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镇建设规划探讨
——以余姚市泗门镇森林城镇建设规划为例

2011-02-13 10:27
自然保护地 2011年3期
关键词:绿地城镇森林

熊 琦 婧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森林城镇建设规划探讨
——以余姚市泗门镇森林城镇建设规划为例

熊 琦 婧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通过对余姚市泗门镇现状实地调查和论证分析,根据森林城镇建设的要求和原则及余姚泗门镇平原区域特点,提出了城镇建设规划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林水相依、有机结合,统筹兼顾、突出特色,科教兴林、适地适树,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绿色文明等原则,并探讨了泗门镇森林城镇一核两网四园多点的规划布局。

余姚市泗门镇;森林城镇;总体规划

1 森林城镇的建设背景

1.1 森林城镇建设是世界现代城镇的发展方向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大力发展城镇森林,使城镇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新世纪世界生态文明城镇的发展方向。城镇森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由美国、加拿大的专家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到20世纪后期,森林城镇已经被公认为是21世纪城镇建设模式。进入新世纪,世界森林城镇建设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

1.2 森林城镇建设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热岛效应等城镇生态环境问题日益趋突出,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建立健康、安全、舒适的人居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广大城镇居民的共识。作为“城镇之肺”的森林,对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科学发挥城镇功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的森林城镇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城镇森林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显著的成效。2003年中央文件确立了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新时期中国林业发展的理念,城镇森林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为加速城镇森林建设进程,国家林业局于2007年开始进行森林城市评定,并授予浙江省临安市在内的7个城市为首批国家森林城市。

2 森林城镇建设基础情况与分析

2.1 泗门镇区域概况

余姚市泗门镇位于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北部,北濒杭州湾。镇域总面积66.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2.5平方公里。区域内地势平坦,地势由南向北呈丘陵-平原-滩涂-海洋台阶式格局,平均海拔3-5米。土壤有红壤、水稻土、潮土、盐土等土类,潮土和盐土分布在海湾冲积平原,是沿海林带建设的主要土壤。泗门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9.3℃,无霜期2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泗门镇水资源丰富,镇内河道纵横,有临周江、济美桥江、四塘横江、五塘横江、七塘横江、陶家路江、谢家路江等。

2.2 森林城镇建设现状

2.2.1 镇域森林资源现状

余姚市泗门镇森林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浙东低山丘陵岛屿甜槠木荷林区,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经济林等。

全镇林地面积24187.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5.8%,其中有林地23289.5亩,灌木林地137亩,无立木林地545亩,宜林地216亩。全镇共有生态公益林地 1008亩,商品林地23179.5亩,活立木总蓄积549立方米。镇域森林资源是泗门镇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是林种结构不甚合理,存在复层林、阔叶林、混交林少,而单层林及纯林多等问题,林分质量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2.2 建成区绿地现状

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规划区内已具有5大类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其中公园绿地264亩,生产绿地87亩,防护绿地154.9亩,附属绿地2214亩,其他绿地715.5亩。建成区绿地3435亩,人均公共绿地13.5平方米,建城区林木绿化率27.7%,绿化覆盖率为33.2%。

泗门镇城镇绿地发展较快,但现有的绿地并未形成有机整体,特别是城区河流、主干公路沿线的绿廊未形成整体性,绿地斑块之间连接松散,城区绿地之间,城区绿地与城郊山林、农田之间未形成一体,与建设优良的城区森林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建成区现有的绿地绿量不足,许多公园绿地、道路绿地以草坪色块为主,乔木数量偏少,尚未完全形成城在林中的景观特色;河道驳岸更多从防洪角度进行规划建设,采用硬质水泥驳岸,生态和景观功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广场绿地的植物配置,存在着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易引发病虫害等现象,城镇森林景观特色不够明显。

3 泗门镇森林城镇建设指导思路、原则与布局

3.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遵照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城镇建设战略,以合理建设布局、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科学规划,部门推动,政府实施,全民参与,加快城镇森林建设,全面改善泗门镇的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为促进泗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3.2 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城镇森林是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态安全保障。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满足人们对森林的多种需求,使城镇森林建设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林水相依,有机结合的原则。以水体、片林、景观公园和现有的森林、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域为主体斑块依托,使之成为完备森林生态体系的核心,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3)统筹兼顾,突出特色原则。城镇森林建设在坚持注重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的同时,应该兼顾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发展特色森林产业,不同村庄可以发展“一村一品”,形成区域特色,使风景林与经济林之间,镇区、村庄区之间实现多样搭配、效益互补、提高土地使用价值,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协调发展。

(4)科教兴林,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树种选择上要充分利用植物生态位理论和植物共生原理,适地适树,合理布局,配置林种和树种,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最大发挥。

(5)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绿色文明的原则。城镇森林建设必须与城镇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相结合,同时顺应现代城镇居民生态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以各类纪念林为代表的文化林建设,丰富森林文化内涵,弘扬绿色文明。

