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探析

2011-02-20 00:12李立鹏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电算化手工实训

李立鹏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探析

李立鹏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福建 漳州 363000)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高职高专的教学迎来了新一轮改革契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结合近年来《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从课程的教学目标、实训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浅析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岗位能力;案例教学法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高职人才培养的创新

(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会计工作的“数据性”、“及时性”、“精确性”迫切要求会计工作迅速实现现代化。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数据处理的普及,为会计工作实现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融会计学、管理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型学科会计电算化就应运而生了。

会计信息系统(AlS)被定义为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递,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用的辅助信息的人机系统。由此可见,其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会计信息的处理,以完成核算任务;二是提供协助管理、决策的辅助信息。

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提到: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根据最近一份对我省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电算化整体状况基本处于替代人工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等的水平。在调查的企业中,90%的企业开展了会计电算化,但是66%以上的企业没有丢掉手工账而是手工账与电子账并行。企业不敢丢掉手工账,主要是担心由于财务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低和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会计资料丢失。另外,在财务软件功能的应用上,90%以上的企业主要运用会计软件的总账处理和报表处理两大功能,工资结算和固定资产核算功能次之。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高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这个实际。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的电算人员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运用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实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会计信息,能解决一些日常软件维护问题,并积极参与企业管理[1](P123)。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要求

法国教育家斯普格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2](P115)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强调的是人才的应用性,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与本科教育不同的鲜明特点。高职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真正被社会广泛认可,成为一种独立的、无法替代的高等教育类型,必须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以“唤醒”学生能力为目的,参照企业与社会用人标准,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高职高专的教学迎来了新一轮改革契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笔者结合近年来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试从课程的教学目标、实训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谈几点浅见。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设计

《会计电算化》课程整体重构设计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本课程培养的目标应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围绕职业岗位的需要来开展教学,教学过程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中采用的软件以及业务内容力求来源于实际工作,强调仿真岗位案例教学。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应考虑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在理论知识、能力基础和应用性技术三者的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仍然要遵循“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侧重于软件技术应用和软件维护等方面的教学,要明确“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首先应当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财务软件,具备掌握财务软件的维护技能”教学目标。专业课程的设计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做到学以致用,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计电算化实训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完成某个或某些岗位工作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即在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实训应尽量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按照岗位需求进行模拟训练,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许多著名高等学府为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意识,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率先推出了会计案例教学法。实验已经证明,会计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也十分强调案例教学法。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会计案例的选择,应依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以及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具有“实战”的感觉,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变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同时电算化会计案例可让学生同时担任不同的操作员完成一套账的全部工作。在扮演不同“职业角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不同职业岗位的责权利,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在兴趣和主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3]。我们知道,实现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教学案例库,而库中的资料来源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一线收集实际案例来获得。例如,在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初期协助进行软件的初始设置,从而收集企业真实的原始会计资料作为教学案例。也可通过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教学案例,取百家之长,不断丰富和更新课程的教学案例库。

《会计电算化》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课时的分配,都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笔者认为,除了课程内的实训课时要充裕保证之外,学生顶岗实习之前的实训是不可或缺的。教学中,通过《企业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能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但对于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异同点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为了加强学生对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理解,同时也为使即将跨出校门、走上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学生能很快顶岗作业,学校应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岗前培训,采取“在手工会计实训室与电算会计室利用相同原始实验资料分别进行手工会计账务处理和电算会计账务处理”的模式,开设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相结合的模拟实验[4](P87)。对该项实验,事前一定要精心设计和准备,制定出包括实训指导教师、实训项目安排,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并行实训进度、实训考核细则等实训规划。比如,在电算会计实验中,进行合理初始化设置后应指导学生与手工会计同步,分阶段进行实务模拟操作,以此让学生比较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进行账务处理的异同,从中体会会计电算化的强大优势。系统集成不是模块的堆砌,在实训中通过各模块的集成应用,学生更能明晰模块间的数据传递,深化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和应用。

三、塑造新型教育目标,推进电算化向“ERP管理型”转变的进程

目前大多会计电算化教学只满足于简单的从手工账到计算机录入的过渡,这种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是一种核算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数据处理任务,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忽视用现代技术手段去改变传统模式。所以,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只会机械地把教材或模拟实训内容录入计算机。此外,由于教学计划实训课时的有限性,多数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只介绍了财务软件中账务处理和报表管理模块,对于采购、销售、成本、工资、固定资产和财务分析等其他模块涉及甚少。

入世之后中国的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系之中,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必将对企业单位的信息进程产生新的推动,管理和电子商务软件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财务、管理、供应链一体化应用(ERP最核心理念)的企业级财务管理软件将成为企业信息化软件市场的主体。我国会计软件正在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管理决策型方向发展,会计信息系统正在向功能综合化和技术集成化方向发展,软件系统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全面。将会计、财务、营销、管理等先进技术和方法融入到会计信息系统后,要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正常运行,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的功能,就必然对会计人员、财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P72)。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一定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进一步改革需要教师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改革成果并不断寻找改革的新思路,从而缩短学校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缩短学生对社会、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期”。

[1] 孙丽娟,李淑花.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8(4):123.

[2] 黄旭.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新探讨[J].会计之友,2010(12上):114-115.

[3] 张洪君.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初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4] 赵海兰.谈《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实务》教学结合[J].职业教育研究,2006(7):87.

[5] 雷振华.高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应思考的问题[J].中国林业教育,2007(4):69-72.

The shallow analy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of the course of practice teaching

LI Li-peng

(Econom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Zhang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Zhangzhou, 363000, China)

The nation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ll-round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everal opinions" promulgated and implemented, marks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 work focus undergone a fundamental chang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ushered in the new reform opportunity.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focus. The author in recent years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ctual situation, shallow analysis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of the course of practice teaching. The author, by understanding in recent years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of course teaching actual situation, shallow analysis the courses of practice teaching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Talent training model; Professional post ability;Case teaching

(责任编辑:季平)

2011-01-05

李立鹏(1975-),女,福建漳州人,经济师,厦门大学财政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学、财政税收。

G718.5

B

1673-1417(2011)01-0078-04

猜你喜欢
电算化手工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财务工作探析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