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

2010-12-27 13:24
中国记者 2010年2期
关键词:西行漫记副刊党报

韩 斌

(韩斌是《1980,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作者之一,原文见《中国记者》网站)

《杭州日报》副刊作品《1980,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作者:傅上伦、韩斌,编辑:莫小米)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份荣誉,是对以“新闻推动历史前行”的主旋律作品的肯定,是对以“倾听百姓心声、折射时代变迁”为理念的杭报西湖副刊的肯定,也是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权威亲民办报理念,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肯定。

一曲新闻记者的生命礼赞

《1980,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简称《西行漫记》)采用口述史文体,这是“西湖副刊”品牌栏目《倾听·人生》版的特有表现形式。“倾听”以搜集公众记忆为己任,“说亲身经历,看世道人心”,以普通人的命运折射大时代的变迁。

《西行漫记》讲述的,正是大时代中一段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30年前,四位新华社中青年记者受命调查西北农村现状,探讨治贫致富良策,为此他们跨越4省(自治区)39县,走村串户,历时半年,行程万里,为党中央全面开展农村包产到户重大政策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当事人之一的傅上伦先生,是一位有着42年新闻工龄的前辈。当年西行记者们发表的近6万字内部报道,一半由他执笔。在他多姿多采的职业生涯里,见证和报道了中国社会变革的许多重要时刻。他亲身经历的西北农村调查,被穆青评价为“中国农村改革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国家档案馆中也难以找到的宝贵资料”。

《倾听》创刊至今十年,记录了五百多个人物讲述的故事,《西行漫记》寄予了特别深厚的情感。这不仅因为采访对象是我们敬重的新闻前辈,也不仅因为这是一个从“新闻推动时代进程”的角度来回顾历史的特别题材,更不仅因为副刊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追踪这个题材,让人悲伤的是,就在本文发表后的第三天,傅上伦先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战士倒在战场上。《西行漫记》,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悲情绝笔,是一曲以生命唱响的礼赞。

一个守候四年的执著约定

一切起因于四年前,副刊邀请傅上伦老师来为编辑们上课。傅老师讲述了职业生涯中这段精彩往事。听说他在别处上课时也讲过这个故事,人们无不为之感动。杭报副刊在感动之余,马上向他约稿,那一天,还一直追到电梯里,追到大厅外。我们相信,能打动我们的故事,一定能打动读者,那些令人震撼的细节,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像的,比如三十年前六盘山区通讯落后,记者采访完连夜赶到县城,从邮电局打长话回北京,口述了一篇500多字的内部报道。三天后,记者在山区路上看到许多警卫,还不知道胡耀邦总书记已经下来调查,因为看到了他们写的参考报道。

这是中国新闻史上重要的一页。这沉甸甸的一页,还未被拆封,未被涉足。

整整四年,这个题材一直被副刊惦记着,追寻着,甚至连题目都想好了,就叫《新华社记者》。

从最初构想的《新华社记者》到最后成型的《西行漫记》,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团队策划行为。

也许正因为这样的题材可遇不可求,我们的“蓄谋”,竟也经历了漫长的磨合过程。

傅老师说,这个题材交给你们来做,我是放心的,但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他是一个有着高度政治觉悟和新闻敏感的老报人。

一次新闻推动历史的见证

2008年,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年,再没有比此时更好的时机了。五月的一天,副刊领导徐晓杭带领《倾听》版编辑莫小米和我,前去拜访傅老师。徐晓杭说:傅老师,我们再次来向您约稿了,这一次,我们把记者都给您派来了。

傅老师依然谨慎地说,再等等。

从五月到十月,我和傅老师有过四次深入交谈。他讲述在黄土高原上艰难跋涉,家人数月没有他的消息,以为他失踪了;路上他被狗咬掉一大块肉,连打破伤风针的地方都没有;有个小村庄山高路远,他打算走三天到达,走到一半,发起高烧,昏迷不醒。醒来后发现自己被人抬着在走路,原来是村民连夜打着火把走了几十里山路找到他。他讲述全村男女彻夜排队等候在他的窑洞前,请他反映农村真实情况,请中央早日制订富民政策。他发着高烧趴在炕上奋笔疾书,和村民一起笑一起哭。他说,农民太苦了……

