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宁波港锚地现状及发展

2010-11-07 08:40施肖峰宁波海事局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11期
关键词:宁波港锚地锚泊

施肖峰 宁波海事局

浅析宁波港锚地现状及发展

施肖峰 宁波海事局

为缓解宁波港锚地数量与锚泊船间的供需矛盾,提高现有锚地使用效率,消除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分析港区的主要航路及锚地的使用状况;介绍多起锚泊船间紧迫局面或海事事故;分析事故多发水域、交通密集区域的特点,对核心港区锚地的安全管理和规划提出作者的建议。以期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保障船舶锚泊安全。

锚地;锚泊船;安全

前言

宁波港作为我国主要的运输港之一,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的同时,近年来随着港口货物吞吐量逐年递增,船舶交通流量迅速增加,对锚地的需求日益增大。锚地作为港口生产性基础配套设施,为保障港口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直接提供助力,但是宁波港区现有锚地随着港口的发展已不能完全满足抛锚船舶的需求,同时随着港区航路上船舶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渔船、沙船横穿锚地这类危险驾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我管理部门需与时俱进完善现有的锚地管理手段同时及时规划更新锚地区域,确保港区良好的锚泊秩序和锚泊环境。

一、宁波港航路锚地的基本情况

宁波港位于我国南北海运大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地带,由甬江、镇海、北仑、穿山及大榭等组成核心港区,以矿石、原油、集装箱、液体化工以及煤炭为港口的主要吞吐货物,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海地区的集装箱干线港、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和外贸大宗原材料海进江装运中心。

现阶段宁波港的主要航道有虾峙门外深水航道、虾峙门航道、螺头水道、金塘水道和佛渡水道等。在港区各航道水域分布着宁波港各个主要锚地:虾峙门深水航槽外的矿船锚地、油船锚地,虾峙门口的外南、北锚地,北仑锚地,金塘、七里锚地以及港区外的“东霍山水域”。

二、港区锚地安全隐患分析及规划建议

1.虾峙门口外锚地

虾峙门口外设有矿船、油船、南、北4个锚地。地质为软泥,以回转流为主,避风条件较差,而且在东、东南风时常有涌浪侵入,其中矿船和油船锚地位于虾峙门口外深水航道东端,水深28~30m,矿船锚地面积为4.12km2,油船锚地面积7.89 km2;南北锚地位于虾峙门口外深水航道西端,南锚地位于虾峙岛东南,水深19~24m,其面积为11.3 km2,北锚地位于舟山桃花岛东南,西南深,东北浅,水深16~26m,面积为15 km2。

虾峙门水域是中大型船舶进出宁波港的主要航道,又是浙江省南北航线上航行船舶主要航路,船舶通航密度较大。随着宁波港的快速发展和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其所划定的锚地区域的容量、性能已同港口发展不相匹配。虽然矿船、油船锚地的投入使用,适度缓解了虾峙门南北锚地大吃水船舶无处锚泊的问题,但对于吃水超过19m的超大型船舶来说,锚地的局限性还是非常明显。一方面由于富裕水深小,锚泊船舶受流影响显著,特别是超大型船舶容易发生走锚;另一方面由于锚地范围小,船舶走锚后容易与他船造成事故。所以受南、北锚地面积限制,各锚泊船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得已在锚地外下锚,占用了部分南北航线水域。在大量船舶进出港的时间段,航行能力受限的超大型进港船舶、各种大中型进出港船、锚泊船、南北航线上的过境船会同时集中交汇在该区域,产生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例如,2009年1月14日,大型矿砂船“GRAND VENTURE”在虾峙门北锚地起锚进港时,穿越锚泊船“莱隆”轮船艏,因对流压考虑不足同“莱隆”轮发生擦碰事故。2009年2月22日,西行的“YM NINGBO”轮与北上的“华德708”轮在虾峙门北锚地以东水域发生碰撞,导致“YM NINGBO”轮油舱破裂,大量轻油入海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

根据我国在“港口总平面设计规范”中提出了船舶占用水域面积的公式:

式中 S—单锚泊占用水域面积(m2);

L—设计船长(m),根据锚地船舶取值为300m;

h—锚地水深(m), 根据锚地情况取值为20m;

可以计算出在虾峙门外锚地根据风力条件单艘船舶占用面积为0.64~0.87 km2。考虑船舶进出锚地时的航行安全问题,可接受的每艘锚泊船所占水域面积实际要远大于理论计算值S。所以对于每天基本保持20条锚泊船的南北锚地, 已接近其理论容量,船舶之间难以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客观上增大了锚地水域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所以建议可适当扩大现有的矿船锚地和油船锚地,以满足日益增多的超大型矿船和超大型油轮的锚泊需求,保证吃水在19m以上的超大型船舶能有水深条件合适的水域抛锚待泊。而如果考虑除去南、北锚地,深水航槽所占用的水域和规划中的条帚门航道的开放,虾峙门口外航道水域将十分有限。针对现状可将呈正方形的北锚地适当减小南北向长度,在不影响浙江省东航路的前提下拓展东西向宽度,把南锚地整体南移从现在的条帚门口以东水域调整到东南水域,同时拓展锚地面积。通过这些调整,扩大了现有锚地的规模,改善了虾峙门口外的通航环境。

