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18F-FDG PET/CT显像的临床应用探讨

2011-02-21 05:29骆松芝于宏颖史立强
中外医疗 2011年13期
关键词:鳞癌腺癌分辨率

骆松芝 于宏颖 史立强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食管癌的18F-FDG PET/CT显像的临床应用探讨

骆松芝 于宏颖 史立强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食管癌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经证实的24例食管癌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扫描。结果 24例食管癌患者中,18F-FDG PET/CT图像检测出全部患者,灵敏度100.0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食管癌及局部淋巴结和远处组织器官转移的检出是一种灵敏的方法,对食管癌的术前分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食管癌 18F-FDG PET/CT扫描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以进行性咽下困难、胸骨后痛等为主要特征。近年来18FFDG PET/CT在许多肿瘤的诊断、分期以及疗效判断等方面的价值已得到肯定。对24例食管癌患者采用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成像技术(PET/CT)进行全身扫描,探讨18F-FDG PET/CT在食管癌显像的诊断作用及临床应用。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经胃镜和组织病理学确诊的食管癌病人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1~88岁,平均61.5岁。

PET/CT显像方法18F-FDG PET/CT系飞利浦公司出品,加速器生产的18F经过自动合成18F-FDG,放化纯>95%。患者检查前血糖<6mmol/L,禁食、安静6h,肘静脉注射18F-FDG,平静休息40min后进行扫描。

2 食管癌18F-FDG PET/CT图像分析

食管可生理性摄取FDG,SUV一般为(1.34±0.37)。大量研究表明,18F-FDG PET显像对原发性食管鳞癌有较高的灵敏性,但同时也有假阴性的情况[1]。目前认为,食管癌显像假阴性的发生是机器分辨率较低所致,PET空间分辨率极限为4~5mm,对于原位癌和T1期食管癌,由于受机器空间分辨率影响,导致假阴性显像。食管鳞癌显像与FDG注射后PET开始采集的时间长短有关,对24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动态采集,其中有15例患者病灶对FDG的摄取持续升高,直到FDG注射后90min达到高峰,因而当选用SUV或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性摄取比值等参数对病灶进行半定量研究时,应注意图像开始采集时间的标准化。大部分食管腺癌呈FDG高摄取,但有一部分食管腺癌呈FDG低摄取或无摄取,与病灶体积大小无关,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

3 结果

24例食管癌患者中,18F-FDG PET/CT图像检测出全部患者,灵敏度100.00%,其中局部淋巴结转移17例,局部淋巴结伴远处组织器官转移7例。

4 讨论

PET显像是一种先进的核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主要依赖于机体组织代谢显像,在肿瘤组织定性、治疗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其他影像诊断技术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恶性肿瘤细胞增生活跃,其葡萄糖氧化分解和无氧酵解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18F-FDG是一种天然葡萄糖的类似物,在细胞内6-己糖激酶作用下生成6-磷酸-18氟脱氧葡萄糖后,不能再继续分解、利用而陷落在细胞内,成为一种良好的功能、代谢性示踪剂,且18F-FDG在细胞内的浓聚程度与细胞内葡萄糖的代谢水平高低呈正相关[2]。因此PET能对原发灶、转移灶、肿瘤残留及复发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PET/CT为功能显像,与CT、MRI及EUS等影像学枪测手段相比,对食管癌检测的灵敏度较高,但图像空间分辨率较差,虽然FDG PET/CT检查可以比CT、MRI及EUS更早地发现肿瘤病灶,但对肿瘤食管壁浸润的情况及食管周围软组织的受侵情况不能作出准确评价。FDG在肿瘤内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对食管癌T分期可能有一定的帮助。食管癌FDG PET/CT显像采用肉眼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半定量分析主要采用SUV,发现食管癌平均SUV一股为(6.99±3.05),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对FDG摄取未见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影响FDG PET/CT显像诊断食管癌的因素主要有:(1)受PET本身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对体积较小的肿瘤的检测有一定局限性;(2)受食管生理性摄取FDG的影响,FDG PET/CT在诊断体积较小或分化良好的肿瘤以及发生在食管下端的食管腺癌时有一定的局限性;(3)受肿瘤本身组织类型的影响;(4)受图像衰减校正与否的影响,未经过衰减校正的PET图像诊断食管癌的灵敏性明显减低。

目前对食管癌患者常规行PET/CT全身扫描,对患者准确术前分期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与传统的影像学检测方法相比,PET/CT改变了一部分患者术前分期,减低了患者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治疗愈率。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苏伟强.食管癌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5,2(15):53~55.

[2]同济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主编.外科病理学[M].第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4~91.

R735.1

A

1674-0742(2011)05(a)-0173-01

2011-02-26

猜你喜欢
鳞癌腺癌分辨率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EM算法的参数分辨率
原生VS最大那些混淆视听的“分辨率”概念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基于深度特征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一种改进的基于边缘加强超分辨率算法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