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1-04-04 01:37王永东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学大纲卓越

王永东

(东莞理工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2009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卓越计划”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战略[1]。东莞理工学院在2010年3月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全国首批试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是我校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点学科之一。按照培养标准,通过专业与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当前社会实际化学化工为背景,培养具有良好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从事化学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无机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人才培养这一高校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应用型化学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笔者就我校《无机化学》教学环节方面提出一点自己的思考和意见。

1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卓越计划”的实施,师资队伍是关键。目前,我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理论教师非科班出身,同时理论和实验教学师资缺乏工程实践背景。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化学工程师,从化学基础课程开始,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建立良好的进修学习机制。利用每一学期的空闲时间,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安排理论课程教学老师到综合性大学进行短期的进修学习。通过到综合性大学理论课堂听课学习,增强任课教师的基础理论水平;学习他人良好的教学模式、方法和经验。②加强校企联系,发挥工程实践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平台的作用。目前,大学教育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老师本身不了解生产和实践,所以,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安排任课教师到相关化学化工企业、行业中去从事生产工作和活动。通过生产实践的积累,让老师真正了解知识,在课堂上传授有用的知识。同时,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建师资队伍,将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优秀人才请进学校以充实专任教师队伍,或者将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的企业界优秀人才请进学校以充实兼职教师队伍,以补充我们现有师资的不足及化学实践知识的缺乏。

2 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根据我校卓越工程师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标准实现矩阵和人才培养方案,我认为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需要改进,就此,提出一点思考和观点: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无机化学是化学基础课程,是大一新生进校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了解大一新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和水平,对于老师制定和实施无机化学教学大纲具有参考意义。避免重复教学,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要求。

其次,改进无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大纲。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沿用几年前制定的无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大纲。过去的大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什么特色。在应用化学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下,建议修改无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大纲。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下,突出无机化学理论教学的重点以及基础知识的工程素养。比如说,在基本框架下专业教育体系的化学化工基础的核心单元中我们需要突出无机化学理论教学中有关“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焓与熵、能量利用过程与循环、化学平衡、化工热力学平衡定律及其应用等”,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工程思维。另外,元素化学知识在中学阶段已经介绍了许多,因此,在有限的教学学时数的条件限制下,建议元素化学知识在“卓越计划”下的教学大纲不做重点内容要求,仅对各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反应规律等作讲解内容。一个出色的工程师不是死记基础知识,而是会善于运用化学工具书,善于学习知识并灵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修订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研究和工程设计及管理技术人才培养上的影响。在传统的实验教学大纲中,定性验证实验安排相对较多,对训练实验操作技能和独立开展实验研究及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设置的较少。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必然涉及到制订试验方案、搭建实验装置、化学分析和数据整理等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掌握如何查找文献、分析文献和归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出实验设计方案;通过搭建试验装置和化学分析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化学分析中,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验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对数据进行整理,给出试验结果,培养了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因此,为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独立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修订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以“卓越计划”为目标,功能模块教学为导向,以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大纲[2]。

最后,教学方法也必须随着“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传统的无机化学教学模式是以任课老师为主导,课堂主动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和吸收的;甚至有的学生会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书本和讲义以应付考试。这必然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开拓视野、思维活跃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在理论教学方面,尝试采用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作业、专题研究报告、组织研讨课、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3],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课堂内外多途径获取新知识的方式。教学方法上,以开拓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为主,教师正确引导和总结为辅;在实验教学方面,重视严谨规范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采用启发式实验教学方式,以工程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集合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团队合作协调分工一体化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4]。

总而言之,“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共同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就是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我校“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应当紧密围绕国家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实现矩阵,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力培育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努力尝试教学改革和探索。

[1]王少怀,刘羽,黄培明,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J].中国地质教育,2010(4):63-65.

[2]王新华,李秀芬,王中华,等.浅议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J].大众科技,2011(5):153-154.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4]王仙菊.基于工学结合下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黑河学刊,2009(8):107-108.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教学大纲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