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成人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构成临床分析

2011-04-01 14:41屈宽顺
当代医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嗜酸流性源性

屈宽顺

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者为慢性咳嗽,其病因构成复杂[1]。本文回顾性分析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病因构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慢性咳嗽患者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l7~79岁,中位年龄48.2岁;病程3月~5a,平均5.34个月。

1.2 诊断标准[2]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关于《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的慢性咳嗽诊断标准。

1.3 诊断方法询问病史,进行血常规检查、摄X线胸片,部分病例行胸部CT检查。根据不同病史进行痰液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测定、外周血过敏原测定、血清IgE测定、肺功能测试、最大呼气流量测定、纤维支气管镜胃镜、鼻咽镜检查;疑诊给予特异性治疗。

2 结果

80患者慢性咳嗽病因:咳嗽变异性哮喘34例(42.50%,34/80)、鼻后滴漏综合征18例(22.50%,30/80)、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2例(15.00%,12/80)、感染后咳嗽6例(7.50%,30/80)、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6例(7.50%,6/80)、心理源性咳嗽4例(5.00%,4/80)。

3 讨论

咳嗽为一种保护性反射,能清除咽部和整个呼吸道的黏性分泌物、吸人的有害物和异物,因此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但过于频繁的咳嗽则给机体带来不适,对人体的影响大,因此,正确的诊断病因非常重要[3]。

通过本组资料观察发现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分别为:①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疾病,占42.50%,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因上感、季节性过敏、运动等诱发因素加重咳嗽,其气道反应性常明显提高,为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展成典型的哮喘,影响预后,故对慢性咳嗽患者引起足够重视,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4],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测定日间变异率>20%;支气管舒张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咳嗽显著缓解;具有诊断价值,按哮喘进行诊断性治疗,疗效明显而停药又复发时,进一步支持诊断。②其次为鼻后滴漏综合征,为22.50%,包括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变态反应性鼻炎、鼻息肉等,其发病机制鼻和鼻窦分泌物后流滴入咽喉部或呼吸道,刺激此处咳嗽感受器,产生冲动,通过神经反射使咳嗽反射敏感化[5];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观。③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第三位,为15.00%,胃食管反流由胃内食物反流至食管所致,临床特点是阵发性咳嗽,多发生于夜间,部分患者伴有上腹部剑突下不适,但也有很多时候仅表现为咳嗽,这种咳嗽可能迁延多年,抗炎、止咳化痰治疗均无疗效,胃镜及24h食管pH监测是目前最好的诊断[6],本病给予制酸剂及胃动力药治疗有效。④感染后咳嗽占7.50%,感染损伤气道粘膜,使粘膜下感觉受体暴露,受刺激后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强,粘液分泌物增加、肥大细胞膜颗粒及炎症渗出[7],其特点是在一次感染的好转恢复期又发生再次感染,咳嗽持续存在、轻重交替。⑤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气道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也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占7.50%。临床表现与咳嗽变异型哮喘教相似,但通气功能正常,最大呼气流量测定变异率正常,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0.03,治疗上糖皮质激素有效,气道解痉剂无效。⑥心理源性咳嗽4例,在青年妇女中发生率要更高一些,多种多样地心理社会应激原可触发或加剧咳嗽,典型的心理源性咳嗽较低沉、无痰、呈刺激性、除了咳嗽以外可能还伴发刻板的或特征性的动作,睡眠期间不会发生咳嗽,注意力转移到咳嗽上来时则可加重咳嗽,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症状逐渐改善。

总之,咳嗽是患者常见的主诉,但咳嗽,特别是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熟悉诊断流程,提高诊断水平,才能有效地避免误诊误治。

[1]唐京京.慢性咳嗽的诊断及病因分析[J].当代医学,2009,l5(4):159-16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4.

[3]杨媛,宋康.慢性咳嗽的治疗研究进展[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O):1101-1102.

[4]杨建民.支气管激发试验在慢性咳嗽中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8,l4(22):153-154.

[5]邓燕飞,郭永清,杨海斌.鼻后滴漏综合征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14):661-663.

[6]朱礼星,马洪明,赖克方,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7):461-465.

[7]李莉.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体会—附128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8,l3(12):1568-1569.

猜你喜欢
嗜酸流性源性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与慢阻肺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住院转归的相关性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