(如下图,黄色区域是现有南、北锚地区域,蓝色实线是建议勘划锚地区域,黑色实线是深水航槽,红色实线分别是现有油船、矿石船锚地)。

2.北仑锚地

北仑港作为宁波港的核心枢纽港区是承担着远洋、沿海大宗散货中转和集装箱货物运输的大型深水港区。北仑锚地位于北仑港区最为繁忙的金塘水道水域中,是北仑港区船舶待泊、作业的主要区域。锚地共9个锚泊点,水深条件理想,但锚点集中,各锚点最小相距0.5海里。各锚点锚泊船舶类型是根据各锚点间的距离和水深条件规划确定,其中1#、3#锚点水深可达50m, 2#、4#、5#、9#锚点水深30m, 6#、7#、8#锚点水深25m, 1#~6#可供散货船使用,5#同时也能供危险品船锚泊,7#、8#供原油过驳作业,9#供特殊船舶待泊。

随着北仑港区内作业船舶的数量也快速增加,金塘水道的通航密度不断增大,锚地的缺陷也逐渐显现。虽然海事部门通过严格控制船舶使用5#、8#、9#锚泊点,避免3艘10万载重吨及以上船舶同时在4#、6#和7#锚泊点锚泊等各种措施来避免航道和锚地拥挤,但各项事故仍不能避免,同时因北仑锚地内涵有原油过驳作业点而原油具有易燃、易爆、污染等特性更增加了安全隐患。例如,2008年10月11日,因6#锚位的“SG PROSPERETY”轮下锚锚位偏离,同7#锚位的原油过驳作业船造成紧迫局面,距离不足100米;2009年1月4日“新泰1”轮与“浙象机876”在1#锚位附近相碰。

在满足港区、航道规模,方便船舶的待泊、引航与靠泊的前提下,建议可增大北仑锚地的锚泊安全系数,适当减小北仑锚地的锚泊容量,以降低锚泊船的安全隐患,从现在的9个锚点减少为5~6个。

3.金塘七里锚地

金塘、七里锚地位于金塘岛以西水域海事部门对其施行船舶定点锚泊管理。其中七里锚地位于七里峙东北,锚地面积13.7 km2,水深6~10m,设有23个锚泊点,危险品船锚点11个,编号为Q1~Q11,非危险品船锚点12个,编号Q12~Q23;金塘锚地位于金塘岛以西,锚地面积5 km2,水深15~23m,设有11个锚泊点,危险品船锚点5个,编号为J1~J5,非危险品船锚点6个,编号J6~J11。

金塘、七里锚地位于宁波港区最为繁忙的航道,与其他客、货航线交叉较多,交通流量大,而附近采砂船也不时侵占航道、锚地。随着锚地至2007年8月开始实行定点锚泊以后情况有了大幅改善,各项事故急剧减少,可2009年末金塘大桥的建成投入使用对锚地产生了一定得影响,根据《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大桥两侧各3000m范围内的水域,划归大桥水域,金塘1#、2#锚位和七里1#、2#、3#、4#锚位水域因进入大桥水域,实际已失去了锚地水域的功能,而在具体的操作中,海事部门也不再为船舶安排上述的锚点。建议根据现实情况,撤销上述锚点同时及时对外公布。

(如下图,金塘大桥与蓝色实线之间区域为大桥水域)

4.东霍山水域

“东霍山水域”位于金塘大桥以北约2~3海里水域,具体为南起大菜花山,北连东霍山,东接大五峙的三角形水域,是5000吨级南下船舶进入或过境宁波、舟山港区的常用航路。因宁波港区内锚地数量的限制,锚地的使用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有相当数量计划靠泊宁波的船舶,受船期、船舶类型等各种原因的限制选择在这片水域锚泊,随着锚泊船舶的增多渐渐形成了现有的规模,平均每天有30艘左右的各型船舶在该水域锚泊等待进港,以至有部分的船长以将该水域称呼为“东霍山锚地”。 但在这片不是锚地却已实际承担锚地功能的水域,因处于宁波、舟山交界,两地海事力量都较为薄弱,水域通航秩序和锚泊环境都处于无序状态,对于来往船舶更需及时联系各锚泊船掌握其动向和意图,小心避让以较好的船艺通过该水域。

针对现状海事部门应加强对该水域的梳理工作,或征求渔业、海洋等部门的意见,根据该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的现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划出部分水域设置为锚地,以满足港区公共交通的需求。

三、结束语

随着宁波港作为国际性大港的不断发展,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集约利用水域资源,提高港口效率愈发显得重要。在港区现有锚地的框架下,能够利用好宁波港各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善的优势,提高锚泊容量标准,完善运作机制,保证船舶锚泊安全。统筹兼顾的对锚地进行建设与发展规划,保证船舶锚泊需求,使整个港区的通航安全,航运效率得以提升。

[1] 浙江海事局.锚地安全容泊数量研究报告 .2007.1

[2] 浙江海事局.浙江沿海及主要港口航线指南(2008年版)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8.7

[3] 宁波海事局 .宁波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监督管理规则

[4] 宁波海事局 .宁波VTS指南

[5] 陈家源 .港口通过能力理论及计算方法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12

[6]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2.1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1.148

施肖峰,男,1982年10月出生,毕业于江苏科技大学轮机工程专业,本科,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宁波港锚地锚泊
维修型半潜船推进器辅助锚泊定位能力分析
长江江苏段港口锚地现状及发展建议
天津港船舶定线制与优化锚地规划的思考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六、七、八号锚地启用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六、七、八号锚地启用
海上丝路
——宁波港
半潜式平台在外载荷下的位移计算与仿真
宁波港拟吸并舟山港
锚泊阻尼研究综述
宁波港5月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