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资源应成为大学的责任

2011-02-21 09:22张彤
中国教育网络 2011年7期
关键词:南宁公开课教育资源

文/本刊记者 张彤

开放教育资源应成为大学的责任

文/本刊记者 张彤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谈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

作为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负责人,校长郑南宁对网络视频公开课工作非常重视,他在谈到大学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时多次强调:开放共享是西安交通大学服务社会的一种延伸,大学要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给社会公众,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基于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大学网络公开课的建设,一定要把最优质的资源,最好的课程在网上公开。

一流大学的社会认知

中国的网络公开课经历了远程教育、电化教学等信息技术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很多大学都有电化教学中心,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电化教学主要是局限于校内,或者广播电视大学形式的单向教育资源远程传播。现在,基于互联网络的出现,网上视频公开课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面向公众、面向全社会的学习使更多的“淘课者”从中受益。

近两年,由于哈佛、耶鲁、斯坦福、MIT等国际一流大学,把本校一些大师级教授的课程视频在网上公开,引发了全世界学习者淘课的热情。这对国内的高校是一个触动,也是一种促进。郑南宁校长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不是简单的数据的堆积,更不是有一两个科研成果就能反映这所学校的水平。一流大学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公众社会生活的影响。所以通过网络公开课,能够使我们重新认识一流大学的内涵。

知识传播是大学的责任

正如郑南宁校长所说,高等教育一个基本的责任就是服务社会、教化公民,通过网络公开课程把优秀的教育资源提供给社会,让更多的公众来学习,使更多的公众因此受益。这一点,国内的大学的网络公开课和欧美大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借助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将会迎来空前的繁荣局面,但我们也需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握时机,积极推动国内视频公开课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必须理顺学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之间的关系,郑南宁校长强调:教育的核心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既要利用好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高校老师的合法权益,又不能因为著作权或知识产权的问题,使这项事业裹足不前。

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要通过著作权的保护来促进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也就是说,著作权不仅要创作还要传播。在今天,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物理和空间的限制。网络公开课,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传播手段,因此其与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是完全吻合的。著作权法根本的目的是繁荣文化事业,因此,一方面要保护著作人,使他有信心发表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另一方面要兼顾大学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发挥大学的社会公共效益。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大学的教师,就有责任把研究的成果和课程,以网络公开课的形式,向学生和社会进行公开。所以网络开放教学不应该和著作权、知识产权彼此对立。

郑南宁校长说:网络视频公开课,一定会出现一个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局面,因为现在很多大学都意识到,推广网络公开课实际上已经是一所大学的责任,是大学面向公众的社会形象的体现,同时也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展现。而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大学的视频公开课工程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承,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大学面向社会、服务公众、教化公民的社会效益的关键。从这个层面,加深对网络公开课的认识和理解,这项工作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南宁公开课教育资源
数读南宁
眷恋南宁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