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医学生医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1-02-14 08:33农乐颁许世华谭会恒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医德伦理学职业道德

农乐颁,许世华,谭会恒,魏 洁

(1右江民族医学院社科部,广西 百色 533000;2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务处,广西 百色533000)

医德即医学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作为未来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医学生,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和济世救人的献身精神。[1]医学生医德教育实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高等医学院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创新医德教育体系,是医德终生教育的基础和必经之路。现以广西某高校为例,报告如下。

1 具体做法

1.1 将医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该校医学伦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指导,[2]通过以下方面,将医德教育研究与实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①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开展医德教育专题讲座、报告,举行医德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通过主办“感恩之心,报恩之情,铸就大医”的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回报家长、学校和社会。②组织学生到医院、社区和农村开展医德医风、医疗卫生保健和农村卫生现状等专题调查研究活动,通过调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③结合“医德教育”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医院、社区和企业开展防病治病宣传、义诊、慰问等公益活动,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情感,提高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和自我教育能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建立健全“三级”医德教育实践基地,把校园文化德育功能融入学生社会实践中。几年来,医学伦理研究中心积极配合学院团委在百色市建立了12个县(区)级、乡(镇)级、村(社区)级的“三级”医德教育实践基地,结合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的医德教育主题,利用双休日、假期等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志愿服务、义诊、公益活动等。⑤建立医德教育网站,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功能。医德教育网站由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具体负责,设有医学伦理学、先进人物、医德案例等栏目。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锻炼,特长得到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1.2 将医德教育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

多年来,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主动协助学院党委并积极配合学生工作部门。结合该院的特点,在新生入学期间,充分利用橱窗、广播、宣传报道和网络等渠道,大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参观校园、校史展,并召开新生家长与学校领导的座谈会,新生接待做到工作负责,服务热情,新生开学典礼时举行庄严的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使学生树立较强的职业意识,坚定学生学医的信念。[4]学院党委书记(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亲自给新生作爱校、校训和校歌的教育,鼓舞新生把爱校、爱国同弘扬革命老区和百色精神结合起来,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努力成为民族地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

1.3 将医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

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的教师积极配合学院团委认真指导学生集邮协会、演讲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协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并感知医德教育,如组织学生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三年来已达五千多人次,年献血总量连年居百色市各单位之首;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群众无偿提供防病治病的咨询、健康体检、文艺演出等实践活动;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等,各项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医学生奉献精神,促进学生在校加强医德修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5]同时,增强了学生对人民群众健康、对社会、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定了学生立志为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的信念。

2 经验与体会

近几年来,该院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方式、方法,在进行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中,其体会和经验如下。

2.1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始终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遵循医学生的成长规律,是搞好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

该院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一直以来得到学院领导的支持,结合医德教育的课题研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德教育活动,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医德教育的新途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悟崇高、感受真诚、体验光荣、强化廉洁自律观念,[6]培养了医学生职业道德情感,提高了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了医德教育效果。调研发现,社会各界,尤其是桂、滇、黔民族地区对该院毕业生评价极高,一致认为他们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医德高尚、甘于奉献,能勇挑重担、吃苦耐劳。他们弘扬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经过几年实践锻炼,成为所在医院的中坚骨干力量。

2.2 充分发挥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功能,在探索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尤其在建立健全“三级”医德教育实践基地方面,注意把校园文化德育功能融入学生社会实践中,通过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完善其人格,[7]使学生正确认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对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使学生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3 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的相关部门,才能使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得到发挥,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经过几年努力,该院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在开展医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紧密地依靠和配合学院党委宣传部、学院团委、学工处等部门,将医德教育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和学生各种社团活动中,共同精心组织以医德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使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该院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自治区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才能实现有医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的健康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级医学人才。[8]

[1] 魏恒顺.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10):84 -85.

[2] 曾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文化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1,(10):1 -2.

[3]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4] 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2):21 -22.

[5] 王秋芸.校园文化中渗透医德教育的研究[J].2005,8(4):85-86.

[6] 李玉华,孟鸿.当代大学生廉洁观的塑造与培养[J].社会纵横,2009,(9):133 -135.

[7] 孙得魁,江滨.和谐校园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0):54 -56.

[8] 唐海波,王立丁,邓斌.医学生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2):106 -108.

猜你喜欢
医德伦理学职业道德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