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水油气开发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2011-02-15 08:48,苏
中国矿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深水大庆南海

温 琳 ,苏 文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北京100083)

被南海包围着的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是中国最小的陆地省、最大的海洋省。所属海域面积200多万km2,南北纵跨1800多km,东西横跨1000km,相当于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面积之和的两倍;北部的琼州海峡是海南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望,东和南面为南海及西太平洋,油气等海洋资源极为丰富。中国南海是继墨西哥湾、西非的几内亚湾、巴西坎坡斯湾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石油地质储量230亿~300亿t,天然气资源量为50万亿m3。

1 中国 “海上大庆”建成的历史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油气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对外进口依赖程度逐年提高,因此确保油气资源安全稳定供应已经成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核心。我国能源矿产禀赋和供应结构是多煤缺气少油,油气短缺一直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和国家安全的巨大威胁。20世纪中期开始,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经过革命加拼命的奋斗,终于在1976年使大庆原油产量突破了5000万t并稳产27年,创出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 “大庆奇迹”。2010年12月19日,中海油当年油气总产量达到5000万t(相当于大庆油田峰值稳产产量),占到我国目前石油年产量的1/4。从此,海洋油气和大庆、长庆、胜利等其他一起成为国内油气供应的擎天四柱之一。

这一天被定为中国 “海上大庆”的诞生日。“海上大庆油田”的建成,是几代石油人的不懈努力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丰硕成果。中海油从无资金、无装备、无技术的 “三无公司”,用30年时间完成了年产量从0到9万t又到5000万t的历史跨越,走过了西方国家100年走过的道路,创造了海洋油气产量突破5000万t的又一个中国奇迹[1]。中海油实现 “海上大庆”的宏伟目标,科技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实施差异化原始创新战略,让中国海油人在国外同行望而却步的领域大展身手,海油人从几条渔船破舰起家,快速发展成为装备精良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石油企业。企业跟随战略、赶超战略等的实施,使海油人在对外合作既学到了国外的科学技术,又培养起了敢为天下先的积极创新精神。稠油采输、快优钻井等一系列技术发明和众多的各级科技进步奖励使得“海上大庆”的建成成为必然。企业软实力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以人为本、制定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不惜重金努力保护海洋生态等举措成为海洋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文化和永久竞争力。

如果说建成 “海上大庆”的现实意义还仅仅是给严重短缺的国内能源应雪中送炭的话,那么海洋石油向300万km2蔚蓝国土吹响的再造一个“深水大庆”的冲锋号,其意义绝不仅仅是再添一个5000万t油气供应。它标志着中国油气战略第四阶段战役启动,海洋深水将成为未来二十年内国家石油勘探开发的最主要接续区域;更象征着综合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资源、捍卫海事权力的国家海洋战略开始全面实施。

在过去十几年,世界上新增的石油后备储量、新发现的大型油田中,有60%多来自海上[2]。而作为全球石油消费第二大的中国,当前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加快从陆地到海上的石油开发,势在必行。“海上大庆油田”的建成,预示着中国石油工业未来发展的新走向。也标志着中国迈入海洋石油生产大国的行列,完整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初步建成,重大工程设备的制造等工业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到2010年底,中海油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0亿t,建成海上生产平台150余座,并成熟掌握了300m(300m以内为浅海,超过300m为深水海域)水深的油气勘探开发成套技术和具备了在1500m水深条件下的综合作业能力以及挺进3000m水深的设备技术基础。

2 深水油气开发与南海 “深水大庆”建设

“海上大庆油田”的建成表明,中国海域已成为陆上油气开发最重要、最现实的接替区,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步入 “海洋时代”[3]。海洋油气是国家未来油气生产重要接替地区,从能源供应的现实性和战略性看,海洋油气供应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海洋油气有望成为国内油气供应的半壁江山。1990年以来,我国石油开采增量的50%来自海洋油田。进入21世纪,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近10年全国平均新增石油产量的53%来自海洋,2010年更是达到了85%。

世界发展到今天,全球石油产量的1/3以上来自海洋1.4万个海上采油平台。预计到2015年,海洋石油所占比例可能达到45%。我国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据国土资源部2008年的报告:中国海域含油盆地面积约160万km2,油气地质资源量390亿t。这是中国油气未来发展的主要领域。目前我国在渤海、珠江口、北部湾、琼东南、莺歌海、东海、南黄海等七个含油气盆地总共发现了166个含油气构造,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为原油14.91亿t、天然气4460亿m3,累计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为原油3.53亿 t、天然气2830亿 m3。目前,中海油在南海的石油开发仍然围绕珠江口盆地、琼东南、莺歌海等水深300m左右地区展开[4]。

