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玉器图案及文化寓意

2011-02-15 08:48何明跃
中国矿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玉器寓意图案

谢 艳,何明跃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珠宝学院,北京100083)

从古到今,玉器始终体现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宝库为玉器的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玉器的设计加工,可以在中国的艺术长河中汲取无穷的力量。在设计方面既要时尚,又要继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朝气蓬勃的珠宝玉石产业,每一件产品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的玉石产品,蕴涵着玉文化的精华,使玉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也是弘扬中国玉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玉器吉祥图案是玉文化的一个具体表现[1],承载着中华文化发展历史的轨迹。它的吉祥图案是人类早期自然崇拜与心理需求完美结合的文化标志,表达了先人超越自然与现实的理想化境界。长期以来,在一定范围内代表了各阶层的思想、感情、愿望和期盼,也是人们意识社会心理的具体反映。它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创造的群众艺术,它在中华文化史和中国传统艺术史中,不论过去和现在,都像是百花园中一丛充满活力的奇花异草,为我国玉器事业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艺术的光辉。

1 传统玉器图案最为常用的构成法则

1)象征法。根据某些生物或事物的生态、形态或习性,表现某一特定的思想内容。如以石榴多籽这一形态来表现多子多孙;以鸳鸯偶居不离这一生态及习性表现情爱专一等。

2)假借法。假借民俗中喜闻乐见的人物、器物或事物表达某些吉祥含义。如以仙鹤、水浪或朝日构成图案,寓意为 “一品当朝”;以松、竹、梅三种耐寒植物构成图案,寓意为 “岁寒三友”等。

3)比拟法。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某些吉祥含义。如将猛虎比拟为英武;将头上只有一角、敢于顶触邪佞的神兽獬豸比拟为正直等。

4)表号法。根据传统习惯,以金乌或三足鸟代表太阳;以玉兔代表月亮;以金锭代表富有;以松柏代表长寿等。

5)谐音法。利用某些事物名称的同音或近似音,构成某种吉祥图案。如将鹰雄寓意为 “英雄”;将鹿寓意为 “禄”;将蝠寓意为 “福”;将百合、柿子和如意寓意为 “百事如意”;将插在花瓶中的三支利戟寓意 “平升三级”等。

6)嵌字法。在花卉、鸟雀、瑞兽或几何纹中嵌入各种吉祥字句。

上述这些纹饰有时被单独使用,有时则被组织在一起,从而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容。

2 历史进程下我国传统玉器图案寓意文化解析

伴随着中国玉文化传统的历史进程宏观划分的三个阶段[2],传统玉器图案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神人结体与宗法结构的远古传统图案;第二阶段:权力意志与比德理念的古典传统图案;第三阶段:大众消费与时尚意象的现代传统图案。

2.1 神人结体与宗法结构的远古传统图案

商周时期由神性衍生出的 “君权天授”正是神权向王权转变、神人结体向宗法结构转变的标志[3]。该阶段玉器作为一种礼器,含有祈求吉祥的寓义。原始先民对自然界的不测风云、人世间的旦夕祸福无法理解和抵御,便只能求助于神灵的保佑,因而形成了所幻想创造的一种综合性灵物(图像),原始社会的人,认为它有超自然的力量,把它作为部族的保护者,常顶礼膜拜,以示神佑,祈求吉祥,从而开启了古文明的先河。闻名于世的龙、凤和麒麟图案,就是从图腾艺术沿袭发展和进化而来的,民间一直视它为神物、灵物、吉祥物。人们熟悉的十二生肖属相,据传也是当时图腾制的遗影。人们对图腾的崇拜,表达了消灾解难、驱除邪魔、镇宅避煞、催财升官的心愿。

后及至西周,形成的 “宗法玉制”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以及现当代玉文化惟 “宗”传统的基础,期间以佛道两家最为代表。佛教人物图像观音及弥勒佛是玉器图案中最常用到的。观音,又名观世音,意思就是世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发声呼救,观世音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相救。因为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拯救一切苦难众生,故其全称为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后来因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略去 “世”字,简称 “观音”[4]。弥勒佛以乐呵呵为其形象,常怀慈悲之心。人们通过佩戴观音和佛,祈求能够达到祛灾祈福、避邪消灾、逢凶化吉、永保平安的美好意愿。

