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三要素

2011-02-19 22:23於晓毅如东县丰利镇教育管理办公室江苏南通226400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学科课文

於晓毅(如东县丰利镇教育管理办公室,江苏 南通 226400)

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三要素

於晓毅(如东县丰利镇教育管理办公室,江苏 南通 226400)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带来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便捷。文章主要谈了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需要强调的三个要素。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带来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便捷。这里,简要谈一谈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需要强调的三个要素。

一、激发兴趣:搭建学生与学科课程的桥梁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改变了课程信息的载体,让课程从单一的形态走向多元,让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更多,而这让教师对教法、学法有了更大的可选择性。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这种整合,将推动课堂上“教师、学生、网络”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构建一种新型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开展拓展性阅读,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活动,更加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阅读、提高学生采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的学生其实都渴望对学习的参与,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可以让死板的文字获得鲜活的生命,让学习成为富有情趣的活动,这无疑可以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主动。如教学《月亮湾》一课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课文制成动画,指导学生读文赏画,让学生入情入境,获得丰富的信息,并提高语文素养。这种借电教技术创设学习情境的手段,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参与:打通课程与学科资源的通道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改变了教材作为单一学习资源的状况,使教师、学生、社会生活、媒体信息都成为可供利用和选择的学习资源。由于语文学科具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目标多样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教材所反应的社会生活再现在课堂上,可以将教材所反应的跨学科知识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说,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成为语文的内容。也可以说,信息技术拓展了语文,使语文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学习平台。当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实现了有效整合,将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获取与语文教材相关的信息,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将相和》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外上网阅读有关廉颇、蔺相如的故事,观看以春秋战国为背景的历史题材的动画和电影,丰富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拓展学生们的历史视野,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望。教学《九色鹿》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欣赏敦煌第257窟西壁那几幅连环画式的北魏经典作品,让学生们在欣赏中知道《九色鹿》这个故事的来历。课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学习一些动物的知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介绍,观看一些有关动物题材的动画片,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在阅读和观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再比如教学 “汉字的演变”,我们可以在课后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师生共同制作一个与“汉字演变”相关的PPT演示文档,引导学生用诗谜、笑话、歇后语、名人笔墨以及学生自编的谜语、笑话来作为文档的内容。

三、创新发展:理顺学习与学科素养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丰富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等学科属性,并使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优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学科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目标。大量的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推动学生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百度百科对语文素养给了如下的解释: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当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整合后,计算机的交互性、反馈性、科学性在语文学习中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体现,融图、文、声、像为一体的教学过程,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难以理解的事物通俗化,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表达能力得以发展、语感得以培养、语言得以积累、习惯得以养成。

例如,教学《九寨沟》一文,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动画、课文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后,适时用图片展出九寨沟的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给学生音乐的背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的感情美,主动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从而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再如学习古诗词,课前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年代和历史背景,课上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欣赏和朗诵,让学生享受创新发展的快乐。

总之,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必将带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的面貌。

G434

A

1673-8454(2011)04-0046-02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学科课文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学科新书导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背课文的小偷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超学科”来啦
背课文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