当今世界,油气行业普遍认为,由于陆地和浅海石油勘探程度较高,其油气产量已接近峰值。因此,全球新增油气储量逐渐转向深水海域,近年全球重大油气发现中,有近半来自深水海域,深水海域探明油气储量总计约为1000亿t油当量。深水已经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储量接替的主要领域。英国国家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巴西石油、道达尔等一些著名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更是身体力行,引领深海勘探开发的潮流。其中,壳牌公司居全球前列,从1993年起,已建立了6个深水勘探中心,开发和运营了17个深水油田。

目前,世界上深水油气开发比较快的地区,一个是墨西哥湾,一个是西非的几内亚湾,一个是巴西坎坡斯湾。根据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单位推测,南中国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将近200亿t,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我国海域。专家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300亿 t之间,天然气资源量为50万亿m3,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 “第二个中东”之势。

深水油气开发的特点有四高:一是极高投入。以目前物价计算,深水钻井每米耗资约1万元人民币,海上钢结构平台每平方米造价高达2万美元,建设一个中型海上油田投资总要在6亿美元以上,一个大型油田总投资至少数十亿美元;二是超高科技。如果说陆上大庆开发,我们可以靠斗志、靠会战取胜,但到深海就不行了,没有科技实力和过硬的技术装备,光靠人海战术是连海都下不去的;三是极高风险。就投资同样一口油气勘探井的钻井成本而言,陆上石油、浅海石油和深水石油的成本之比至少是1∶10∶100。由于深水油气作业多在几百公里以外的海上,因此环境、工程风险都远远大于陆地。特别是南中国海,是全球海洋中台风灾害最多的海域,地质和气象灾害风险超过了墨西哥湾;四是极高回报。一旦成功出油,则可获数十或数百倍的产出回报。

正是深水油气开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要实现到2020年在南海深水区建成年产5000万t油气当量能力 “深海大庆”的战略目标,必须处理好下列问题:一是尖端技术问题。深水油气开发代表着一国高新技术的水平,企业间竞争往往是核心技术的比拼。从研究的角度看,本文认为在深海油气勘探技术方面我国与国际一流油气公司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必然在强化自主技术创新的同时,保持与先进的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在学习中继续追赶和超越。二是投资风险问题。深水石油开发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采购或租赁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建一个海上采油平台动辄投资10亿元以上,另需航空、港口、船舶系统整体配套。作业环境和条件十分复杂,生产成本也比陆上油气勘探开发大很多,油价波动、金融形势等也经常给项目带来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必须建立更加严明有效的经营风险预警、环境危机处置、油气融资平台和油气交易市场等系统机制。三是地缘政治问题。由于南海蕴藏着备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的油气资源,尤其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周边国家纷纷进入并勘探开发。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我国领海进行大规模开采,在已发现的油气构造上已钻了1000多口井,年产石油超过5000万t。尽管我国多次宣布对南海海域拥有领海主权,但与东南亚部分周边国家存在争议和纠纷,地缘关系异常复杂,估计国家通过外交努力很难在短期内解决,这是制约 “深水大庆”开发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国力增强尤其是海空军事能力的加强,需要从国家安全层面上重新延展防御和打击纵深,调整南海军事战略,在合作开发的框架下积极开展务实的外交、文化、贸易、军事等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南海地缘格局,优化南海及周边公海环境。四是行业政策问题。应该鼓励三大石油公司全面进军南海。国家需要明确调整海洋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政策,尤其要及时修订其他油企和财团的准入和销售许可等相关法规,允许除中海油以外的其他石油公司进入300m以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2010年,中国自行建造的全球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m深水半潜式 “海洋石油981号”钻井平台在上海浦东外高桥顺利出坞,它是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船,工作水深3000m,钻井深度12000m。今年,6艘深水钻井船将全部下水作业,标志着中海油作业能力已超越3000m深海。随着国家油气产业政策的调整,中石油、中石化也开始着手建设 “油气海军”,并将目标锁定在深水领域。

3 南海深水油气开发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从2006年3月,中海油和加拿大哈斯基公司在南海北部发现荔湾3-1首个深海油气田,到2010年12月15日,BG集团在海南岛南部海岸外130km、水下1338m琼东南盆地 (与中海油合作区块,中海油占 51%的权益)发现陵水22-1-1第一个深水天然气田,“深水大庆”遥见曙光。

