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2011-01-25 11:17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6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儿科婴幼儿

林 欣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儿科,广西南宁530011

婴幼儿秋季腹泻尚缺乏特效治疗,为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对50例诊断为秋季腹泻的婴幼儿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抚触配合腹部穴位按摩,将其疗效与常规治疗及护理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 年2月~2010年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儿科诊断为秋季腹泻的6 ~ 24个月的婴幼儿50例,诊断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修订版)》[1]诊断标准,入选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均呈阳性。将5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24例,两组病程都在5~8 d。两组患儿在病程、发热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发热天数及病程比较(±s,d)

表1 两组患儿发热天数及病程比较(±s,d)

注:与观察组比较,▲P < 0.01,★P < 0.05

组别 n 发热 病程观察组 26 1.7±0.8 5.1±1.0对照组 24 2.5±0.7▲ 6.2±1.5★

1.2 入选标准与临床表现

入选标准:①年龄在6~24个月的婴幼儿;②无肠道发育畸形。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①初期表现: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大便每日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起病急骤、体温较高(一般为38~40℃)、胃肠道症状重,甚至每日大便次数达数十次,多为水样式蛋花样,较大幼儿大便呈喷射状,无特殊腥味及黏液脓血,大便化验正常或有少许的白血球。③出现不同程度脱水现象,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更甚者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心肌炎,危及生命。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静滴,口服妈咪爱、思密达。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以下疗法:(1)抚触疗法:每日1次,每次15~20 min,疗程1周。具体参照国际标准通用手法和步骤[2],方法如下:①轻柔地按摩婴儿头部,并用拇指在孩子上唇和下唇分别画出一个笑容,让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快乐。②双手放在婴儿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婴儿右肩,再逐渐回到原处,左手以同样方式进行。③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摩婴儿脐部,但应该注意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该区域。④双手平放在婴儿背部,从颈部向下开始按摩,然后用指尖轻轻按摩脊柱两边的肌肉,再次从颈部向底部迂回运动。⑤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手腕部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指,并用相同手法按摩另外一只手。⑥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至脚踝部轻轻挤捏,然后按摩脚踝及足部;在确保脚踝不受伤的前提下,用拇指从脚后跟按摩至脚趾。⑦每次时间先从5 min开始,再逐渐延长到15~20 min,1~2次/d。抚触可以适当用力,因为过于轻柔的安抚会把婴儿弄痒痒,反而容易引起婴儿的反感。(2)腹部穴位按摩:分别按肚角穴、神阙穴、中脘穴、丹田穴,1次/d,每个穴位5 min,疗程1周。

1.4 监测指标

由专人填表的形式逐一记录下列指标:腹泻次数、退热时间和止泻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发热、腹泻时间明显缩短,体质增长时间快,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约40%的感染性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因其高发于秋冬季,也称秋季腹泻。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经口服妈咪爱、思密达,继续饮食,肠黏膜保护剂与肠道微生物生态调节剂的使用,病死率已大大降低。但病程仍较长,恢复缓慢,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3-4]。由于婴幼儿胃肠功能较弱,胃液及消化液相对较少,胃肠道的抵抗力差,而秋季是腹泻的流行季节,由于气温较高,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婴幼儿的消化道不易适应高温气候而减少消化酶分泌,进一步降低了消化功能,从而使婴幼儿很容易感染轮状病毒。抚触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抚触能通过人体体表的触觉感受器官压力感受器沿着脊髓传至大脑,由大脑发出信息,兴奋迷走神经,从而使机体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内分泌激素活力增加,促进婴儿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头围、身长、体重增长明显加速;按摩、抚触及动作训练可促进婴儿体格和智能的发育[5]。在抚触的基础上配合腹部穴位按摩,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抚触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用护理技术,且抚触和腹部穴位按摩在儿科临床操作中简单、方便、费用低,得到专业人士及家长的认可,值得推广。

[1] 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J].实用儿科杂志,1992,7(5):273.

[2] 杨赐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4-318.

[3] 万凤国,何敏,丁云芳.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9(5):419-420.

[4] 魏升云,张淑珍,方鹤松.轮状病毒肠炎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6):409-411.

[5] 刘君,辜迎春.按摩、抚触及动作训练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1):58-59.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儿科婴幼儿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