CIN集中在 31~50岁的,其中 31~40岁占 59.4%。宫颈癌的好发年龄在 31~50岁之间,与 CIN的年龄相当。另外,宫颈癌的发生增加与初次性交年龄、多个性伴、HPV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2],这些现象与现代人生活观念的改变有一定关系。从HPV感染到CIN的发生,再进展到宫颈浸润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平均为 10~20年。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于尽早发现和治疗宫颈 HPV感染和CIN,因此应提倡年轻妇女宫颈细胞学检查,提倡对有性生活的妇女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1]崔 彬,肖静颖,刘 旭.40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6):71-74.

[2]李晓红,董卫红,黄在菊,等.子宫颈癌前病变组织 DNA倍体分析与人乳头瘤状病毒亚型检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3):205.

猜你喜欢
细胞学鳞状涂片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
87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