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中小学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2011-02-19 22:23林业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短信校园信息技术

林业

(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初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58)

信息技术为中小学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林业

(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初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58)

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安全维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保障学生的安全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随着近年来涉校、涉园的安全案件屡见报端,数量呈上升趋势,校园安全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避免类似的案件再次发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校园安全防范中的应用,是提高校园安全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强化校园安全的一次管理革命。

信息技术;保障;校园安全

引言

镜头一:7时30分,杭州某小学门前,一名学生从私家车上下来,家长并没立即把车开走,学校保安因其造成道路拥堵上前疏导,家长振振有词地解释道:“以前孩子下车我就走,可现在我哪敢?我要一直看着孩子进了校园才放心。”

镜头二:王女士在下午上课前急匆匆把孩子送进校门。笔者询问其原因,她说尽管家离学校有10多分钟的路程,但她还是坚持每天接孩子回家吃午饭。理由是:“孩子在家吃饭我放心,学校饮食一旦出什么问题,后悔都来不及。”

镜头三:20时30分,市区某重点高中校门口,晚自习结束后几百名学生蜂拥而出,几十名家长迎着人流“顶”上去,直到看见自己的子女,神情严肃的脸色才得以舒缓。个别没有候来子女的家长将脖子伸得长长的,不时地向大门里面眺望,那份焦急也毫无保留地写在了脸上。

是什么原因让众多的家长对孩子上学如此费心呢?

一、校园安全事件频发,未雨绸缪势在必行

1.各地校园安全事件频发拉响安全警报,亡羊补牢为时嫌晚

先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近来发生在我们身边校园里的一组数据吧: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

2010年3月11日,福州市琅岐镇金砂小学户外黑板报墙体倒塌,造成5名女生被压死,2名学生受伤。

2010年4月9日,河北刑台一小学31名学生在吃了学校免费发的酸奶后,出现中毒症状,被送往医院治疗。4月19日,陕西省旬阳县和勉县,更是有200余名中小学生在饮用学校“蛋奶工程”配发的牛奶后中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3日及24日,陕西省周至县和洋县又被曝有80余名小学生食用“蛋奶工程”的牛奶和鸡蛋后出现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被送往医院救治。

2010年4月12日,广东某初中女生在校内遭脱衣群殴,跪地求饶反遭暴打。

2010年3月23日至5月12日的50天时间里,福建南平、广西合浦、广东雷城、江苏泰兴、云南嵩明、山东潍坊、陕西郑县又先后发生了七起针对幼儿、中小学学生的暴力事件,共造成17人死亡,80余人受伤。七起事件的性质一件比一件恶劣,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一件比一件触目惊心!

短短半年,10余起校园安全事故,无一不令人揪心。频发的校园伤害,一次次为我们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校园的安全问题深深地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

虽然多起安全事故中的相关责任人均已被究责,但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能挽救那些逝去的鲜活生命吗?能消除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的无尽创伤吗?

2.校园安全现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势在必行

一起起频发的校园惨案,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校园安全问题。如何加强校园的防范能力,怎样保障学生们的人身安全,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纵观近来发生的一些惨案,笔者认为校园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暴力案件急剧上升。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几年校园暴力案件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且恶性程度在不断加深,给清朗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些暴力案件不仅给学生们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也给他们年幼的心灵带来了痛苦的折磨和煎熬,而后一种伤害更严重,也更可怕。

(2)多人甚至群体型的安全事故越来越频繁。这一特点在近几年更是体现得比较明显:校园踩踏事件、群体中毒事件、校外车祸、地震火灾等,这些集体惨剧的发生,多是由于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形势的判断力以及抵抗意外事故能力比较弱而造成的。

(3)生理、心理等问题导致的安全事件也越来越普遍。青少年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期,比较敏感,很多想法都不成熟,容易诱发一些心理障碍,从而做出被骗、被伤害甚至是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这种类型的危害行为在中小学表现为轻易相信人、与陌生网友约会、被侵犯、因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而跳楼轻生、侵犯他人或亲人等。

(4)校园安全防护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方面科技含量滞后。许多学校在设计、施工时就没有考虑校园安全的因素,有些安保设施、设备往往依靠补套工程来完成或是根本就不安装。目前,全国约有五分之四的学校未在校门口及食堂安装监控设备,有的学校虽安装了相关设备,但很多也仅仅是一种摆设而已。

