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质量提高的探讨

2011-04-01 14:41叶露
当代医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家属病情护士

叶露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疾病知识的不断深入,使得医疗行业不断地进行改革,力求像服务行业一样做到使患者满意,以患者为中心,减少患者的痛苦,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能够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切身利益出发。而急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是抢救危重患者主要场所。急诊科医生、护士日夜从事着高风险、高技术、高强度的工作,而且急诊室是一个集忙、乱、杂为一体的科室,虽然近些年来,医院内部管理日趋严格,但是由于所抢救的患者都是病情危重、有生命危险的,所以在紧急抢救患者的同时往往会忽视一些问题,护患关系还常出现尴尬的局面,甚至出现差错和纠纷,从而影响了急诊护理质量的提高。为了适应现代化护理的需求,护理人员应该转变服务观念,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将解释工作到位,把人性化服务有机地流入整体护理的全过程,不断融洽护患关系,并且严格训练各项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服务能力。本文通过对以往急诊护理质量有关文章的研究结合了临床的实践得出了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一些建议。

1 影响因素

1.1 护理模式 我国目前的护理模式仍以功能制护理为主,护士的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执行治疗和倒班,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心理护理,以致于护患沟通太少,甚至流于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方面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

1.2 专业技术水平 只有熟悉各项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才能在急救过程中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从而缩短急救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3 规章制度 急诊护理工作应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可靠保证,也是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1.4 良好的素质 急诊科患者流动性大、临时观点多,加之少数患者素质较差、讲话粗俗,易发生不愉快的现象。常言“良言一句二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良好的态度能使患者心情愉悦,配合护士的工作。

2 措施

2.1 护理模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社会对医院服务的迫切要求[1]。急诊护理随机性大,跨越大,病情复杂,要求高,作为急诊护士有必要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坚持“初步诊断,建立通道及监测手段,对症处理,病情观察、护送”这一急诊护理基本程序熟悉的掌握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2]。为此急诊护士应该熟悉地掌握以下程序。

2.1.1 初步诊断 护士一旦接诊患者,应该进行分诊做出初步的判断,这整个过程1~2m in内完成。

2.1.2 开通静脉通道及病情监测 初步的诊断一旦做出,立即通知医生,紧接着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和监护。

2.1.3 对症处理 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是急诊护理的重要环节。在急诊急救的状况下,症状的缓解往往是第1位的,它为抢救生命、治疗原发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急诊护士一定要应用自己娴熟的技术,配合医生迅速做好症状治疗和护理,为下一步抢救打好基础。

2.1.4 病情观察 患者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是急救护理观察的重要项目。它对掌握治疗效果,提供最新临床资料,帮助医生确立或修改治疗方案,都有重要作用,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症状判断认识能力,要善于认识病情的表里关系,从而及时从细微处发现病情变化,同时掌握各类急诊的患者的观察重点,有目的的去观察,使急救护理具有预见性和有效性。完整有序的急诊护理程序的落实,为急救急诊提供了最佳配合,更为每一位急救患者提供了生命支持,也使急诊护理更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并以此而达到迅速有效的反应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缩短护患差距。

2.2 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在抢救患者时,时间就是生命,做到忙而不乱,使患者得到迅速、准确、合理、有效的抢救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如:心电图机、洗胃机、心电监护仪、除颤起搏仪、呼吸机、心肺复苏器、气管插管、动脉采血等,使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每季度考核一次,考试采用提问、操作与理论相结合等形式,内容包括会诊服务规范、抢救仪器的使用、抢救护理程序、抢救药品的使用方法、常见急症的护理常规、“三基”水平等。

2.2.1 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 通过参观学习、举办培训班、学历教育等形式加强业务学习。我科曾先后多次派人员外出学习气管插管、心电图等技术,参加各种急救学术会议,并注重发展专科护士加强应急能力、配合能力的培养。

2.2.2 严格训练各项急救技术 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仪器如心电监护、除颤、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洗胃机、吸痰器等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严格落实规章制度

