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体会

2011-04-01 12:31陆振华马杰丁二龙董媛
当代医学 2011年28期
关键词:娩出低血压椎管

陆振华 马杰 丁二龙 董媛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对母婴影响极大。及时有效地控制心力衰竭,适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确保母婴安全度过分娩期,术前、术中、术后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我院2006~2011年共收治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例,现将术前、术中、术后的麻醉管理回顾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例,年龄22~31岁,体重63~75kg,孕30~37周,均为初产妇,合并先天性心脏病7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3例,室缺3例,房缺1例,均未行矫形术。1例因妊娠双胎发生心力衰竭(围术期心肌病),1例因子痫发生心力衰竭;术前心功能Ⅱ级3例,Ⅲ级4例,Ⅳ级2例。所有患者均未行孕期保健而急诊入院,均因心力衰竭、胎儿宫内窘迫紧急行剖宫产终止妊娠。6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2例行椎管内联合麻醉,1例入院呼吸、循环不稳定,意识模糊,烦躁易动,行插管全身麻醉。

1.2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气短,不同程度的端坐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水肿。经高坡卧位、吸氧、洋地黄强心,酚妥拉明等药物治疗,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利尿、扩血管、激素等综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给予心律平控制心室率,子痫用硫酸镁治疗,心力衰竭好转后行剖宫产手术。术前血压在130~170/100~127mmHg,心率110~135次/min,呼吸29~43次/min。

1.3 麻醉与监测

所有患者入室后均面罩吸入纯氧,术前一般静脉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0.3mg、地塞米松10mg,持续监测ECG、Spo2,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桡动脉及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连续检测ABP,间断监测CVP。6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左侧卧位取腰1~2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3~4cm,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ml,5min后分次追加5~10mL。2例行椎管内联合麻醉,患者左侧卧位取腰3~4间隙穿刺,0.375﹪布比卡因1.5mL,向头侧置管3~4cm。1例患者因子痫抽搐采用安定50mg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0.002mg/kg诱导麻醉,吸入恩氟醚维持麻醉。所有患者均取左侧斜坡位。对于术中心力衰竭发作的患者,静脉注射含西地兰0.4mg、甲泼尼龙80mg、呋塞米20mg的葡萄糖注射液20mL,氨茶碱250mg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果糖500mg静脉滴注。间羟胺2~5μg/(kg·min)静脉滴注。胎儿娩出后,如发生低血压,多巴胺2mg分次静脉推注。

2 结果

手术时间30~70min,6例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T8以下,2例椎管内联合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胸T7以下,术后情况平稳,心力衰竭症状好转。术后均采用PCEA(吗啡5mg+布比卡因20ml+昂丹司琼4mL+0.9﹪氯化钠75mL),第2天均可平卧。其中1例双胎妊娠患者术中胎儿娩出后发生严重低血压1例,血压低至50~75/30~49mmHg,间羟胺2~5μg/(kg·min)静脉滴注,增加腹压后好转。1例全身麻醉插管麻醉术中出现肺水肿,并导致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术后不能立即拔除气管导管,剖出新生儿无呼吸,心率60次/min,立即行气管插管,进行抢救,30min后,患儿心率118次/min,呼吸35次/min,遂送入儿科继续救治。手术毕2h此患者肺水肿得到纠正,4h后患者睁眼,生命体征平稳,拔管,吸氧至第2天,意识清楚,第3天下地活动,此患者采用PCA(芬太尼0.02mg/kg+昂丹司琼4mL+0.9﹪氯化钠70mL)。新生儿Apgar评分硬膜外麻醉及椎管内联合麻醉病例在7分以上,全麻病例小于4分。

3 讨论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在孕产妇间接产科死因中占首要位置,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原因之一[1]。

首先,此类患者为急症高危患者,多数需急诊手术,心肺功能不全,麻醉和手术风险极大。必须做好术前麻醉评估,麻醉知情同意书的讲解及签字同意,麻醉抢救用品及抢救设备齐全,这样才能首要保证母婴安全。术前准备的重点在于减轻心脏负担和控制心力衰竭。具体措施有高坡卧位、吸氧、洋地黄强心,酚妥拉明等药物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呋塞米利尿、扩血管、激素等综合治疗。

其次,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对母婴影响极大,必须急诊手术终止妊娠,应选用快速而安全的麻醉方法尽早解除宫缩和疼痛、终止妊娠[2],全身麻醉虽然作用迅速,但由于麻醉和手术风险增加,麻醉操作管理复杂[3],肺部并发症多,要求麻醉者有较高水平,麻醉设备齐全,麻醉用药不当易致新生儿呼吸、循环抑制。新生儿出生评分较低,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不易采取全身麻醉。而对于此类患者的麻醉方法首选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4]。由于妊娠中期、末期硬膜外间隙静脉充血怒张,硬膜外腔容量相对减少,麻醉平面可能因不同间隙致扩散差异显著不同,因此控制麻醉平面尤为重要,硬膜外给药应从小剂量开始,蛛网膜下腔应给予低浓度局麻药。有报道称麻醉平面应控制在T6以下[5],我们认为,平面高会诱发低血压的发生,加重心力衰竭,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平面应控制在T8以下。应持续应用面罩吸氧以有效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增加氧的运输能力。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根据ECG、SpO2、ABP、CVP波动,及时处理,严防心力衰竭发生及加重。术中如出现低血压,在胎儿娩出前,间羟胺不经有效地提升血压,而且使子宫血流量增加,无心率增快的作用,我们认为应作为首选。胎儿娩出后,因腹压骤降,发生严重低血压,可用沙袋增加腹压,应用多巴胺等提升血压,确保循环稳定,适当强心、利尿。胎儿娩出后,应严格观察,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抢救。全身麻醉患者,警惕肺水肿发生,导致血样饱和度持续下降,加重心力衰竭。

最后,剖宫产术毕,外周血管和子宫收缩,致回心血量增加,应及时强心、利尿、扩血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麻醉作用逐渐消失,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镇痛措施,配置镇痛泵,以减轻患者痛苦,从而减少患者心脏负担,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

[1] 张连波,方圆,王净,等.硝普钠治疗妊高征并发心力衰竭的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19):103-104.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19.

[3]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8,643.

[4] 王丽萍,刘毓福,段立波.不同麻醉方法用于重度心衰患者剖宫产手术的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2940.

[5] 陈静.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0,32(5):577-578.

猜你喜欢
娩出低血压椎管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