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自主学习型的地理课堂的“五化”

2011-04-03 23:59江苏省邗江中学225012
地理教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五化水循环能力

江苏省邗江中学(225012) 叶 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是要转变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型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以生为本”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乐学”。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自主学习型的课堂呢?

一、基础知识问题化

地理教学中,有一些知识点零碎、难度系数较小的知识,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学习提纲完全可以自学掌握。对于这样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学生起点知识、学生学习能力等设置一些由浅入深的梯度性问题,将简单的、基础的知识转化成问题,引导学生借助教材、地图册等资料自主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问题的解决就意味着学生知识的获取。

比如,高中地理必修一 “水循环”作为一个重点知识,教材内容相对比较浅显,教师将需要掌握的知识设计成一系列的小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并完成学习目标。 设计的主要问题如下:

1.三类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有何不同?

2.结合图分别说出三类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3.尝试在图中表示出三类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4.三类水循环,共有的环节名称是什么?

5.三类水循环中,参与循环水量最大的是哪类水循环?

6.对陆地水体的更新起重要作用的是哪类水循环?

7.黄河、新疆塔里木河、未登陆的台风、登陆的台风分别主要参与了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8.人类大量砍伐林木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当地可能会引发什么环境问题?人类还有哪些活动影响水循环的某些环节?尝试举例说明。

9.结合水循环示意图,说说水循环主要联系了哪些圈层?

10.水循环过程中全球水的总量会变多或变少吗?

11.长江三角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如何形成?

12.尝试总结水循环的三个地理意义。

二、重点知识活动化

学生的自主学习既包括个体的独立学习,也包括与他人的合作探究学习。对于重点知识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直接讲解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可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主动思考的欲望受抑制,从而产生学习的厌倦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培养。

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重点知识转化成一些有情境的、有内容的、可操作的学习活动,教师给出必要的学法指导,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比如学习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节,在分析“如何缓解目前的全球气候变暖”时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活动,设置角色 “假如你是宝钢董事长、假如你是环境科学家、假如你是联合国秘书长、假如你是中学生”,将学生分为四大组进行分角色讨论。通过分角色讨论把大而散的问题细化,学生回答时感觉“有处下口”,通过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可以让学生互相启发,思维互补,从而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难点知识分层化

目前的班级一般50多个学生,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特长、学习兴趣等各方面肯定存在差异。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如果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是“一刀切”,每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参考,课堂中丝毫没有学生创造的空间,这样无形中取消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力,遏制了学生自我创造、自我探索。

所以,课堂学习应该适当分层,具有开放度,尽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自我选择、自我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的课堂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设计问题:如果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可能引起哪些后果?该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联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1.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与沿海陆地被淹没之间的关联性(给出中间环节,但是次序打乱,学生首先进行排序);

2.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与动植物、土壤、河流、地下水、当地气候、全球气候之间的关联性(学生只要能口头表述即可);

3.尝试制作一幅以“热带雨林大量砍伐”为中心概念的思维导图,体现出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学生首先要确定联系哪些要素,还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

笔者针对同一个学习目标设计三个问题,能力要求层层递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能力和兴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全班学生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状态,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参与学习都可以获取成就感。

四、抽象知识实践化

地理学科的时空特征决定了地理学科的抽象性,往往很多时候我们教师还陶醉在自我讲解和表演中时,其实学生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何处”是“何处”,“何时”为“何时”,这样的课堂学生如何自主?所以,对于时空特征较强的抽象性知识,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会自主构建时空概念,这样将时空的障碍减少到最小。

比如在学习“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时,如果采用板图示意或多媒体示意,学生很难突破空间障碍,而且由于学生没有参与进来,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下降。笔者在课堂中用“模拟实验”解决空间障碍,以学生参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操作为:将教室模拟为北半球,按实际东西南北的空间方位将东西走向的四个过道模拟为0°、30°N、60°N、90°N四个特殊纬度,请两位学生分别站在0°和90°N的位置,用肢体语言(主要是手势)模拟气流分别如何运动。通过场景模拟,学生构建了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空间概念,以及从近地面到高空的垂直空间概念;通过学生的演示,所有学生基本能理解气流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原因、方向,进而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动手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强化巩固,学生基本都能顺利完成。

在这个学习活动中,笔者采用了 “变知识为实践,变抽象为形象”的教学方法,基本消除了空间障碍,通过学生的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五、繁琐知识趣味化

地理属于“亦文亦理”的学科,很多的知识点既需要理科思维,又需要学生建立时空概念,并需要进行适当的记忆。由于地理学科中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比较零散,对于这部分内容如果单纯让学生进行机械式记忆,学生会感觉厌烦,久而久之,会丧失学习兴趣,更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这些繁琐的知识,如果教师变换提问角度,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进行自主学习。

比如学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新授“地域分异规律”时可以带着学生在中华大地上进行一次南北向、东西向和山地垂直向的旅游,通过景观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差异普遍存在,理解各类分异规律。小结“地域分异规律”时如果再让学生回忆规律的名称、影响因素等,学生心理上比较抗拒回答这种重复记忆的问题,而且通过回答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但如果变换提问角度,引用三句古诗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让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分别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化繁琐无味为简明趣味的问题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验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理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学习”写进了有关的文件,作为指导当今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那么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课堂以“绿色”,还教育以“绿色”。

猜你喜欢
五化水循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