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最大声输出无反应儿童的残余听力检测*

2011-01-23 05:01赖春红习国平宋志民吴延平王毅王彩君杨艺全吴玉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双耳听阈听力

赖春红 习国平 宋志民 吴延平 王毅 王彩君 杨艺全 吴玉丹

ABR反应阈主要与2~4 kHz听阈相对应。ABR仅反映外周的听敏度和脑干听通路的神经传导功能,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听力[1]。小儿客观听力测试不能替代小儿行为测试[2],小儿行为测听是重要的主观听力测试技术之一,测试结果可以反映听力损失程度,但这种测试需要患儿的主动配合,因此患儿的年龄和成熟程度决定着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通过对30例3~6岁双耳ABR最大声输出无反应的听力障碍儿童行行为测听,以了解这类听障儿童的残余听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已选配助听器复诊的30例ABR最大声输出(97 dB nHL)双耳未引出波Ⅴ的小儿。年龄3~6岁,平均4.82±1.17岁;其中男18例36耳,女12例24耳。经颞骨CT薄层扫描证实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8例,有明显耳聋家族史6例。30例均为语前聋。所有患儿均先行常规耳鼻咽喉科检查和询问病史,并且均经声导抗及耳声发射测试,排除传导性聋及听神经病,然后进行ABR测试及行为测听。

1.2检测方法

1.2.1ABR测试 采用GN otometrics公司ICS CHARTR EP脑干电位诱发仪,小儿均口服10%水合氯醛溶液(25 mg/kg),入睡后于本底噪声小于25 dB(A)的隔声电屏蔽室内,记录电极置于前额正中靠发际处,地极置于鼻根部,参考电极置于双侧乳突部,刺激声为交替短声,刺激重复率为21.1次/秒,最大输出强度97 dB nHL,叠加次数为1 024次,带通滤波100~3 000 Hz。耳机型号为ER-3A插入式气导耳机,常规进行ABR测试和记录。

1.2.2行为测听 采用游戏测听方法在本底噪声小于30dB(A)的声场中进行,采用型号为Aurical的纯音听力计进行测试,根据已知的听觉检查结果或行为观察结果,利用声场扬声器给声,选择小儿比较敏感的啭音进行条件化训练,然后再戴耳机进行条件化训练,可以从0.5或1 kHz估计阈上20 dB左右给声进行条件化训练。训练时仔细观察患儿的行为反应并演示游戏方法,大部分患儿胆小、不配合,可让家长陪同并配合做示范演示给患儿看,这样可以提高患儿的参与兴趣、消除恐惧感,利于条件化的建立。条件化建立后开始正式测试,采用ER-3A插入式气导耳机,最初从0.5或1 kHz开始,根据小儿的反应,测试程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双耳同一频率分别测试,然后再换另一倍频程的频率,也可以一侧耳测试完毕,再换另一耳测试,有的小儿换频率时需要重新建立条件化;分别测试出左右耳0.25、0.5、1、2、4 kHz各频率听阈。有的小儿一次不能全部完成双耳各个频率的测试,就分次进行测试,直至完成双耳各个频率的行为测试。

2 结果

30例中1例小儿左耳2 kHz 120 dB HL、4 kHz 115 dB HL无反应;1例小儿右耳4 kHz 115 dB HL无反应;1例小儿右耳0.25 kHz 120 dB HL、0.5 kHz 120 dB HL、1 kHz 120 dB HL、2 kHz 120 dB HL和4 kHz 115 dB HL均无反应;其余小儿各频率均获得行为听阈,经SPSS13.5统计软件统计各频率的平均值、标准差及引出率见表1。可见,30 例ABR最大声输出双耳均未引出波Ⅴ的小儿,行为测听绝大部分有残余听力,而且低频区较中高频区听力好。

表1 30例小儿各频率行为测听结果(n=30)

3 讨论

ABR波Ⅴ反应阈值只与高频听力对应较好,而感音神经性聋多为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下降型曲线,因此采用ABR评估听阈往往会出现听力损失评估过重的情况,应引起注意[2]。本研究结果说明ABR最大声输出未引出波Ⅴ的小儿并不等于全聋,在排除听神经病等蜗后病变的情况下,通过行为测听可以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患儿有残余听力,且低频较中高频听力好。所以对ABR最大声输出无反应的小儿,一定要结合行为测听结果,主、客观检查联合应用,才能准确评估患儿听力情况,以便充分利用患儿的残余听力,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才能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应根据受试儿童的年龄、认知、配合情况选择不同的行为测听方法,为指导儿童家长和制定科学的听力言语康复计划(包括助听装置的选择和调试、语言训练等)提供完善、准确的听力信息[3]。

现实工作中发现大部分极重度听力障碍患儿的家庭因经济情况受限,短期内不能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在这种情况下,及早配戴大功率助听器接受听觉言语训练,充分利用和保护其残余听力,可以使极重度听力障碍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4 参考文献

1 韩德民,主编. 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筛查[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3~120.

2 韩德民,许时昂,主编. 听力学基础与临床[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449~450.

3 李珍,王恺,胥科,等.ABR最大输出无反应儿童的行为测听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127。

猜你喜欢
双耳听阈听力
轻叩双耳好处多
轻叩双耳好处多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