3.1 海南岛资源状况

被南海包围着的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是中国最小的陆地省、最大的海洋省。所属海域面积200多万km2,南北纵跨1800多km,东西横跨1000km,相当于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面积之和的两倍;北部的琼州海峡是海南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望,东和南面为南海及西太平洋。海南省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1811km,沙岸约占50%~60%,仅东岸线就有60多处可辟为优质海滨浴场,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沿海有天然港湾 68个,大陆架渔场面积22.5万km2,热带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是发展近海和外海渔业的天堂,各类海洋生物超过3000种。海南岛还是理想的天然盐场,其中莺歌海盐场是全国大盐场之一。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地质学家认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其中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盆地是油气开发最好的地区之一油气蕴藏量约200亿t,有 “第二波斯湾”美称。海底的各种金属矿产资源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

3.2 “深水大庆”开发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深水油气开发极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特点,决定了 “深水大庆”的巨额资金投入、最尖端科技研发、最新工程技术包括救灾技术应用、大额税收收入成为资源地的丰硕红利。南海深水产油区域大部属海南省管辖,仅仅资源税及石油特别收益税一项就会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相当规模的现实财力支持,给已经初享莺歌海油气公益的海南人民带来福利。高精尖技术的输入,尤其是高技术研发基地的建立将填补海南省高科技研发方面的不足,带动相关科技和配套产业的发展。深水油气开发巨大的资金和采购需求将促进海南专业商品市场包括金融市场的成长和繁荣。油气深水作业也将促进海南海空航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同时,“深水大庆”开发还将经常性引进国际一流企业参与合作,加强海南与国际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广泛交流,促进海南国际化管理水平。

3.3 国际旅游岛建设给力 “深水大庆”开发

去年以来,作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在国际视野、高水平、有特色的建设规划指导下,海南要在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和综合服务方面实现国际化转型,打造旅游业成为海南的主导产业,带动海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开局之年,海南就实施了首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启动建设航天主题公园、开通运营东线高速铁路、组建旅游开发投融资平台、引进大型免税集团等等一批大型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海南的基础设施和硬软环境,也为国家实施南海战略,为建成 “深水大庆”起到了基础和促进作用。

海南岛是距离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区最近、最便捷的 “深水大庆”总部基地和陆上保障。国际旅游岛的建立将给深水大庆的开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休整家园,优惠的投资政策、众多的优质港口、开放的低空通道等也将为深水大庆提供优良的企业成长环境和航海航空服务。

4 结 语

国家前伸南海防御半径、加强南海现实保障能力、扩大南海及西太平洋、印度洋的影响力,必然要给南海植入最尖端的战略、战术性军事保障力量。海南及全国人民不会忘记刚刚过去的陵水撞机和海上撞船事件,也当然清楚美国想称霸东南亚的司马昭之心。众所周知,油气短缺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刚性制约。去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5%,由于我国进口石油过于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近年来相当于80%左右进口量的石油要经单一的海运方式和通道运回国内,现在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航道仍将是我国石油进口的 “生命线”[5]。目前这条黄金海道运力已经饱和,面对印度、日本等石油消费大国的激烈竞争和美国 “遏制中国崛起” 的 “日-台-菲-新锁链” 的威胁,我国必然依托距离最近的海南岛建立起自己的远洋战力,保卫南海油气开发建设,保障南海和国际石油进口航线安全,维护东南亚和平和国家经济安全。随着南海远洋战力的建设,先进的航天、航空、航海技术的进入和各类基地的建设,也将有力推动海南基础设施和整体社会建设,全面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水准。

中海油2020年前建成南海 “深水大庆油田”的规划不可谓不宏伟,但南海资源的综合利用战略的整体实施仅是一个中海油不够,国家三大油气公司都来也不够,必须吸引全社会具备实力的机构深度参与。21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转变,面对南海深水油气,我国将不再“望洋兴叹”;面对南海石油航道,我国将不再“听之任之”;面对南海及公海资源,我国将综合利用;面对国家海洋主权,我们必须有效控制。

[1] 余晓洁,马嘉骊.中海油:依靠科技创新在 “蓝色国土”上筑起 “海上大庆”[EB/OL].新华网,2011-01-14.

[2] 夏义善.中国国际能源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3] 苏文.全球化战略-中国油气产业国际化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4] 郑传贵.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新态势与中国石油进口安全 [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11-17.

[5] 刘杰鸣,等.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及其在我国南海的适应性探讨 [J].中国海上油气,2006(12):413-418.

猜你喜欢
深水大庆南海
南海明珠
北海北、南海南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识人需要“涉深水”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李娜作品
南海的虎斑贝
深水油气何时能够走出“冬天”?
南海随笔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