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传播学视角看气候变化报道—兼谈“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电视策划

2010-12-21 09:34
中国记者 2010年2期
关键词:传播学气候变化发展

□ 邓 瑜

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会议,经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激烈争论,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虽然各方对此态度不一,但正如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2009中国社科院“城市与高峰论坛”讲话中所说,哥本哈根会议上,全世界的人对于气候变化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虽然这个会议本身成果有多大说不上,但是最大的成绩就是对于全世界人进行了一场气候变化问题认识知识的普及、认识程度的提高。短短两个星期,由于借助一些现代传媒技术,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哥本哈根,对于哥本哈根谈判的每一步都是公开、透明,全世界都在参与这件事情。①

从传播学理论假说的角度出发,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哥本哈根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一次关注气候变化的议程设置,而这一功能的实现借助了现代传媒技术的传播力量。 由此,笔者借发展传播学的视角来谈谈我国的气候变化报道。

发展传播学与气候变化报道

简单说,发展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主要分支,其核心议题就是研究传播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研究如何借助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以促进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过程,尤其关注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话语逐渐成为主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现象成为事关全球的共同问题,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此类问题的关注、报道,不可避免地既显示出国际视野,又凸显其国家、民族立场,发展传播学于此渐渐凸显其现实意义。也正因为这一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入发展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我国的气候变化报道。

2007年由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印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前言,头两句就开宗明义指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两句话体现了我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认识。从这个高度理解,气候变化报道是环境报道,也是发展报道,但归根到底是发展报道。也就是说,气候变化报道不仅仅是关于环境、关于气候本身的科学报道,更是事关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综合报道。 发展传播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②而在2008年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白皮书中可以看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增进国际合作,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的贡献。”这一指导思想不仅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对我国新闻传播界在气候变化报道方面也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关于气候变化的报道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身也是对发展传播学理论的丰富和推进。

同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坚持六项基本原则:1.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2.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3.减缓和适应并重;4.公约和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5.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转让;6.全民参与和广泛国际合作。 这六项基本原则自然也是我国关于气候变化报道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气候变化报道与我国的社会发展

早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笔者就曾参与某电视媒体的一项电视行动策划,其主题就是“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希望用电视行动的方式,大规模、成系统地拍摄、记录全球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种种行动。在策划案中,笔者提出整个电视行动应该体现以下一些精神特质:1.中国身份,全球视野;2.忧患意识,积极态度;3.科学理性,关爱情怀;4.强调共识,展示争鸣;5.突出行动,启蒙公民;6.记录进程,引领方向。现结合以上几点,谈谈如何在气候变化报道上促进我国的社会发展。

1. 中国身份,全球视野。关注气候变化,目光不能局限在国内,而要走向世界,与世界充分交流,同时展开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国身份”,更多的是想体现作为代表中国的主流媒体,如何以中国立场向世界输出中国的价值观,如何开掘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问题上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比如说,当“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绿色经济”“绿色生活”等热词大行于世的时候,古老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观念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创造性转换,进而指导人们塑造出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社会模式及生活模式?而经过一百多年现代化洗礼的中国将探索出怎样一条更具持续性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或者如郑永年所说,把气候问题“看成是中国崛起成为大国的有效机会”?③这都是在气候变化报道中所需要认真考量的。

气候变化报道策划体现的精神特质:1.中国身份,全球视野;2.忧患意识,积极态度;3.科学理性,关爱情怀;4.强调共识,展示争鸣;5.突出行动,启蒙公民;6.记录进程,引领方向。

总之,在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报道方面凸显中国身份,关键是如何创造并输出既有中国特色、又可全球共享的价值观。这是发展传播学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更是我国在全球化大潮中坚持文化自主性、塑造文化软实力的努力方向。

2. 忧患意识,积极态度。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种种问题、甚至灾害,已经让人们对未来忧心忡忡。对全球气候变化报着深切的忧患意识、悲悯情怀是必要的,但总体上更应该保持昂扬向上的积极态度,不能因此而要求人类放弃向前发展的权利,退回古老的生活方式。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葛剑雄教授在其《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篇》一书中,以其对地理环境历史变迁的了解为基础而产生的信念:“对未来的态度,不能无忧,不必过虑。”因为,在他看来,“人类活动既然能够影响自然,那么人类也可以通过调节或改变这些活动来加以控制”。④

