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徽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2011-02-19 22:23王克胜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监考学业试题

王克胜

(舒城县千人桥中学,安徽六安231320)

对安徽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王克胜

(舒城县千人桥中学,安徽六安231320)

安徽省从2002年就开始实行信息技术会考,在几年的考试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为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08年6月,安徽省首次实施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实施三年来,它为安徽省检查、评价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和学分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考核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毕业、升学要求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属新兴学科,各种教学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安徽省2010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建议

2008年6月,安徽省首次实施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实施三年来,它为我省检查、评价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和学分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考核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毕业、升学要求提供了重要参考。

学业水平测试虽然实施时间不长,但实际上我省从2002年就开始实行信息技术会考,在几年的考试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为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属新兴学科,各种教学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我省2010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存在的优势

1.考试数据上传、下载更方便、快捷,且数据不易丢失

今年,华兴公司为每一所考试学校设置一个ftp登录窗口,其中考试数据从下载到考场编排及考试结果文件的上传,都能在各自的窗口里实时看到,避免了数据漏报漏传现象的发生。

前几年,有的学校在上传考试结果文件时就出现了丢失现象,从而导致进行全校性重考,这给考试组织部门和学校都造成了很大麻烦,也给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造成了负面影响。

2.考试系统相对更安全、更可靠

考试系统的安全性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以前的信息技术会考由于考试系统的不稳定,加上学校电脑配置较低,一场考试出现中途死机的现象非常普遍。教师监考一场下来经常忙得满头是汗,就是因为考试中出现频繁死机而需要给考生转移考试机。这种现象在今年的考试中基本不存在了。

3.考试软件界面更具人性化,操作按钮更明显

今年的考试系统软件界面简洁明快,设计更加美观,把一道试题放在一个页面上,上面是试题,下面是操作按钮,这样既能让学生对试题看得一目了然,又能使操作按钮更明显。操作题也是如此,在真实环境下,试题窗口在上面,题目描述窗口在右下方,能够使考生边看边操作,避免了做题时反复切换窗口,从而遗漏操作步骤的现象发生。

4.试题相对更科学、合理

今年的试题难度相对适中,尤其是操作题,整体还是比较容易的。这说明在试题设计的难度上已经调整到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不再有以前的“运气不好”一套试卷中有很多较难题目同时出现的现象发生。同时,今年的试题设计也由原来的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开始走向体现课程目标、注重特定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也在体现“过程化、人性化、面向三大目标”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二、存在的问题

1.考试系统题库题量过少,考试时间不统一,容易导致题目泄漏,让先考者吃亏

今年的考试,笔者认为题库题量仍显不足。笔者在监考中发现,一般一所学校两三场考下来,题库里的试题就已经全部出现了。这对先进考场进行考试的学生就有些不公平,因为后进场的学生有机会听到教师和其他学生对试题讲解后再考试,特别是选择和分析类的客观题,其分值又高(占56%),答案又容易泄漏。这给考试的公平性带来了挑战。

2.考试纪律仍存在问题,替考现象仍然存在

考试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省级以上的考试评价,应该给考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并对应试者的水平作出真实的评价,从而使考试更具权威性、科学性。相比以往的会考,近几年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在考试纪律上有了很大改观,但仍存在问题。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看到,一些学校在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时,学校领导、班主任认为,如果班级里补考的学生多了,既失面子,又对高三时学生的复习迎考产生心理障碍。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又大多在本校内进行,监考教师又多为本校信息技术教师,因此,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甚至考生似乎都心照不宣,这种考试更多的是一种形式。这样不仅学生胆子大了,就是班主任也有意让班里一些信息技术水平相对高一点的学生为水平低点的学生替考。

这种现象是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种事情发展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学科在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直接关系到下一届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纪律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如果监考教师严了,学校领导不愿意,班主任不高兴,学生家长也很不乐意,迫于这些压力,就是想严也严不起来了。

3.交换监考教师及考场摄像拍照仍流于形式

目前,很多地区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时要求每所学校互换一名监考教师,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既严肃了考试纪律,又增加了考试的可信度。但据笔者了解,由于监考前没有像高、中考那样对监考教师做考前培训、要求,又没有奖惩措施,这样就使互换去的监考教师基本上也形同虚设,有的学校学生多,考试时间又不集中,有的甚至安排在晚自习考试,最后互换去的监考教师不上岗的现象都经常存在。另外,考场摄像拍摄的照片角度有限,很难反映考场的真实状况。

4.选修只考两个模块,势必会误导学生进行选修

新课程改革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高中选修课的设立也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适合其个性发展的课程资源。从课程本身看,在选修课的开设上学生应是主角,而且与必修课相比,学生在选修课的选择中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定选修的方向。

今年安徽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选修内容由去年的20%调整到25%,足见对选修学科的重视。但是,三年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都只考5个选修模块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算法和程序设计”两个模块。这样,很多学校在进行选修时,以考试为导向进行信息技术选修是普遍现象,这对学生的选修会产生极大的误导作用。就是有学生喜欢选修“人工智能”、“网络技术”或“数据库技术”,由于考试不考,基本都被学校一刀切给抹杀了。

三、几点建议

1.加强考试组织领导,体现考试的严肃性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是省级组织的大型考试,应该体现其公正、公平、严肃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试纪律上多下工夫,严禁替考现象发生。

建议:①监考教师要做考前培训、要求,明确职责。②考生入场要有严格的审查制度。甚至可以采用职称考试中的进场摄像的办法。③加强领导巡查力度,奖惩分明。

2.创新考试模式,体现考试的公平性

我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采用上机考试,机试易于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也有其局限性。机试时由于受到计算机数量的限制,不可能像笔试那样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考试任务,往往要分多场进行。而由于测试题库里只有几套试题,一两场考下来,剩下的考生基本上都能知道考题了。这样很难体现考试的公平性。

建议:可考虑采用上机考试与笔试相结合,机试全部考操作题,把选择题和分析题放在通用技术试卷中考,通用技术试卷更名为技术试卷。这不失为一种公平的评价模式。

3.提高考试命题质量,增加题库题量

教育考试公正就是要通过合理的考试设计、科学的考试命题、严格的考试管理、完善的考试服务等途径给应试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并对实际水平作出真实的评价。题目质量不高或题库题量过少,都不能体现考试的公平性。

建议:①题目设置要考虑到基础性、科学性、时代性。②试题类型应该逐渐走向开放,倡导发挥考生个性特长,应该在试题中让主观题的分值量有所增加。③增加题库题量,尽量让相同题目少重复出现,体现考试的公平性,避免先考试者吃亏。

4.不要让考试成为选修课选修时的误导

我们知道高中信息技术有1个必修和5个选修模块,如果我们每年都只考选修模块中的两个模块,势必会误导学校在开设信息技术选修模块时只选这两个或其中一个模块,这对学生选修可能会产生导向作用,更有“霸王条款”之嫌,让选修课失去了选修的意义。

建议:在考试系统中加入其他三个模块内容。

结束语

当然,考试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业水平测试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也尚处于探索阶段,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

从总体上看,我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经过省教科所的精心组织,经过各位同行、专家的群策群力,正在不断走向成熟,相信我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编辑:鲁利瑞)

book=62,ebook=10

G632.474

A

1673-8454(2011)08-0062-03

猜你喜欢
监考学业试题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艰苦的学业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监考时……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监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