八吉祥是八种佛教器物组成的图案纹样,它各代表一个佛教之义。当时在佛教思想影响下,则常用它作为装饰纹样,以祈求在佛法的保护之中。在北京雍和宫的宝物说明册上对 “八吉祥”有如下说明: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之谓;法轮,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之谓。宝伞:佛说张弛自如曲复众生之谓;天盖,佛说偏复三千净一切药之谓;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谓;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谓;金鱼,佛说坚固活泼解脱坏劫之谓;盘长,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谓。

暗八仙是古代传说中道家的八个仙人,都是老子的弟子。明代吴元泰 《八仙出处东游记传》里,确定现传八人,即手执渔鼓 (幽鼓)的张果老、手执宝剑的吕洞宾、口吹笛子 (玉箫)的韩湘子、手持荷花 (莲花)的何仙姑、托着花篮的蓝采和、手摇玉板 (云板、阴阳快板)的曹国舅、怀捧葫芦的铁拐李 (李铁拐)、手摇扇子 (蕉扇)的汉钟离 (钟离权)。这八位仙人手中所执玩赏的物件,被当作他们各自的化身,暗示八仙,故称“暗八仙”,以求能得到仙人的保佑。这些都成为传统玉器的装饰图样。

2.2 权力意志与比德理念的古典传统图案

自春秋战国至清末为古典传统阶段,即第二阶段,其社会形态称为 “传统社会”。该阶段的“比德理念”是对西周 “惟德是辅”的继承[5]。比德之 “德”在不同时期与 “信”、 “利”、“力”、“义”等价值观发生着消长融合。君子比德与玉,既有社会正统的价值评判标准,又有内在的个人规范。也就是说,传统社会的个体既要淡化、牺牲自己的个体特性来强调社会群体特征,又要以不同社会等级的个体特性来要求自己做出策略性的行为以区别其他群体和强化自身的群体身份与地位等级。这时期治玉、用玉、崇玉、藏玉之风逐渐在民间兴盛繁荣,以玉比德从而扩及到官僚士绅、文人雅士甚至女子等更广的社会群体之中。此种背景下,也使传统各类玉器图案达到空前繁荣,帝德、长寿、功名、官禄、富贵、喜庆、多子、多福、如意、发财、和睦、丰收、平安都成了创作的主题,虫鱼花卉等也都被用作创作的题材。

如长寿通常以仙鹤、青松、寿桃、寿山石、绶带鸟或 “寿”字为长寿表号。如将仙鹤和青松放在一起,取名为 “松鹤遐龄”;将仙鹤和鹿刻在仪器,取名为 “鹤鹿同春”;将八只仙鹤构成图案,背景配以青松,取名为 “八仙庆寿”;寿山石上立一绶带鸟,取名为 “寿上加寿”;以 “卐”、“寿”两字构成图纹,并不加边饰,取名 “万寿无疆”;五只蝙蝠围绕于一个 “寿”字,取名为 “五福捧寿”等[6]。

蝙蝠的 “蝠”字与 “福”谐音,所以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如蝙蝠和流云组合,取名为 “百富流云”,或称 “福自天来”;以多只红蝙蝠组合成纹,取名为 “天降鸿福”,或称 “鸿福祥集”。除蝙蝠外,也有以佛手寓 “福” 者,因 “佛” 字与 “福”字谐音。如将佛手与寿桃、石榴组合成纹,取名为 “三多”,寓意为多子、多福、多寿。钱币古代称 “泉”,音 “全”,蝙蝠与寿桃、钱币组合,被称为 “福寿齐全”;若配两枚钱币,则成“福寿双全”。钱币中心有一孔眼,蝙蝠与钱币组合,又被成为 “福在眼前”[7]。

