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方案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肥胖相关指标的影响

2010-11-02 08:54何国建金炯俊蔡政龍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受试者身体素质青少年

何国建,金炯俊,蔡政龍

(韩国群山市国立群山大学体育系运动生理研究室,韩国群山 573701)

运动方案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肥胖相关指标的影响

何国建,金炯俊,蔡政龍

(韩国群山市国立群山大学体育系运动生理研究室,韩国群山 573701)

目的:探讨运动方案对小学身体素质和肥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定48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运动组24例(男生12例,女生12例);对照组24例(男生12例;女生12例)根据训练内容,1个星期3次,每次40~60 min进行训练。总时间为12个周。运动前后分别对体脂肪率、BMI、腰围、总胆固醇、中性脂肪、血糖和身体素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运用运动方案进行身体锻炼后,运动组比对照组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爆发力和肌肉耐力有显著变化(P<0.05)。运动后,运动组BMI、腰围、中性脂肪三项指标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运动方案对身体健康和肥胖相关指标有显著改进效果。

小学生;运动方案;身体素质;肥胖相关指标

目前,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肥胖常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类生存质量与期望寿命[1]。成人肥胖者中约有1/3的人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为肥胖患者,而在幼儿肥胖患者中也有36%的人最终成为成人肥胖患者[2]。肥胖不仅会导致不良生活习惯的概率增高,在心理上也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在早期进行干预[3]。由于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在成人期可使用的禁食、药物、手术去脂、饥饿疗法或短期快速疗法等在儿童期均不宜采用,而运用运动疗法作为主要的干预措施之一,不仅有益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且简便易行、经济可靠,具有极大的优越性[4]1676。本研究以处于身心发育都较为显著阶段的青少年儿童为干预对象,对身体素质及与肥胖有关的血液指标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肥胖儿童运动能力及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同时提高儿童对体育活动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超重标准,在G市保健所选定自愿参加其所实施的青少年运动训练计划的48名超重小学生,取得家长同意,随机分成试验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试验前两组年龄、体重、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身体情况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身体情况(±s)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身体情况(±s)

?

1.2 研究方法

1.2.1 运动方案

利用保健所针对小学生制定的训练计划进行锻炼,时程为12周,每周3次,分别在周一、三、五下午2点进行。方案包括热身部分(10 min):各关节预热练习和伸展体操;力量练习(20 min):仰卧起坐、负重仰卧起坐、卧推、仰卧举腿等;基本部分(30 min):快走、跳绳、跑步等;放松部分(10 min)锻炼时运动强度控制在30%~40%最高心率。

1.2.2 测试指标及方法

运动组与对照组分别在运动干预后测量指标1次,身体素质测量在上午10点进行,血液采集在第2天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

1.2.2.1 身体素质测量 背肌力:采用背肌力测试仪(SH-9600D Japan)测定,受试者两脚相距15 cm于踏板站立,两腿伸直,身体向前弯曲30°调整锁链,两手握住把手全力向上提。以公斤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

座位体前驱:采用坐位体前驱测试仪(PKS-1001 Japan)测定,受测者平坐两脚伸直,两脚掌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掌距离约10~15 cm,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再向前推动为止,记录下测试结果。

1200 m跑:受试者10人一组进行测试。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启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跑完全程,当胸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

立定跳远: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两脚尖不得踩线或过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并尽可能往远处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缘的垂直距离。每人试跳3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1次。以厘米为单位记录。

仰卧起坐:受试者仰卧于铺放平坦的软垫上,两腿稍分开(相当于肩宽),屈膝呈90°左右,两手指交叉抱头贴于脑后。压住受试者两侧踝关节处,以便固定下肢。受试者起坐时两肘关节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1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 min内受试者完成次数。

1.2.2.2 肥胖相关指标测定 采用运动生理实验室的人体成分分析仪(Salus body composition analyzer USA)对 BMI、体脂率进行测定,测试时间为7:00~8:00排尿后赤脚,着单衣测试。

腰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方法测量,被试者站立,两脚分开25~30 cm,使体重均匀分布。沿髂前上脊和第12根肋下缘中点的水平联机测量腰围,皮尺紧贴软组织,但不压迫。

血液指标:利用DT-60干化学分析机对TC、TG、血糖进行测试。

1.3 统计分析

本研究用SPSS 10.0进行数据处理,数据结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数据运动前后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组内变化用单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 2~4。

表2 运动前后身体素质的变化(±s)

表2 运动前后身体素质的变化(±s)

实验前后比较,*P<0.05,**P<0.01,***P<0.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P<0.001

?

表3 运动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s)

表3 运动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s)

实验前后比较,*P<0.05,**P<0.01,***P<0.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P<0.001

?

表4 运动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s)

表4 运动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s)

?