3.3 建设理念

泗门镇森林城镇建设要以“绿色、生态、文化、经济”为理念,以主题建设为载体加载保护、生产、景观等可兼容元素,把生态、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的亲和与森林城镇各项建设融合为一体,打造一个具有“环境和谐、文化浓厚、经济发达”的现代绿色乡镇。

3.4 基本思路与布局

森林城镇的建设布局依据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点、线、面、布局指导,以建成区为核心,以建设生态公益林为重点,结合湿地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全面整合平原森林,道路、水系、沿海各类防护林、花卉果木基地、城区绿地、村庄绿化等多种模式,建立各类防护林为主,生态廊道相连,城镇村庄绿化镶嵌,全镇一体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实现森林资源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

泗门镇森林城镇的建设布局,依据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主要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泗门镇地形地貌、森林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情况,及森林城镇的发展目标,确定森林城镇建设体系构成为“一核两网四园多点”。

(1)一核:以人流集聚的泗门镇区绿化建设为核心。建设重点是在建成区内道路、河流的绿色通道建设,公园、绿地休闲广场建设,集中城镇片林建设,单位居住区的绿化建设。通过森林城镇建设,使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3465亩,绿地率为28%。

(2)两网:泗门镇地处余姚市沿海区域,为余姚市的北部沿海生态屏障,海岸线长7.6公里,因此,沿海防护林带林网建设,对于泗门镇及余姚市的国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规划沿泗门围垦堤岸及北排江岸等区域建设沿海防护林林带林网,并对原有林带加以修复。

农田林网是连结泗门各村庄的生态骨架,规划按照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确定的农田林网建设控制比例要求和有关高标准平原绿化农田林网建设技术标准,对泗门镇路、河、沟、渠、堤等地段的其它宜林地,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营造农田防护林带(网)。农田林网结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坚持点、线、带、面结合,针阔叶混交,常绿落叶合理布局,建骨架、配网格,使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2%以上。

(3)四园:为镇东北的杭州湾湿地生态游乐园、新大陆农业科技示范园、镇西北的生态经济林观光园及镇东南的生态植物园。杭州湾湿地生态游乐园位于陶家路江东北,面积360亩,处泗门镇主导风向上风,生态区位非常重要,规划保护好现有生态湿地,并对局部破坏处加以修复,着力提高生物多样性。新大陆农业科技示范园和镇西北的生态经济林观光园,主要是利用泗门镇海产养殖、榨菜、果木等产业优势,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生态植物园位于镇西南端上新屋,面积400亩,规划利用原有森林资源,适当栽植发展各种阔叶色叶树种,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盆景、珍稀植物,开展森林生态科普教育和森林旅游活动。

(4)多点:泗门镇有16个行政村,村庄是仅次于建成区的人员聚居区,绿地发展迅速,已与建成区形成连片。规划在以泗门镇建成区绿化建设为重点的基础上,加强各村区块的绿化建设,重点在环村片林、村庄内道路、河流的绿色通道建设,公园、绿地休闲广场建设,单位居住区的绿化建设,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绿化村庄。

4 结 语

(1)城镇森林是集生态、社会、自然、文化为一体的林业生态体系,是生态化城镇的基本支撑。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思路,突出森林城镇与沿海防护林建设相结合。考虑到泗门镇位于杭州湾南岸,区域内地势平坦,易遭受台风等自然灾害侵袭,项目规划突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城镇建设理念,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与城镇森林建设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沿海防护林的整体生态防护效能,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稳定增长,为泗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明确定位,提出平原型森林城镇的生态建设模式。我国的森林城镇多以单纯的山地丘陵型为主,而平原型的城镇,由于可依托的森林资源较少,目前国内已实施森林城镇可借鉴的极少。在实地详尽调查城镇建设和森林资源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平原型森林城镇的切实可行的生态建设模式。规划的环镇林、环村林、高效林木、观光循环农业等主导项目是当前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坚持高效、生态,努力弘扬我国的森林文化,在平原型森林城镇的规划设计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开拓和探索。

(3)项目区根据规划成果进行森林城镇建设,种植名优适生树种,建设绿化防护林带,配套高科技生产设施,使整个城镇街区及村庄田园面貌发生很大改观,林业生态及经济效益初步显现。泗门镇被评定为浙江省首批 3个森林城镇之一,前来参观和学习的访客络绎不绝,泗门镇森林城镇的成功规划建设对浙江省周边地区森林城镇建设产生了较大的示范作用。

[1] 李敏.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张明亮,王海霞. 城市森林的综合效益分析及规划建设对策[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01.

[3] 刘滨谊,姜允芳. 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误区与对策[J].城市规划,2002,02.

[4] 许浩.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 孔祥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6] 石崧,宁越敏.平衡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基础:都市区绿地系统[J].国外城市规划,2005,06.

S731.7

B

1004-7743(2011)03-0072-04

2011-06-13

猜你喜欢
绿地城镇森林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人口与就业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