(5)很多学校存在“重善后、轻预防”的校园安全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说:“我去一些学校作讲座,校长们常对我说,我们最需要的不是给孩子们上安全教育课,而是教会学校如何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与家长进行谈判。”另外,一些学校、家长容易陷入“重应试、轻安全”的误区,使安全教育成了教育的“末梢神经”。王教授去年在一个北方城市举办安全教育讲座,据说当时发放了两万多张门票,但最终只有57名家长前来参加。

种种现状表明,校园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我们唯有未雨绸缪,加强校园安全监控和防护,才能让学校得到长治久安,让师生平安和谐,让家长后顾无忧。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筑学校安全防护体系,警钟长鸣持久不懈

生命不保,谈何教育!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不是一所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教师,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笔者常常深思,我们该如何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促进校园安全防范的高效呢?

1.警校联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师生安全

郑先生到孩子所在学校了解其近期学习情况,一进校门,就被监控中心保安“监控”了起来。无论是在操场、走廊、楼梯上,还是其它室外的任何地方,保安都能准确地说出郑先生所在的位置及他的一举一动。

在该校的监控中心,一套先进、完备的监控系统使学生在校园内的活动没有盲点。在几台电脑监视屏上,只见学校的各个出入口、道路及走廊上人来人往,车辆穿行的情况、食堂员工的每一项操作流程、学生在室外及操场上的每一项活动都一目了然,并且在中央大屏幕上呈现出校园俯瞰的画面,伴随着画面的不断切换,校园各个方位的情形尽收眼底。通过这里的显示终端能清晰地看到各监控点的动态,一旦校内某处有情况发生,监控中心的保安即时通过对讲机通知在校内巡逻的安保人员,在第一时间里赶赴现场进行处理。而且,所有的这些监控画面可以根据要求存储15天以上,以备随时调用。

据了解,这些摄像系统中的关键部位还与110报警中心进行了联动,在监控中心还安装有与当地派出所联网的手动报警装置,一旦学校发生意外或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学校能够与110指挥中心进行直接对话,以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学校附近的民警赶赴现场进行紧急处理和救助。

另外,校园围墙上安装的红外线对射防盗报警系统,也确保了师生及学校财产的安全。

2.平安短信,空中桥梁放下家长悬起的心

“李先生:您的孩子已顺利抵达学校。”看完这条短信,李先生确定儿子安全到达学校,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孩子上学时是否平安到校,上学期间是否擅自外出,放学后是否准时离校,这是每位家长时常挂念的事情。

有了平安短信,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平安短信是学生在进校或离校时通过“校讯通”信息平台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将学生的到校、离校情况及时通知家长的一项功能。由于信息及时、可靠,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还有的学校甚至将平安短信这一功能的运用延伸到了校车上,学生在上车前刷卡,短信就通知家长孩子已上车,在下车前刷卡,平安短信便将学生下车的信息告知家长,帮助家长全方位了解学生的交通安全状况。此外,通过平安校车位置系统,家长可通过发送短信查询到子女乘坐的校车到达的位置,这也给需要定点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提供了便利,从而实现了家与学校之间真正的 “无缝对接”。

利用该平台,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近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及学习情况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家长手机,家长也可以利用此平台与教师进行网上互动交流,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及思想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子女开展家庭教育,真正体现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紧密和有机。

此外,该短信平台还具有群发功能,学校可以将通知、要求等发送给家长,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效率很高。

3.亲情电话,家校互动促进子女健康成长

学生在校期间一般不适宜携带手机,但有时确实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另外,作为教师,有时仅仅通过短信或是网上交流还是不够的,他们也需要经常与家长进行语音通话,及时让其知道子女在校的情况或者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有了亲情电话,教师、学生只需要在特设的电话机上刷卡便可以拨通事先录入系统内的亲情号码,从而进行通话。这种亲情电话具有单向语音免费通话 (即学校拨打家长)和家长短信留言的功能,有效地避免了家长回拨电话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并且,学生刷卡只能与预设的亲情电话通话,而刷教师卡却能够与所有学生的亲情号码通话,也可直接与系统外部的其他号码通话。

在电话无法接通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选择让家长接收语音留言或短信通知,家长在收到留言或短信后可以通过系统给孩子语音留言,交代相关事项。课间孩子只需在学校电话机上再刷一下学生卡,便能够从电话终端上直接读取家长给自己的语音留言。

