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和目标倾向对英语说话焦虑的预测力

2010-11-02 01:44王家明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负相关英语专业听力

王家明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20;2.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自我概念和目标倾向对英语说话焦虑的预测力

王家明1,2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20;2.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本研究以390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被试,研究了英语自我概念和目标倾向对英语说话焦虑的预测力。研究结果表明:六种自我概念(语音、口语、听力、阅读、写作、词汇自我概念)都与英语说话焦虑成显著负相关,PGO和TGO与英语说话焦虑成显著正相关,MGO与英语说话焦虑成显著负相关;口语、写作、听力三种自我概念和PGO、MGO进入了英语说话焦虑的回归模式,这五个变量可以解释英语说话焦虑变化的41.8%。

英语自我概念;目标倾向;英语说话焦虑

随着外语教学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自我概念、目标倾向、焦虑这些学习者因素逐渐受到重视。“自我概念”属人格心理学研究范畴。自我概念通常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认识、感知和评价。[1]62自我概念可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本文所研究的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属于学业自我概念。英语自我概念下面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语音、语法、听、说、读、写自我概念。[1]63

研究表明,外语自我概念和外语学习焦虑之间成负相关。[2-4]那么,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和英语说话焦虑(English speaking anxiety,以下简称 ESA)之间是否也成负相关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似乎还很罕见。虽然关于英语学习焦虑和英语课堂焦虑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但关于学习者使用英语说话的焦虑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试图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目标倾向”(有人译为“目标定向”或“成就目标定向”)的概念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来的。近年来目标倾向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揭示了两种类型的目标倾向,即表现型目标倾向(performance goal orientation,以下简称PGO)和掌握型目标倾向(mastery goal orientation,以下简称MGO)。简而言之,前者注重表现出众,超过别人,以便向周围人显示自己在某方面的天赋和潜能,后者注重突破自己,注重自己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追求对知识和技能的完全掌握。[5,6]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借用老子的说法,我们可以说持PGO者看重“胜人”,持MGO者看重“自胜”。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除了上述两种目标倾向外,还有一种应试型目标倾向(test goal orientation,以下简称 TGO)。持TGO的学习者只求能通过学校要求的必须通过的考试,如期末考试、四级考试,既不求出类拔萃,也不求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7-9]

我们的研究表明PGO可以正向预测ESA,MGO可以反向预测 ESA,这两种目标倾向能够解释 ESA变化的20%。[9]如果本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和ESA有显著的相关性,我们将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综合考虑各种自我概念和目标倾向在一起对ESA的预测力。我们之所以综合考虑自我概念和目标倾向,是因为前者主要研究学习者对自身现状的感知和认识,后者主要研究学习者学习目标方面的情况,把对现状的认识和目标倾向结合起来,可以使研究更为全面。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我们调查了3所省属普通高校的420名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目标倾向和ESA情况,收回有效问卷390份,这390名被试的情况见表1。

(二)数据收集

参考有关文献,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目标倾向和ESA情况的问卷(为节约篇幅,问卷从略,感兴趣的读者可与作者联系),问卷共包括62个问题,其中第1~7个问题调查学生的 PGO,8、9两个问题调查学生的 TGO,第10~14个问题调查学生的MGO,第15~22个问题调查学生的 ESA,第23~27个问题调查学生的英语发音自我概念,第28~36个问题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自我概念,第37~42个问题调查学生的英语听力自我概念,第43~47个问题调查学生的英语阅读自我概念,第48~51个问题调查学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概念,第52~56个问题调查学生的英语语法自我概念,第57~62个问题调查学生的英语词汇自我概念。(为了方便读者,在附录中我们将同一类问题放在一起。在实际调查时,为了避免学生在回答问卷时产生重复感,同一类问题没有放在一起)。每个问题后有11个百分数(0%,10%,20%……,100%),“0%”表示“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10%”表示“在10%的程度上符合我的情况”,依此类推,100%表示“完全符合我的情况”。在进行统计分析时,0%记作0分,10%记作1分 ,依此类推 ,100%记作 10 分。第 20、24、27、35、36、38、41、42、46、47、49、51、53、54、58、59、60 个问题须逆向记分。