护士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经常跟班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求护士做到的护士长首先做到,这样才能具备管理的力度,使管理出质量、出成绩。急诊科重点的时间段是中午、晚上、双休日和节假日。因此,应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高峰,合理安排人员,但也要保证护士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人员加强对每班的工作情况、重大抢救、危重患者护理的管理,做好抢救药品、仪器设备的管理,做到每班检查、登记,设专人管理,保持仪器设备性能良好,药品齐全,并定期进行检查、抽查,使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控制。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专业化的队伍和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及时处理问题、隐患,避免差错事故发生。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将患者的损伤降到最小,严惩隐瞒或者谎报者。

4 开展全程优质服务活动、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热情、礼貌、主动、周到,有良好的医德和献身精神。需要急救的患者层次不同、身份各异,部分患者同时患多种疾病,护士应对患者不同情况,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以坦然平静的心态接受检查治疗。急诊患者往往起病急,发病突然(如车祸伤),陪侍人多,家属着急,要求过高,会出现言行过激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护士要沉着、冷静、稳妥对待,一方面要积极抢救患者,另一方面要用温暖的语言给家属以安慰,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防止医疗纠纷。急救中护士一定注意语言的安慰性,以对患者的关爱之情,达到解除患者精神负担的目的。与患者交流病情时注意眼神交流,从眼神中流露出鼓励、支持和赞许。增强抵抗疾病意志和勇气。

急诊科配备护理员,负责接送急救患者,陪送患者做相关的检查和急诊室车辆的管理,并给予危重患者及需要特殊帮助的患者相关的生活护理及特殊服务,可以使患者感到温馨。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患者大多因疾病加上对医院环境陌生,精神紧张,具有强烈的恐惧感,表现为焦虑不安、顾虑重重。医护人员要以娴熟的技术,快速敏捷地进行抢救。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增加安全感。并给予精神安慰,使患者及家属尽快平静下来,配合治疗。当患者抱有悲观的心理时,护士应像亲人一样关心照顾他们,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状态,摆脱负性情绪,仔细向其讲解病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疾病。当碰到对医护人员有敌意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配合医生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以娴熟的技术、诚恳的态度、极大的关爱获得患者的信任,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支持,改变其不良的心理因素。在讲解病情时避免生硬和敏感的语言,忌直呼其名,对患者的粗暴无理给予深切的理解,用诚挚的善心去感化患者,缩短医患间距离。

在护理过程中不要忽视患者家属,家属的情绪和言行对患者有着很大的影响。及时与家属沟通取得信任,则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劝慰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保证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反之,如果家属惊慌失措、痛哭流涕,势必影响患者的情绪,干扰正常的治疗。

5 刻苦锤炼护理基本功,为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而不懈努力

作为护士,我们在了解了理论、认清了差距,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做的是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涵养及技术操作水平,尤其注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好护患沟通,在新形势下的社会背景中,会使我们的工作受益匪浅,就此谈几点这方面的体会:①护理过程中主动找话题与患者沟通,变被动接受咨询为主动关心,效果显著。②交流内容贴近患者病情、贴近生活,使患者兴趣浓厚,有利于交流顺利进行。③沟通兼顾健康教育或制度宣传,起到传播知识顾及病房管理的作用。④交流时态度热情、和蔼、理解、大方、自信,注意察言观色。⑤遇患者有批评之意时,不急于辩护,先倾听,再冷静思考,表示同情或理解,然后再做合理解释。⑥遇尴尬的场面时善于用幽默的语言消除紧张气氛。⑦注意使用通俗、科学、生动、安慰性的语言,避免使用伤害性,单调枯燥的语言。⑧一切为患者着想,充分坚持原则,坚持自信,对“无理取闹者”不卑不亢。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面对未来,将自己锻炼成一个严谨、求实、热情,既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健康向上的急诊科护士,把工作做得更好,将生活安排得更好。

[1]杨桂莲.对急诊护理基本程序的探讨[J].急诊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982.

[2]姜华.急救护理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急诊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984.

猜你喜欢
家属病情护士
最美护士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