“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电视行动,不仅是关注气候变化在世界各地造成的不利局面,更要关注全世界各地的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积极采取的应对措施。而人类采取种种行动以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新情况,减缓气候变化的恶劣趋势,正是忧患意识与积极态度合二为一的最好证明。

3. 科学理性,关爱情怀。气候变化报道,首先要立足于科学理性。而用“气候变化”取代“变冷”或“变暖”的说法,本身就是科学态度的反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我们在此讨论的气候变化报道主要是指针对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而做的新闻及相关报道。当然,自然气候变率也在新闻关注范围之内。但气候变化报道重点所在,应当为人类活动,包括人类直接或间接导致全球气候改变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应对行为。 所以,在强调科学理性的同时,我们要强调关爱情怀。而如何保证气候报道的科学性?如何在科学报道的同时关注人的生存发展?这是一个庞大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着力解决。

4. 强调共识,展示争鸣。关于全球变暖是否是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目前尚有不同声音。关于全球是趋向变暖还是趋向变冷,也是各有说词。

而作为气候变化的报道者,我们的基本立场应该怎样呢?笔者认为应该强调共识,展示争鸣。共识就是气候系统确实趋向变暖,全球大气平均温度和海洋温度均在增加,大范围的冰雪融化和全球海平面升高都是明证。而根据IPCC的综合分析,我们基本认同这一结论:20 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对“很可能”的解释为“90%以上”。

作为报道者,则应该以专业主义的态度,如实报道不同科学家群体的科研成果,报道科学研究的不同侧面,从而让阅读者有可能接收到更全面的信息,更好地监测世界的变化。当然,不能为哗众取宠而制造不同观点,而是要秉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把好平衡报道这一关。

5. 突出行动,启蒙公民。关注全球气候报道,其基础是在科普的同时揭示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类在应对问题、解决问题时已经采取和将要采取的行动,而所有的行动,都指向“减排”。

鉴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系统性,我国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制订了行动的政策框架,这些政策框架也就成为媒体报道可资利用、加以细化的报道框架。参考2008及2009两年来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白皮书,即可知其大概,比如中国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植树造林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在农业、森林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等领域,以及海岸带及沿海地区等脆弱区,积极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另外,在国际合作及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报道者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在这些行动框架下,找到具体的报道目标,挖掘报道的故事性,使报道更生动有趣,更好地实现传播价值。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除密切关注政府、企业的行动外,尤其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公民在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参与意识,挖掘民间个体或团体的行动榜样,鼓励普通民众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倡导一种新型的环保生活方式。从发展传播学的角度看,现代化的精神内涵本来就包括社会中人的现代化,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环保意识正是人的现代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从做气候变化报道、提高传播效果考虑,人以及有关人的故事,都是最好不过的报道题材。要提高气候变化报道的故事性、趣味性,从具体的人、具体的故事着手,显然比干巴巴地宣讲数据、报道科研成果吸引人。

6. 记录进程,引领方向。“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企图用电视行动来记录发生在中国和全球主要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种种行动。通过长期的全球追踪和记录,向世界展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智慧和勇气,并在这一事关人类生存的问题上,以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向世界输出中国的价值观,为世界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模式,供世界分享,这就是“引领方向”的作用。

正如2008《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所说:“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更为严峻的挑战。”关于气候变化报道同样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但同时也可能是一次发展传播的新机遇。如何充分做好气候变化报道这篇大文章,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并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更多话语权,这是值得中国媒体在气候变化报道方面作出长期努力的方向。

① 苏伟:《哥会议对全世界进行一场气候变化的认知普及》,中国网,2009年12月30日,http://www.china.com.cn/news/2009-12/30/content_19157144.htm。

②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14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③ 郑永年:《环保经济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开端》,《联合早报》专栏文章,2009年12月1日,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7/forum_zp091201.shtml。

④ 葛剑雄:《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篇》,第193页,上海三联书店。

猜你喜欢
传播学气候变化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