内部一致性检验表明测量ESA和各种自我概念、目标倾向的各个项目都是有效的,ESA和各种自我概念、目标倾向的α值均高于0.8。

(三)数据分析

我们运用SPSS(10.0)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如下分析:1)计算各变量的平均分;2)计算自我概念、目标倾向和ESA之间的相关系数;3)以自我概念和目标倾向为自变量,以ESA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和讨论

(一)各变量的平均分

从表2中可以看出,MGO、PGO、TGO的平均分分别为6.72、6.25、3.13,ESA的平均分为 4.04,这与王家明(2007)的调查结果[9]非常接近。

发音自我概念的平均分为6.20,可见,总体上学生认为自己的发音的准确程度为62%。口语、听力、阅读、写作、语法、词汇自我概念的平均分,介于4.93(语法自我概念)和5.68(写作自我概念)之间。鉴于我们所调查的是坐落在我国中东部非省会城市的3所省属普通院校,被试又是低年级学生,因此在调查前,我们已经预料到被试的自我概念平均分不会太高。但是就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上述分数还是明显偏低的。这些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其自我概念是否会有所提高,我们准备做后续调查。

表2 各变量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二)相关分析

1.自我概念和ESA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利用统计软件SPSS(10.0)分析了自我概念、目标倾向与ES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表3显示,所有自我概念与 ESA成负相关,其中除语法自我概念与ESA之间的负相关未达到p<.05的显著性水平外,其余的自我概念与ESA的负相关都达到了p<.01的显著性水平。这一研究结果与上文提到的相关研究结果[2-4]相一致。这一研究结果是不难理解的,英语自我概念高,意味着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方面自我感觉好。自我感觉好,则在用英语说话时焦虑程度自然就低。相反,如果学习者英语自我概念低,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自我评价低。自我评价低,在用英语说话时就会产生较高的焦虑情绪。

表3 自我概念、目标倾向与ESA的相关性

2.目标倾向和ESA之间的相关性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PGO和TGO与ESA成正相关,MGO与ESA成负相关。PGO、MGO的相关系数达到p<.01的显著性水平,TGO的相关系数达到p<.05的显著性水平。这一研究结果与上文提到的有关研究结果[9,10]相一致。

3.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从上面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六种自我概念(语音、口语、听力、阅读、写作、词汇自我概念)和三种目标倾向都与ESA有着显著的相关,为了综合考察自我概念和目标倾向对ESA的预测力,我们以ESA为因变量、以与之显著相关的六种自我概念和三种目标倾向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以自我概念和目标倾向为自变量,以ESA为因变量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口语、写作、听力三种自我概念和PGO、MGO进入了ESA的回归模式。口语、写作、听力自我概念和MGO的回归系数为负值,PGO的回归系数为正值,T检验证明了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显著性达到p<.01或p<.001的水平),方差分析证明了回归模式的有效性(F=55.16,p<.001)。这五个变量可以解释 ESA变化的41.8%。上文说过,单纯的目标倾向只能预测 ESA变化的20%。[9]可见,自我概念和目标倾向在一起对 ESA的预测力要比单纯的目标倾向对ESA的预测力要大得多。

上述结果说明,口语自我概念对ESA有着很大的影响(Beta=-.424,p<.001)。这是不言而喻的。英语口语自我感觉好,则在用英语说话时自信心就强,焦虑程度自然就低。写作虽属于书面语交流,但写和说的能力都是语言输出能力,故写作自我概念也是 ESA的预测变量(Beta=-.238,p<.001)。另外,在与人进行口头交流时,如果因自己听力水平太低而听不懂对方的话,也会产生焦虑情绪,故听力自我概念对ESA也有着重要的影响(Beta=-.106,p<.01)。

PGO和MGO进入了ESA的回归模式,PGO的回归系数为正值,MGO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这一结果与我们的研究结果[9]一致。持PGO的学生渴望超过同伴,希望成为周围人心目中的优秀者,这样他们在用英语说话时就会过分地自我监控,过分关注自己说话时的表现,大脑资源不能完全用于说话任务本身,影响说话时的表现,表现不佳则会导致焦虑情绪。因此PGO与ESA成正相关是不难理解的。Eysenck(1979)和Tobias(1979)等研究者也发现易于焦虑的人经常将大脑认知资源分配于自我关注和自我监控,也就是说他们的认知资源要一分为二,一方面用于完成任务,另一方面用于监控自我,这样势必影响完成任务的效率,完成任务效率低下又会导致负面的自我评价,加剧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11,12]与持PGO的学生不同,持MGO的学生关注的不是在周围人的心目中树立成功者的形象,而是自身的成长,即知识有所增长、能力得到锻炼、获得新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持MGO的学生在用英语说话时,会经常体会到成长的快乐(英语技能得到新的锻炼的快乐),因而他们不会产生焦虑情绪。这就使得MGO与ESA成负相关。

