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领涨CPI的原因何在?

2011-02-11 22:03陈学敏陈学峰
猪业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猪肉养殖户生猪

杨 再,陈学敏,鲁 玲,陈学峰

(上海农昊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 201609)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4%。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CPI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4%,影响CPI上涨约0.34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CPI上涨约1.37个百分点;从更能反映价格最新变动情况的环比数据看,6月份我国CPI环比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0.9%,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环比价格上涨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6个百分点。又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6月中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与6月11日相比,7月9日,全国猪后臀尖肉、五花肉价格分别上涨13.2%、13.8%。再据对全国470个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6月份全国猪肉、活猪和仔猪平均价格分别为26.71元/kg、17.54元/kg、31.11元/kg,环比分别上涨11.4%、13.0%和16.5%,同比分别上涨66.5%、81.9%和116.2%、13.0%和16.5%,同比分别上涨66.5%、81.9%和116.2%。虽然多数蔬菜价格在6月份先后回落,尤其是前期上涨较快的鸡肉价格逐步回稳,因此猪肉价格上涨则更加明显。

此轮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爱国分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本上升、亏损减畜、气候异常和劳动力转移是价格上涨的主因。同时,受融资难、用地难、环保压力大等因素制约,规模养殖发展速度放缓,与前几年相比,去年以来各地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明显减少,从全国看规模养殖增加量,不足以弥补散户退出的饲养量。

笔者则认为,这次猪肉价格上涨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一是生猪存栏量减少,能繁母猪饲养总量减少。从2009年9月开始至2010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连续9个月下滑,累计降幅20.2%,猪粮比价连续23周低于盈亏平衡点,养殖户亏损面一度达到58.2%,最低时每千克毛猪的价格低于10元。那段时间生猪养得越多,亏得越多,养一头猪就得亏200多元。因此,部分养殖户缩减养殖规模,宰杀母猪,使得能繁母猪饲养总量不足,苗猪的数量也大量减少。还由于2010年猪病影响级别由2009年的2.6级(较严重)跃至3.21级(严重),造成全国生猪死亡率增加,出栏量减少。按一般规律,如果市场上生猪的供应量减少5%,就会带动猪肉的价格上涨20%。

二是今年饲料成本同比上涨了9%左右,玉米去年的平均价为2116元/t,今年的平均价就达到了2426元/t,配合饲料价2.79元/kg,同比上涨7.31%。加上,今年上半年南方先出现严重旱灾,接着又是特大洪灾,粮食作物造成较大损失。据上海市农委的统计数字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市郊生猪行业的用工成本上涨30%左右,运输成本也大幅增加,从江西、河南调猪每千克猪肉的运输成本0.6元,而以前只有0.4元。

三是规模化养猪场跟进的速度赶不上散户退市的速度。现在新一代农民工求职门路多了,散户养猪的积极性不高,而且风险亦大,加上建立规模化养猪场需要考虑土地、资金、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审批很不容易。

针对上述情况,国内外许多媒体都在评议:

日本《New-Postseven》杂志7月号的报道分析说,中国通胀正在加速,而其最大的推手之一竟是猪肉的价格。仅仅是猪肉一项普通农产品的价格就可以对中国经济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让很多经济观察者都颇感意外。《日本经济新闻》7月3日的评论说,从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的贡献程度看,猪肉的“贡献率”非常高,这切实反映了猪肉在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的高比重和价格上涨程度,在中国,猪肉价格正在成为一个“风向标”。日本TS中国研究所田代尚机7月1日分析说,从大背景来看,通胀下成本价格的总体上升,才是根本原因,对于生活消费品的“恐慌性抢购”似乎在中国形成一种常态心理,这也对猪肉价格上涨起到促进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凤田说,引起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全球粮价上涨超过60%,玉米涨价导致猪肉成了价格上涨的“缺口”。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猪产业有发展规律,称之为“猪周期”,一般为3年,养猪户往往是“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但如今,3年“猪周期”越来越短,而且也越来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常常在突然间给养殖户带来不小损失。

能否打破这样的周期,让猪肉价格稳定些,让百姓吃到平价肉?

1)为了避免猪肉价大起大落,必须改变大量养殖户小规模养殖“一哄而上”的格局,提高生产经营者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大面积实现了规模化养殖,生产上随意性小了,猪肉价格就可能逐渐企稳。

2)上海一些大型养猪企业表示,为了降低“猪周期”带来的“多了多、少了少”的风险,必须靠自身实力做到未雨绸缪,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拿出一部分利润,设立风险基金,从而能在生猪价格跌入低谷、持续亏损时,继续扛下去。只有坚持下去,让资金链不断裂,才能等来下一轮好的行情。

3)商业部已在全国各地部署了不少储备肉基地,当猪肉价格大涨时,有关部门就会发出指令,让这些储备基地的生猪大量投放上市,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为此每年国家给予每头猪30元的补贴。

4)上海、南京一些批发市场认为,不能坐在市场内等猪肉进来,而要在产业链上具有一定主动权,有效保障供应量。目前,上海曹安市场已经在构建自己的养殖基地、屠宰场、大型冷库,一旦发生什么自然灾害或是市场供应不足,就可以直接将基地的生猪调进来,及时平抑物价。要是价格大跌,还能大量收购猪肉储存进冷库,等到价格上去时,再投放出来。

5)海南省海口市政府7月11日召开稳定猪肉市场价格新闻发布会,将采取销售限价猪肉、对低收入群体发放生活补贴等措施来稳定猪肉市场体格。

从猪苗到出栏最起码要超过半年时间,因此市场预计近期猪肉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7月4日发布报告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猪肉价格环比增速将远超历史同期平均水平,这将导致CPI环比涨幅受强烈的正向冲击,猪肉价格上涨将对下半年物价走势形成巨大压力。

专家还预测,价格回稳迹象已出现,猪肉价后期将逐步趋稳。

猜你喜欢
猪肉养殖户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