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秩序中的汉唐政治与社会

2011-02-10 10:45特邀主持人刘后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汉唐秩序民众

特邀主持人 刘后滨

日常秩序中的汉唐政治与社会

特邀主持人 刘后滨

[主持人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史研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取向。这里着重指出两点:一是越来越关注日常秩序中的政治运作与社会变迁。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超越以往官制史的窠臼,从关注官职与职掌转而关注制度的实际运作及运行机制的变迁,关注重大事件与制度规定背后帝国统治的常态运行。在这一点上,政治史或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与社会史的研究在靠近。二是日渐突破朝代的断限,以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形态为中心来构建观察的时段,通过专题的研究来揭示中国历史不同于朝代更迭的长时段变化。以上两个学术取向的交集,产生了一个相当广泛的切入点或研究视角,即从日常秩序探寻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的变迁轨迹。本专栏的四篇论文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汉唐史研究中的上述取向,展示了历史研究在这种新视角下的学术价值。

自周秦至汉魏,民众居住的聚落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否如有的学者分析的那样,存在着从上古以民众里居为特征的城市 (都市)国家向中古城市与村落对立格局的转变?聚落形态又关系到乡里行政,以上问题长期以来成为秦汉魏晋南北朝社会史与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焦点之一。按照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的描述,自先王以来民众居住的聚落形态为“在壄曰庐,在邑曰里”。里是一种有垣墙围绕,置监门司其出入的聚落,里门之外有大片的土地可供耕种。民众主体是里居的,入居在里,出耕在田。里既是行政编制,也是实际居住的聚落。但是,在河南省内黄县三杨庄附近发掘的汉代聚落和农田遗址,却呈现出与里居完全不同的聚落形态,成片的农田环绕着每个独立的农家庭院,每个庭院都是独立的。孙家洲教授的《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一文,从上古聚落形态演进的常态来分析这种差异,将三杨庄聚落遗址认定为汉代民众在黄河堤内滩地上的垦殖聚落,并将两汉之交大量出现的、因垦殖发展起来的、突破里居体制的新建“聚落”视为从里居形态到村落形态的过渡环节。这样,以垦殖为动力的聚落形态的演变轨迹得以部分勾画出来。

刘后滨教授的《唐宋间三省在政务运行中角色与地位的演变》一文,通过分析北宋时期日常行用的官文书告身及其所依托制敕文书中三省的实际意义,梳理三省在政务运行中角色与地位的变化,并借用经济学界在讨论改革模式过程中提出的“增量改革”概念,提出唐宋间政治体制发生着“增量变革”,以此解释唐宋间政治体制整体变革的路径。

韩树峰副教授的《汉唐户主资格的变迁》一文和张燕蕊博士的《从走马楼吴简户籍书式看孙吴对秦汉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一文,侧重点虽有不同,但都是利用新出文献针对汉唐间户籍制度进行的研究。而户籍制度无疑是连接政治与社会的枢纽,与基层政务和社会结构都密切相关。户籍的书写样式与登记在户籍上的户主身份的变迁,体现着政治与社会的日常秩序及其历史演进。

抛开发展规律、社会进化等大概念,无论我们观察的是基层社会还是中枢行政,历史演进总还是有迹可寻的。尽管存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都存在着偶然性与零碎性,根据史料无法复原出历史演进轨迹中的所有环节,但是,将点状的信息铺设到日常秩序的常态之中,大致的轨迹还是可以勾勒出来的。历史研究的意义或者魅力也许正在于此。

猜你喜欢
汉唐秩序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上海汉唐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秩序与自由
孤独与秩序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雁栖湖,汉唐风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