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币制和度量衡刍议

2011-03-20 21:49朱晓章
文教资料 2011年13期
关键词:币制政制兰特

朱晓章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我近日阅读《雅典政制》①,细致看来,发现其中亚里士多德有关雅典币制和度量衡的记载及中译本译者的译注存在一些问题,现析录于下。

一、《雅典政制》中有关梭伦币制和度量衡改革的几点疑惑

梭伦改革一直被视为将雅典的政治制度引向民主的重要改革。然而,细查《雅典政制》中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梭伦还进行了币制和度量衡改革。

德拉孔改革时期,关于币制和度量衡的材料见于下:

“德拉孔制订了他的法律。其制式为:能自备武装者有公民权。他们从财产不少于10明那的自由人中选出九个执政官和总司库官……将军和骑兵司令则由财产不少于100明那的人中选出。”

对此,译者的注释内容是:“阿提卡币制和衡制:1塔兰特=60明那;1明那=100德拉克马=5斯塔特 (1斯塔特= 20德拉克马),1德拉克马=6奥波尔”,②似乎是说德拉孔改革时期采用的是阿提卡币制和衡制,且币制和衡制标准如上。

当提及到梭伦改革时,记载则如下:

“在立法之前他解除了全部债务,之后便是提高度量衡和币制的标准。因为,正是在他那个时候,标准变得比斐冬的大。按照规定,从前的一个明那重70德拉克马,现在增加为整整100。古代的标准钱币面值2德拉克马。他又使币制与衡制现适应,63明那为1塔兰特,而斯塔特及其他衡制也这样分别增加3明那。”

据此推论,梭伦改革之前,1塔兰特=60明那;1明那= 70德拉克马;梭伦改革之后,1塔兰特=63明那,1明那=100德拉克马。

对此译者的注释如下:

“斐冬……希罗多德提到,他为伯罗奔尼撒人制定了度量衡。斐冬使阿哥斯成为当时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举足轻重的强国。”

“到底是德拉克马被缩小、明那被扩大,抑或反之,抑或两者皆被扩大了,学界各持己见。”

“梭伦似乎用优卑亚币制代替了爱吉那币制,交换比率为70∶100。”③

比较德拉克改革时期和梭伦改革时期 《雅典政制》的记载及译者的注释,可以看出,前后的内容是不对应的:在梭伦改革之前,1明那到底是等于100德拉克马,还是等于70明那呢?梭伦改革之后,1塔兰特到底是等于60明那,还是等于63明那呢?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还要参考其他文献。

二、爱吉那币制、优卑亚币制和阿提卡币制的关系及其换算

在古希腊,出现的主要币制有爱吉那币制、优卑亚币制和阿提卡币制。需要澄清的是,所谓不同的币制,在古代,其实就是指不同的重量标准。也就是说币制从度量衡中衍生出来,在金属货币出现之后,金属货币的购买力就和货币的重量多少挂钩。特定货币的有多少克金、多少克银,直接决定了该货币能买到多大价值的货物。而不同的国家或城邦,在铸造自己的货币时,都会按照自己的一套度量衡来铸造,这就出现了这个国家或城邦的一套货币体系。

由于古希腊的爱吉那币制和西亚地区的币制存在紧密的关系,因此,我们先回顾西亚地区的币制。

据希罗多德《历史》所说,位于西亚的吕底亚人最早铸造和使用了金银货币,时间估计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考古也证实了这一点,吕底亚人的货币上经常出现一只狮子的头像,因此也被称为“狮币”。这种在货币上打上印记以表明权力机构保障的做法,被后来所有铸币继承下来。当吕底亚出现金银货币之后,西亚各国纷纷效法,这样又出现了各种各样其他的币制。大流士统治之下的波斯帝国统一了西亚和中亚,在帝国内部推行统一的币制,因此波斯货币也占据通知地位。由于波斯人的币制继承于古巴比伦,因此这套币制一般被称为“巴比伦币制”。

巴比伦币制主要由两种单位组成:明那和谢克尔。换算公式如下:

1明那=60谢克尔

1明那≈500克

1谢克尔≈8.3克④

巴比伦币制进一步传播,影响到古代希腊地区。古希腊最先出现的是所谓“爱吉那币制”。传说是由阿尔戈斯王菲顿制定的。关于菲顿由于材料匮乏,我们知之甚少。可以确定的是在前6世纪中期以后,伯罗奔尼撒半岛(除阿开亚族居住的中部山区),波奥提亚、帖撒利、克里特,乃至西边的“大希腊”地区,都是实行“爱吉那币制”。之所以叫做爱吉那币制,是因为在这一时期,阿尔戈斯东面、位于雅典南面的爱吉那岛是爱琴海上最繁荣的地区之一。雅典在梭伦改革前实行的就是爱吉那币制。