牡丹是中国特有的花卉,在古代被尊为 “王中之王”,有 “国色天香”之誉。因其花形端庄丰满,色彩鲜艳夺目,有富态之美,故被视为富贵的象征。荷花古称 “芙蓉”、 “芙蕖”,又称 “莲花”。其花品高雅,气质超群,因出淤泥而不染,被视为纯洁清净的象征。其和桂花相合,寓意为“连生贵子”;和鲤鱼相合,寓意为 “年年有余”;与喜鹊、芦苇相合,寓意为 “喜得连科”等。梅花被视为高洁、坚贞的象征,其花瓣有五,象征“五福”,即福、禄、寿、喜、财等。

蝴蝶作为纹饰图案,可追溯到唐代。后至明代、清代均常被用来做纹饰图样。其通常和花卉配合,取名 “蝶恋花”,也有以二蝶相逐构成图纹者,取名为 “喜相逢”等,蝴蝶也经常被单独使用。另鱼及昆虫也常被作为纹饰图样。

2.3 大众消费与时尚意象的现代传统

第三个历史阶段为珠宝玉器发展的现代社会阶段。在自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社会中,中国社会发生着更为显著的变迁,传统珠宝玉器文化的一切依存条件相继遭到颠覆,有些是快速的,有些是缓慢的。清朝灭亡之后,由近代到现代再到当代已近百年,在流变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即现代传统。现代传统内在的民主化诉求成为集体生产、统筹统销、大众化消费的驱动力量。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转型引发着人们社会身份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

现代社会,玉石制品成为国家恢复国力、发展与建设的经济资本,它原有的神性以及所代表的权力意志被弱化,在数量、质量、样式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时代风格[8]。随着改革开放,在技术进步与商人逐利的策略下,玉石商品形成了以生产为主的现代时尚,玉石商品的时尚消费者也由精英扩展至大众。不仅如此,社会制度与结构的巨大变迁导致玉匠话语权较金字塔式的传统社会时期发生根本性转变。设计作品从匿名走向署名,设计者的身份凸现,玉石的开采加工、设计制作、经营销售等相关的职业身份趋向多重化。

该阶段玉器图案一方面仍以传统题材如宗教人物、山水、器皿等为主的表现手法,同时发挥设计者个人风格,以更大胆、简约而时尚的造型借助中国画、雕塑、剪纸、织物图案等领域的创意与技法,从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上,大力创新。

3 汲取民族传统图样精髓,开创中国玉器文化特色

黑格尔曾经说过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经济、生活、文化呈现全球化、趋同化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工业产品无个性化的后果。因此越富有个性和民族的传统东西就越能被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所接受。

中国珠宝玉器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对优秀民族传统图案的融会贯通和继承发展,具体表现在:其一,对传统玉器图案的超越和创新;其二,对传统图案的取舍与形式仿造;其三,对传统图案风格的修改与简化;其四,对传统图案造型符号的提炼与重构。因此,只有更深层次理解中国传统图案及其文化寓意,领悟其实质,在把这些元素注入到设计师的大脑中,扎下根来,作为创作灵感的一部分之后,同时勇于借鉴国际先进图样设计,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创造凝聚中国风格、现代风范和人文精神的珠宝玉器图案,打造兼具民族、国际和时代性的图样,设计才能真正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也才能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风格。

[1] 刘丽芝,周树礼,等,玉文化的表现 [J].中国宝玉石,2010(6).

[2] 朱怡芳.文化密码:中国玉文化传统研究 [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2).

[3] 曾卫胜.玉文化研究在市场经济中的缺席 [J].中国宝玉石,2010(6).

[4] 高春明,著.中华元素图典.吉祥寓意[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5] 高山.玉文化对珠宝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 [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1] 王立导,著.中国传统寓意图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1] 高春明,著.中华元素图典:花卉虫鱼[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1] 赵瑞娟,赵剑侠,等.如何促进我国玉文化走向国际市场[J].电影评介,2009(9).

猜你喜欢
玉器寓意图案
美好寓意品芝麻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盛放的寓意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西汉玉器的鉴定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模仿老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