3 讨论

3.1 运动方案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身体素质是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衡量身体素质的指标由力量、耐力、柔韧性组成。众多数据表明肥胖会导致柔韧性、爆发力、耐力、肌力低下以及循环系统、代谢能力等下降[5]。本研究结果(表2)显示,受试的肥胖小学生经过12周的运动训练后,各项指标与实验前相比都出现显著增加(P<0.01或P<0.001),尤其是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本运动方案对肥胖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明显改善。王正珍等[6]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研究表明经过5周的健身锻炼后青少年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金花[7]研究报告显示健身运动处方可有效改善学龄肥胖儿童的身体素质。这些研究报告都直接或间接支持本研究结果。身体素质的发展取决于身体形态的结构、各器官系统机能、能量物质的储备等。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结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以及能量储备等有极大的改变、提高和调节的作用。这些作用综合起来又进一步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8]。本运动方案专门设计了力量、耐力、协调性等多种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运动强度为30%~40%。通过规律性、长时间的锻炼使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肌肉的血流量增加,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肌肉组织得到改善;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增加肌肉内蛋白质及糖原的储备能力,使肌纤维变粗壮有力,提高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9],使力量和肌肉耐力得到提高。另外肌肉运动还可以改善外周血液向心脏的回流,改善心脏对体力活动的适应能力[4]1677,使心肺功能得到改善,从而使受试者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3.2 运动方案对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见表3)显示运动组肥胖青少年BMI、腰围经过12周运动后出现显著降低(P<0.01或P<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BMI是评价人体成分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腰、臀围比是在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脂肪活动、作用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可以使人们更准确、方便地了解人体健康情况,若腰围明显增大,提示体脂成中央状态分布,则肥胖患者心脏病、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10]。长时间中小强度运动过程中“脂肪成为主要的能源物质”,这点已经成为运动减肥的基本依据[11],大量的研究结果也都表明运动对肥胖青少年儿童的血脂成分及形态指标有显著影响[12],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本运动方案对改善肥胖青少年BMI、腰围具有很好的效果。

3.3 运动方案对肥胖青少年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等都是与肥胖有关的危险因子(De Fronzo 1991),而运动干预对超重、肥胖青少年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有着确定的影响[13]。黄晓丽[14]1214的研究表明有氧健身体操锻炼降低肥胖女大学生血脂水平,改善血脂成分。刘文等[15]的研究显示运动组肥胖青少年运动后血清TG水平经过3个月的较大运动量干预和随后6个月的小运动量干预后均显著降低。荣湘江[13]等实验结果的生化指标中,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与干预前测试结果比较均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后TC、TG、血糖测试结果与运动前相比均出现显著降低,TG与对照组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本运动方案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身体各项与肥胖有关指标有着明显改善的效果。其机制是首先在长期、中低强度运动时所消耗的大量能量主要来源于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脂肪的动员可有效地调整血浆脂蛋白组成,增加纤维蛋白活性,对脂蛋白的新陈代谢有积极作用,同时运动时骨骼肌氧化的脂肪酸依靠肌体内TG水解和摄取血浆中的FFA,而血浆FFA主要来源于脂肪组织的脂解和血浆TG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骨骼肌氧化脂肪酸的数量受运动强度和时续时间的影响[14]1215。另外规律性长期运动消耗热量,可使体重下降,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面积减低,葡萄糖消除率增加,胰岛素和其他受体结合增加,改善糖代谢异常,使血糖降低[16]。

4 结论

4.1 运动后身体素质及爆发力变化

运用运动方案进行身体锻炼后,运动组比对照组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结果显示爆发力和肌肉耐力方面有显著性变化(P<0.05),提示运动方案对肥胖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有显著效果。

4.2 运动方案对血脂及身体形态影响

运动后,运动组相比对照组,在BMI、腰围、中性脂肪3项指标有明显减小,实验结果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提示运动方案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血脂成分和身体形态。

[1]徐英,李晓雯,徐耘,等.青少年肥胖群体干预模式的探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1):26-28.

[2]Power D,Lake JK,Cole TJ.Body mass index and height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in the 1958 british born cohort[J].Am J,Clin,Nutr,1997,66:1094-1001.

[3]Dietz,W H,Nelson A.Barriers to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obesity:a call to action[J].J Pediatr,1999,134:535-536.

[4]梦洁,陈欣欣.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运动干预[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

[5]韩国肥胖学会.肥胖的诊断与治疗[M].韩国肥胖学会,2001:38-156.

[6]王正珍,赵小倩,郑金琪,等.健身运动对超重和肥胖少年身体素质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52-354.

[7]金花.肥胖儿童健身处方的实践研究[J].现代康复,2001,5(3):70-71.

[8]石建文,盛克庆.体育基础理论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

[9]陈敏雄,王恬,陈佩杰.健身锻炼对老年妇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62-63.

[10]曹兰菊,许亮.有氧运动和合理饮食对单纯性肥胖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2):963-64.

[11]黄永良.单纯性肥胖青少年服用绿茶多酚配合运动对部分相关指标的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08-210.

[12]De Fronzo RA,Ferranini E,Insulin resisrance.A Multifaceted syndrome responsibleforNIDDM,obesity,hypertension,dyslipidemia,and atheroscl-eros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J].Diabetes Care,1991,14(3):173-194.

[13]荣湘江,朱稼霈,张世伟,等.运动干预青少年单纯性肥胖效果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8):702-707.

[14]黄晓丽.有氧健身操对肥胖女大学生脂代谢及相关激素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8(9).

[15]刘文,常翠青,赵小倩,等.基于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肥胖青少年BMI和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3):329-333.

[16]周惠,牛瑞丽.运动疗法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3):152-153.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program on obesity factor and basic physical fitness in elementary students

HE Guojian,KIM Hyungjun,CHAE Jeong ryong
(Physiological Laborat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Kunsan National University,Korea 57370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obesity factors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the elementary students.Methods:48 students living in K-region.The subjects were practiced with focusing on the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for 12 weeks.The selected 48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xercise group was 24(man;n=12,women;n=12),non exercise group was 24(men,n=12;women,n=12).The exercise regimen was designed in exercise with 40 to 60 min and 3 times/week during 12 weeks.Results:The change of basic physical fitness after exercise program,the exercis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ore than non-exercise group at the stand board jump and sit-up (P<0.05).The change of obesity factors after exercise program.Conclusion:The exercis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ore than non-exercise group at the BMI,%fat,WHR and Triglyceride(P<0.05).

Students;Primary school sports program;Fitness;Obesity related indicators

R875

B

1674-4721(2010)10(a)-145-03

2010-08-26)

猜你喜欢
受试者身体素质青少年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青少年发明家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