在“爱吉那币制”之外,同是商业中心的优卑亚岛,存在“优卑亚币制”,这种币制在爱琴海诸岛,特别是小亚细亚沿岸各希腊殖民地比较流行。

希罗多德曾明确给出了“巴比伦币制”和“优卑亚币制”的换算关系是60∶78(希罗多德简化为10∶13)⑤。就希罗多德的记载,优卑亚币制的换算公式如下:

1明那=78德拉克马

1明那≈500克

1德拉克马≈6.3克⑥

据现在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在阿提卡币制之下,1德拉克马≈4.31克,1明那≈431克。阿提卡币制和爱吉那币制的换算比例,据亚里士多德是70:100,据普鲁塔克是73∶100。⑦爱吉那币制的换算公式是:

1明那=70德拉克马

1明那≈441克

1德拉克马≈6.3克

就普鲁塔克的记载,爱吉那币制的换算公式是:

1明那=73德拉克马

1明那≈460克

1德拉克马=6.3克

参照阿提卡币制,其换算公式如下:

1明那=100德拉马克

1明那≈431克

1德拉克马≈4.3克

在梭伦改革之前,雅典采取的是爱吉那币制,在改革时梭伦参考优卑亚币制,将货币贬值,明那与德拉克马的比率由1∶70变为1∶100。《雅典政制》的译者在注释上显得不是很严谨。

三、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记载

根据亚里士多德(约公元前384—322年)的记载,在梭伦改革之后,1塔兰特=63明那,显然与《雅典政制》译者给出的阿提卡币制存在一些差异。从梭伦到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之间,币制应该还发生了一些变化,之间的变革已经是很难有资料可以一探究竟了。与亚里士多德大约同时期的色诺芬(约公元前430—355年)曾有这样的记载:

“如果这6000名奴隶每人每天带来1个奥波尔的净收入,那么每年可收入60塔兰特……当奴隶达到10000人时,国家每年就可以从他们身上收到100塔兰特。”⑧

雅典采用的是阴历,每月29日或30日,全年共354天。据此可以进行换算,换算结果是1塔兰特=35400奥波尔。如果根据阿提卡币制进行换算,1塔兰特则等于36000奥波尔,二者相差只有600奥波尔,相当于1明那(据阿提卡币制)。即色诺芬所处的时代是1塔兰特=59明那。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记载也并不是很确切明了,在阅读 《雅典政制》时还要尽量参照其他原始资料。

注释: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日知,力野译.雅典政制,商务印书馆,1959-9.

②同上,第11页.

③同上,第16页.

④静斋.世界古代史研究网.对古希腊币制的一点介绍.2008-03-09.

⑤[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徐松岩译注.历史(第三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89.

⑥M·Daums,A History of Technology and Invention.技术与发明史(卷1).王冠出版社,1969:211-212.转引自邓晓.古希腊货币经济与金融活动初探.重庆师院学报,1997,(1).

⑦[古罗马]普鲁塔克著.黄宏煦,陆永庭,吴彭鹏等译.希腊罗马名人传 (第五章 《梭伦传》).商务印书馆,1990-10:182.

⑧[古希腊]色诺芬著.沈默译.居鲁士的教育(第8卷第2章).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日知,力野译.雅典政制,商务印书馆,1959-9.

[2][古希腊]色诺芬著/沈默译.居鲁士的教育.华夏出版社,2007-6.

[3][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徐松岩译注.历史.上海三联书店,2008.

[4][古罗马]普鲁塔克著.黄宏煦,陆永庭,吴彭鹏等译.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0-10.

[5]静斋..对古希腊币制的一点介绍.世界古代史研究,2008-03-09.

[6]邓晓.古希腊货币经济与金融活动初探.重庆师院学报,1997,(1).

[7]网站DigitalHistoriaNumorum.http://www.snible.org/ coins/hn.

[8]网站The Coinage of Ephesus.http://learn.mq.edu.au/ webct/RelativeResourceManager/.

猜你喜欢
币制政制兰特
试论明代广西铸洪武通宝钱
“走出帝制”:历史先声与在场记录——《民国政制史》导读
英国币制改革后的硬币发行大事记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议会在香港政制架构中的地位作用
政制创新:功能、价值与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