他儒雅宽厚,慎言敏行,他对新闻有着高度敏锐的洞察力,他对国家、对人民,有一颗真诚、火热的心。

2008年,年初大雪,“5·12”地震,北京奥运会……这是新闻事件迅猛而来的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时代脉动,以副刊方式反映着大悲大喜、大开大合的当代史。同时,我们也一直紧盯着、期待着《西行漫记》。十月底的一天,忽然传来好消息。南方一家报纸刊登了西行记者当年集结出版的书再版的消息。直觉告诉傅老师:现在,时机到了。

谢谢你,教我们怎样当个记者

那一天,他和我们一样兴奋。我忽然明白了,他内心深处等待这一刻的到来,也许比我们更为长久。

可是傅老师紧接着说,他下周就要去住院。这一年来,他的肝癌已经几次反复。他说手术之前,你们要把大样排出来给我看一看。于是,完稿、看大样,都在他最后一次住院的一个星期内紧锣密鼓地进行。

事后想来,一切仿佛是冥冥中的注定。让哀痛的我们唯一感到安慰的是,离世前,傅老师看到了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他还高兴地憧憬:我还有一肚子故事,以后时机成熟了,都可以做,都可以写。一切都已来不及。就在这段话之后的三个小时,傅老师大出血。从此,他再没有醒来。

追悼会的前一天,莫小米收到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一封读者来信,信上说:“我们一些病友正围着在看《杭州日报》,我们以前读过《西行漫记》,那是美国人写的,这个《西行漫记》是四位中国记者写的,非常好……”

这几位读者不知道,他们读报的时候,《西行漫记》的主人公正在同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抢救;他们写这封信的时候,主人公已经处于弥留状态。

傅上伦老师以自己的人生,实践了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新闻不仅见证着历史的演变,新闻更可能推动历史的前行。

《1980,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这是中国新闻记者推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历史见证,也是我们对于新闻前辈的一次崇高致敬—正如傅老师的追悼会上,年轻记者们为他所写的一首诗:

谢谢你带我们进入记者行业

谢谢你教我们如何发现新闻

谢谢你教我们在世俗中呵护职业理想

谢谢你教我们怎样当个记者

谢谢你教我们怎样做个正直的人

低到尘埃里,才能走进百姓心里

《西行漫记》获得大奖,并非偶然。迄今为止,杭报西湖副刊已经四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2001年的《关于举办“庆祝嫦娥奔月两万零一年”活动的通知》、2003年的《二次插队》、2004年的《钟点工》、2008年的《西行漫记》),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

获奖作品,有三个来自副刊全力打造的品牌栏目《倾听·人生》。

早在2000年,副刊就创办《倾听》版,把视线投向小人物,投向老百姓,成为国内最早的一个口述史专栏。这个版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十年下来,已经讲述了五百多个人物的故事,见报约350万字。在快餐阅读时代,需要耐读的版面长盛不衰,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对于有着悠久历史、良好文化传承的西湖副刊来说,种出“倾听”这棵树,并且成长得根基深厚、枝繁叶茂,密码,就藏在《倾听》这个栏目的命名里。

一张党报,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凸显时代精神,奏响时代主旋律;而一份副刊,则需要形象地反映时代,副刊具有温暖、美好的品质,它如春风化雨,能直抵人心,使党报副刊成为公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党报的新闻版应该保持权威、亲民、大气的风格;而身为党报副刊,则应该站在比读者更低的姿态,“低到尘埃里”,才能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这就是“倾听”。“倾听”,就是党报的“副刊姿态”。

“倾听百姓心声,折射时代变迁”,正是党报副刊在新形势下的文化着陆点。

“说亲身经历,看世道人心”,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迁,是《倾听》一贯的宗旨。这些年,《倾听》做过《我在东欧做生意》,讲述浙商闯天涯的奋斗经历;做过《钟点工》,讲述城市下岗工人从心态到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做过《好男造屋》,讲述城郊农民随着城市扩大一次次拆屋造屋的故事;做过《二次插队》,讲述回城知青在创业致富后回到当年插队的农村,帮助当

地百姓一起致富的故事……这样的栏

目,留下的是一份生动、客观、深刻的时代记录,这样的故事,让老百姓从中读到了自己正在创造历史,读到了这是一个小人物也能有大作为的时代。

猜你喜欢
西行漫记副刊党报
红星照耀的中国力量
——再读《西行漫记》有感
我的西行漫记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西行漫记
图说《续西行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