4.电子显示,接送家长轻松知晓放学时间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选择让不同年级的学生错时放学,但一到放学时间,还是有很多家长堵在校门口等着接孩子,不仅影响了交通,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该问题,有的学校在大门口设立了班级信息电子显示器,在显示器上显示着各班级现在正在上什么课、是否已经下课、何时放学。家长来后一看,就知道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有没有放学、大约什么时候放学。如果孩子还没有放学,家长就可以到校园附近找地方休息,而不必都挤在校门口了。

这种班级显示器一端连着校监控中心,一端连着班级。教师上课之前,只要在班级信息接收器上刷一下卡,这个班级是哪位教师在上课、上什么课、何时下课等信息就会自动传到监控中心,并显示在校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放学了,值日班长只需在班级信息接收器上按下按钮,该班放学的时间就会呈现在校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

5.智能巡更,定点检查保障校园长治久安

根据部分学校的需求,学校安保人员在每天晚上需要对学生宿舍、教室、教师办公室及部分关键地点进行巡查管理。为了保证安保人员能够定时、定点地巡查,我们可以借鉴部分小区物业管理的做法引进电子巡更管理系统。

电子巡更管理系统由数据纪录、数据传输、数据处理这3个部分组成。学校只需要在监控中心的电脑上安装一套电子巡更管理系统,由安保人员手持便携式巡更器进行巡逻,每巡至一个点位,利用电子巡更器接触该点位触点读取相应信息数据,就能把到达该巡查点的时间、地理位置等数据自动记录在巡更器上,在完成全校范围内的巡逻后,各点的数据便被储存在电子巡更器内。

巡逻结束后,将电子巡更器交至监控中心,通过数据传输线将巡更器里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电脑,由巡更管理软件进行处理,就能得到巡逻情况核查表,显示出该巡查员巡查的路线、到达每个巡查点的时间和地点名称及漏查的巡查点,并按照要求生成巡检报告,在必要时可要求巡更员对漏查点进行补巡。同时,生成的巡检报告还可作为掌握校园安全动态、考核学校保安的重要依据。

6.声波探测,科技手段有效扫除安全盲点

除了以上技术防范手段,在有条件的校园里我们可以安装声波探测系统。

现今的学生大都很强调自己的隐私权,特别是在学生宿舍或卫生间等地方是不能安装摄像头等设备的,以前这些地方就成了校园安全的真空区域,但现实中却有相当大比率的打斗事件都是在这些地方发生的。

声波探测系统可以覆盖整个校园,如果在校园里某个区域内说话的声音、吵闹的声音,或是制造的噪音超过了一定的分贝,该探测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安保人员就会根据情况赶到现场察看解决,从而有效地扫除校园安全盲点,并有效控制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利用信息技术先进手段保障校园安全,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约为一个班)死于安全事故。这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其实,这当中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的。因此,在校园里加强人防、物防的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优势,在校园加强技防的成分:

首先,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应用信息技术改进和加强校园安全列为政府及教育部门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校园安全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主管部门应该以此作为重点项目务实推进,在积极开展校园防范指导工作的同时,并给以有效的财力、物力及技术支持。

第二,加强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推动信息技术在校园安全中的应用。学校应加强与公安、消防、医院、防疫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校园安全服务,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三,支持和引导用于校园安全的信息监测监控系统研发。进一步组织开展校园安全相关电子信息产品、软件与应用服务的需求调研;编制校园安全领域电子应用产品及信息技术应用指南;引导和指导行业内骨干力量进行校园安全相关产品和系统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改善安监系统功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并形成系列化、标准化、商品化的产品,以满足各类学校的不同安保需求。

第四,加大推广力度,建立示范性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校园安全中的作用。坚持先试点后推广,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国家应制定有关应用及装备政策,强制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中装配,确保正常、有效运行,以发挥综合效益、有效提高校园安全现代化管理水平。

学生因年幼而生命茁壮,因年幼而潜力无限,同时也因年幼而弱势。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加倍努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校园自身的安全,防患于未然,尽一切努力来保障校园的安全,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清静明朗、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习成长,让他们真正能够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1]沈惠章.大学生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2]陶建群.校园安全:再次敲响警钟[J].时代潮,2005,(23).

[3]张云勇.移动Agent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蔡培元.从安全需要的变化中寻求对策[J].保卫学研究,2002,(5).

G47

A

1673-8454(2011)04-0063-04

(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短信校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道歉短信
代发短信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
短信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