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研究

2010-10-17 03:56胡瑞钺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双盲拉米夫定安慰剂

胡瑞钺 ,田 波 ,陶 翔

(1.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南昌 330000;2.江西省儿童医院,江西南昌 330000)

据统计我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约占总人口的11%,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例,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疾病。其高传染性、高繁殖、特殊复制和高耐药性导致乙型肝炎患者有增无减,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备受瞩目。拉米夫定是近年新上市的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新药,其英文名称为Lamivudine,化学名为2'3'-双脱氧-3'-硫代胞嘧啶,又称3-TC,商品名为贺普丁。本药可降低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率。也能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延长生存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2007年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拉米夫定治疗组35例,双盲安慰剂组35例作对照,其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17~63岁,平均40岁。所有患者身体状况无明显差异、无其他疾病,治疗时间为60周。

1.2 方法

拉米夫定由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提供,规格为100 mg×14片,成人每次0.1 g,qd,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最佳剂量为3 mg/kg,qd,用药60周,生物利用度为80%~85%。疗程应根据血清HBV DNA PCR转阴且伴肝功能正常后,继续用药3~6个月,经复查后考虑停药观察,双盲安慰剂组使用安慰剂为同等剂量的淀粉片,服用时间、剂量同实验组。

1.3 评判标准

血清学生化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拉米夫定100 mg,qd,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HBeAg阳性患者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治疗后,血清HBV DNA和ALT的中位数水平明显下降,部分患者伴随HBeAg阴转或HBeAg血清转换。

两组患者用药60周后进行血清聚合酶HBV DNA PCR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HBeAg检测,并对比分析,拉米夫定治疗组与双盲安慰剂组HBV DNA PCR转阴水平、ALT水平、HBeAg阴转率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拉米夫定治疗组与双盲安慰剂组比较

2.2 不良反应

拉米夫定虽然见效快,但是1年和2年之后的变异率很高,需定期检查。主要化验检查血清乙肝病毒DNA水平、耐药基因序列以及肝功能。病毒耐药的发生与病毒抑制程度密切相关,减少耐药发生率首先是减少血液中病毒的数量,或者尽可能降低病毒载量。病毒复制越低,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小,耐药率的发生也就越低。所以在治疗之前,患者应了解治疗全过程,掌握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要随意停用。

3 讨论

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对体外及实验性感染动物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拉米夫定可在HBV感染细胞和正常细胞内代谢生成拉米夫定三磷酸盐,它是拉米夫定的活性形式,既是HBV聚合酶的抑制剂,亦是此聚合酶的底物。拉米夫定三磷酸盐渗入到病毒DNA链中、阻断病毒DNA的合成。拉米夫定三磷酸盐不干扰正常细胞脱氧核苷的代谢,它对哺乳动物DNA聚合酶α和β的抑制作用微弱,对哺乳动物细胞DNA含量几乎无影响。拉米夫定对线粒体的结构、DNA含量及功能无明显毒性。

一般于治疗2~4周后血清HBV DNA水平可降至杂交方法检测水平以下,相关报道称拉米夫定发生肝癌者为3.9%,本组资料显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能改善肝功能,延长生存期。本研究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检测结果表明,拉米夫定能迅速抑制HBV复制,其抑制作用持续整个治疗过程中,同时使血清氨基转移酶降至正常。长期应用可显著改善肝脏坏死炎症性改变,并减轻或阻止肝脏纤维化的进展。长期应用可显著改善肝脏坏死炎症性改变,并减轻或阻止肝脏纤维化的进展。

[1]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姚光弼,Alison Tan,黄瑛,等.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存质量评价[J].肝脏,2003,8(4):3-5.

[3]吕洪敏,杨言开,韩涛.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疗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11(8):500.

[4]Lai CL,Ching CK,Tung AK,et al.Lamivudine is effactive in suppressing hepatitis B virus DNA in Chines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s: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Hepatology,1997,25(1):242-244.

[5]吕林娥.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2(3):661-662.

[6]Innaimo SF,Seifer M,Bisacchi GS,et al.Identification of BMS-200475 as a potent and selective inhibitor of hepatitis B viru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7,41(7):1444-1448.

[7]杨永峰,谭德明,谢玉桃,等.干扰素及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4,8(3):56-57.

[8]李梵,王慧芬,徐东平.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与重型肝炎/肝衰竭发生的关系[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12(3):69-70.

猜你喜欢
双盲拉米夫定安慰剂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宜兴市探索“双盲”应急演练提升实战效能
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探讨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因素
“神药”有时真管用
为什么假冒“神药”有时真管用
跟踪导练(3)
跟踪导练(三)2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初次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