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进给路线的研究

2011-03-28 03:57李瑞斌
装备制造技术 2011年8期
关键词:刀量同心圆数控车床

李瑞斌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在数控机床车床加工中,加工进给路线,也就是走刀路线,是指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刀具刀位点的运动轨迹和方向,即刀具从对刀点开始运动起,直至结束加工所经过的路径,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径及刀具引入、返回等非切削空行程。加工进给路线,不仅包括了工步的内容,而且也反映出工步的顺序,是编写数控加工程序的依据之一。加工路线的确定,首先必须保证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品质,其次要考虑数值计算简单,走刀路线要尽量短,这样既可以减少程序段,又可以减少空刀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此外,确定加工路线时,还要考虑工件的加工余量和机床、刀具的刚度等情况,确定是一次进给,还是采用多次进给,来完成整个加工过程。实现合理的加工进给路线,除了依靠大量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善于分析总结,必要时辅助一些简单的计算。

1 巧设对(换)刀点

对刀点,就是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又称为程序起点或起刀点,数控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换刀,为了避免换刀时碰伤工件,编程时要设置一个换刀点,换刀点可以是某一个固定点,也可以是任意一点。在编程时,合理选择“对刀点”和“换刀点”的位置,则可以有效缩短刀具在对刀和换刀过程中的空行程距离,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1所示采用矩形循环加工方式进行粗车时的进给路线,考虑精车换刀方便,图1(a)中换刀点与起刀点重合,设在距离毛坯较远的A点位置,图1(b)则是将起刀点与对刀点分离,并设于图B点位置,两者加工进给路线相同。在相同的背吃刀量下,显然按图1(b)方式加工刀具空行程时间要比图1(a)短。

图1 巧设对(换)刀点

2 最短的切削进给路线

数控车削加工过程中,如何使刀具进给路线最短,可以有效地条生产效率,降低刀具的损耗等。在安排粗加工或半精加工的切削进给路线时,应同时兼顾到被加工零件的刚度及加工的工艺性等要求。

2.1 沿外形轮廓车削进给路线安排

图2 粗车进给路线示例

如图2所示为3种粗加工时,不同切削进给路线的安排,图2(a)表示利用数控系统具有的封闭式符合循环功能控制刀具,沿着工件轮廓进行进给路线,图2(b)利用程序循环功能安排三角形进给路线,图2(c)利用其矩形循环功能安排的矩形进给路线。

从以上3种切削进给路线,经分析和判断后可知,矩形进给路线的进给总长度和最短。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其切削所需时间最短,刀具的损耗最少。

2.2 车圆锥加工路线分析

数控车床上车外圆锥,假设圆锥大径为D,小径为d,锥长为L,车圆锥的加工路线如图3所示。

图3 车锥加工路线分析

图3(a)中加工路线与轮廓线平行,加工路线短,切削均匀,效率高,但需要计算锥距S,以确定B点坐标值。由三角形关系

图3(b)中加工路线为斜线,加工不需要计算锥距S,只要确定背吃刀量ap就可以,编程方便简单,但每次切削背吃刀量ap是变化的而且加工路线相对较长。

2.3 加工凹弧进给路线分析

如图4所示,数控车床加工凹弧时常用的进给路线有同心圆法、等径法、三角形法和梯形法等数种方法,其中程序段数最少的,为同心圆及等径法;走刀路线最短,为同心圆,其次是三角形、梯形法、等径法;计算最简单,为等径法其次为同心圆法、三角形法、梯形法;切削效率最高,切削力分布最合理为梯形法;精车余量最均匀为同心圆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数控车床在加工凹弧时,一般选用同心圆法。

图4 车凹弧加工路线分析

3 大余量毛坯的阶梯切削进给路线

如图5所示为车削大余量工件的两种加工路线,(a)图是错误的阶梯切削路线;图(b)按 1~5的顺序切削,每次切削所留余量相等,是正确的阶梯切削路线。因为在相同的背吃刀量的条件下,(a)图的方式加工所剩的余量过多。

图5 大余量毛坯的阶梯切削加工路线分析

4 车削螺纹加工路线

数控机床车螺纹时,沿螺距方向的Z向进给,应和数控机床主轴的旋转保持严格的速度比关系,因此应避免在进给机构加减速过程中的切削。为此要有引入距离 δ1和超越距离 δ2。如图 6所示,δ1和 δ2的数值与机床拖动系统的动态特性有关,与螺纹的导程和螺纹的精度有关。其数值可由主轴转速和螺纹导程来确定:

式中,

n为主轴转速(r/min);

P为螺纹导程(mm)。

一般δ1为2~5mm,对大螺距和高精度的螺纹取最大值;δ2一般取δ1的1/4左右。若螺纹收尾处没有退刀槽时,收尾处的形状与数控系统有关,一般按45°退刀收尾。

图6 车削螺纹时引入、超越距离

5 结束语

数控车床的加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加工品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进给路线,使加工程序具有最短的进给路线,不仅可以简化程序编制节省整个加工过程的执行时间,还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刀具磨损以及机床消耗。在实际加工中应注意分析、研究、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指定加工方案的水平,对实现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华茂发.数控机床加工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张超英,罗学科.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编程及操作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 洪.数控加工编程编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杜国臣.数控机床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刀量同心圆数控车床
深水多功能管道作业机具倒角吃刀量动态误差研究
背吃刀量对车削42CrMoA钢表面粗糙度及切屑的影响
同心圆梦再出发
同心圆梦再出发
绣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圆”
同心圆变变变
一种加工偏心零件数控车床
立式钻攻加工中心主轴打刀量故障测定
CH5116C/1数控车床换刀故障剖析
基于GSK988T的数控车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