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所致严重不良事件的临床分析

2011-04-01 14:41吕春阳姜玉环张进红
当代医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低血糖症低血糖空腹

吕春阳 姜玉环 张进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尽管糖尿病是一组由不同病因所致的高血糖综合征,但是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症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并发症。本文介绍数例我院近年就诊的严重低血糖症,以供借鉴。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82岁,其退休前职业为医生,2型糖尿病史20年。患病初期一直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差,半年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空腹血糖18mm ol/l,开始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每日用量20U左右,空腹血糖控制在8~9mm ol/l,鉴于该患者年龄较大,门诊医生建议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10mmol/l左右即可,不需要血糖严格达标,但是该患者未遵从医嘱,盲目追求血糖的严格达标,自行增加胰岛素剂量,之后出现低血糖症,患者感心慌、多汗、乏力,当时未测血糖,及时进食甜食后,上述症状即明显缓解,15m in后血糖测定为7mmol/l。但该患者第二日出现吞咽障碍,颅脑MRI示脑干梗塞,住院治疗后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在8~9mmol/l左右,插胃管给予鼻饲饮食,然而该患者性格偏执,自行拔除胃管,自己喝奶后呛入气管,继之出现吸入性肺炎,抗感染无效,半月后死亡。

病例2,女,52岁,2型糖尿病史10余年,空腹血糖15mmol/l,住院治疗,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满意后出院。出院后10余天以低血糖昏迷而再次入院。原因为自杀,将上次出院购买的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共约5000U,一次性皮下注射,注射后约1h出现昏迷,被家人发现后送至医院。给予高渗葡萄糖注射后约15m in,神志转清,持续滴注葡萄糖共3d,每1~2h监测血糖1次,调整葡萄糖的滴注速度,同时鼓励患者进食,尤其是甜食,治疗效果好,未出现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并发症。

病例3,女性,75岁,2型糖尿病史12年,应用胰岛素治疗3年余,诺和灵30R18u,16u早晚餐前30m in皮下注射。某日由于未进食午餐,下午2点出现昏迷,来院就诊时血糖为1.0mmol/l,给予高渗糖输注,血糖恢复正常后,患者仍神志昏迷,颅脑MRI示多发大面积脑梗塞,住院治疗病情无好转,后期并发肺部感染,治疗无效死亡。

2 讨论

低血糖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三联症:低血糖的临床症状,血浆葡萄糖水平的降低,给予外源性葡萄糖使血浆葡萄糖水平回升至正常后症状缓解。近年来由于胰岛素强化治疗带来的低血糖所致的不良作用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正如REACH策略所指出的,一次严重低血糖症所带来的危害有可能抵消既往数年严格控制血糖所带来的益处,结合上文提到的3例患者,总结如下:①老年患者对低血糖症的自身调节机能差,并且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神经低糖症状多不明显,有的甚至直接进入昏迷状态,故对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老年患者适当放宽治疗达标的血糖水平。②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对治疗丧失信心,引发心理障碍,较之其他人群更易产生轻生的思想,应引起我们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加强糖尿病教育,在应用药物控制血糖的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我们日常的诊疗工作中。③在初次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医生必须对患者进行详尽的讲解,尤其是关于如何判断及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如何处理。④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尽可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降低低血糖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低血糖症低血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持续脑功能监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低血糖症应如何调治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空腹喝水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