TGO和语音、词汇自我概念都与 ESA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它们未能进入ESA的回归模式,它们对 ESA的预测力被进入回归模式的变量抵消了。

三、结束语

本文研究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目标倾向、ESA的情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口语、写作、听力三种自我概念和PGO、MGO进入了英语说话焦虑的回归模式,这五个变量可以解释英语说话焦虑变化的41.8%。这类研究在二语习得方面尚属罕见(如上文所述,我们(2007)研究过目标倾向和ESA二者之间的关系[9],该研究的结果与本文相吻合)。

本研究还有助于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形成合适的目标倾向、从而降低 ESA。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Krashen就提出了著名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13]情感过滤中的情感因素,包括焦虑、动机、态度、自信等。当焦虑程度高时,情感过滤也就较高,就会阻碍语言输入到达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导致语言习得的失败。需要说明的是,Krashen只从语言输入的角度解释情感因素的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有研究表明焦虑对学生的语言输出有显著的影响,Steinberg和Horwitz(1986)发现焦虑程度高的学生的口语比不上焦虑程度低的学生,他们的发言较短,条理性也较差。[14]陈劼(1997)的调查也表明,学生的焦虑程度和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呈显著负相关。[15]

本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概念,尤其是积极的口语、写作、听力自我概念,能降低学习者的 ESA。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英语自我概念。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英语自我概念,尤其是口语、写作、听力自我概念,不但能更为有效的处理语言输入,更为有效地习得语言,而且能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较高质量的语言输出又会反过来强化积极的自我概念,由此便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关于MGO和PGO的调查结果对二语习得的意义和启示,我们前文[9]已经做了阐述,本文不再重复。

[1]王初明.英语语音自我概念与实际英语语音水平[J].外语界,2004(5):62-67.

[2]Bailey P.,Onwuegbuzie A.J.,Daley C.E.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nd learning style[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9,32(1):63-67.

[3]MacIntyre P.D.,Noels K.A.,Clement R.Biases in selfratings of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The role of language anxiety[J].Language Learning,1997,47:265-287.

[4]Cheng Y.S.,Horwitz E.K.,Schallert D.L.Schallert.Language anxiety:Differentiat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components[J].Language Learning,1999,49(3):417-446.

[5]Dweck C.S.,Elliott E.S.Achievement motivation[A].In:Socialization,Personality,and Social Development(Ed.Hetherington E.M.)[C].New York:Wiley,1983.643-691.

[6]Dowson M.,Mcinerney D.M.What do students say about their motivational goals?Towards a more complex and dynamic perspective on student motivation[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3,28:91-113.

[7]王家明.目标倾向与英语学习策略的关系 [J].山东外语教学,2005(1):76-79.

[8]王家明.英语专业学生的目标倾向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J].国外外语教学,2007(3):22-26.

[9]王家明.目标倾向对英语说话焦虑的预测力——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调查 [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170-171.

[10]Kaplan A.,Maehr M.L.Achievement goals and student well-being[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9,24:330-358.

[11]Eysenck M.,Anxiety W.Learning and memory:A reconceptualization[J].Journal of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79,13:363-385.

[12]Tobias S.Anxiet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9,48:285-290.

[13]Krashen.Principles and Praci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Pergamon,1982.

[14]Steinberg F.,Horwitz E.The effect of induced anxiety on the denotative and interpretative content of second language speech[J].TESOL Quarterly,1986,20:131-136.

[15]陈 劼.英语学生课堂焦虑感与口语水平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1):10-12.

H319.9

:A

:1673-1794(2010)04-0085-03

王家明(1972-),男,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 G07233);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研项目(078381)

2010-03-25

猜你喜欢
负相关英语专业听力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