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课堂有效性和有趣性兼得问题的思考

2011-04-07 14:42史晓青杜学元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积极性有效性教学方法

史晓青 杜学元

有关课堂有效性和有趣性兼得问题的思考

史晓青 杜学元

课堂的有效性和有趣性可以兼得。在达到课堂有效性的基础上,赋有趣性于有效性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

课堂有效性;课堂有趣性;兼得

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效果的观察,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授课非常有趣,但学生却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另一种情况则是,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课堂气氛严肃正式,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真正做到课堂既有趣又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似乎只有很少数教师才能做到。因此,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有趣性兼得的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 课堂有效性与课堂有趣性能够兼得

课堂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道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获得发展,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华东师范大学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1]简单地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鉴定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课堂的有趣性指的是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所讲内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教学艺术。教学过程有趣,则会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新的知识,学生会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其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笔者认为课堂的有效性和有趣性是可以兼得的。因为,教师使课堂有趣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带着兴趣去思考所学内容,就会获得新的知识,会取得进步和发展,课堂的有效性也就达到了。当然,这里的“有趣性”不能是盲目的有趣,它必须是能达到调动学生兴趣进而增进学习效果的“有趣”。当然,不论教师是采用何种方式来使课堂有趣,首先要保证所讲的内容达到效果,在这种前提下才可以实现课堂有效性与有趣性兼得的目标。

二 如何做到课堂的有效性和有趣性

1.如何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与教师所讲内容直接关联的,因此教师所讲内容要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用到举例法,但举例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举事物、事例必须是学生接触过的或是经过简单解释即会明白的事物、事例,要始终想到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不能过度超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教学活动要建立在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下。学生对于老师的喜欢或厌恶的基本情感,会影响到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情绪。所以,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感情,在学生中营造自己的“亲和形象”。当然,教学中要想真正地具有“亲和力”,教师就要灵活运用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机智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学生能依靠一定的学习方法自觉地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师生之间应互相影响、讨论、激励,课堂才能不断生成鲜活的东西。[2]我们认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既建立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关系,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仍是灌输式教学法,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并不佳,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目前我国教师教学活动的效果通常是通过学生的成绩来体现的。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产生两种极端情况,考试成绩较好的同学会更加主动地进行后继的学习,而某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很有可能受到打击,从而失去对该学科甚至整个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如课堂表现的积极性)和测验成绩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来考评。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会被一次次不理想的考试成绩而削弱。

在保证课堂达到有效性目标的前提下,教师还应不断地探索课堂的有效性与有趣性融合的问题。

2.如何做到课堂教学的有趣性。

第一,教师要做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疑问式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即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专注思考和分析问题,再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地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以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达到了有效的教学目的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课堂的有趣性也得以实现。

第二,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增进课堂教学有趣性的方法很多,如讨论法、分组学习法、问答法等等。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课堂上多变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思考和学习。

第三,教师应创造自身的教学风格。课堂的有趣性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准备的,同时也要根据教师的自身风格特点来设计,否则所讲内容看似有趣却达不到有趣的效果。只有符合教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才能发挥自如,这是教师使课堂教学真正有趣所不可忽略的。

第四,有趣性的选材要基于课堂的有效性之上。课堂的有趣性必须是有意义的有趣,要么与所学知识相关联,要么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所以在挑选有趣性的题材时,要以课堂的有效性为出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进而保证有意义的有趣性的实现。

三 促使课堂有效性与有趣性兼得的思考

1.课堂的有效性和有趣性是相互促进且辩证统一的关系。

通过上述有关课堂有效性及有趣性的论述,可以看出,课堂的有趣性是课堂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的有趣性正是实现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方式,课堂的有效性是目的,而课堂的有趣性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途径,有趣性正是为课堂的有效性服务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保证课堂效果的提高。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过来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保持更浓厚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说,课堂的有效性和有趣性二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两者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课堂有效性是课堂有趣性的前提。教学活动必须实现教学目标,在考虑采取课堂有趣性的具体方法之前要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实现。其次,课堂有趣性必须寓于课堂有效性之中,即将课堂教学有趣的具体方法融合到有效的教学方案中去。总之,只有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有趣性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

2.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有趣性兼得的建议。

第一,倡导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了使教师做到课堂教学既有效又有趣,学校可设置优秀教师奖以鼓励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式,进一步在整个学校范围内形成积极的教学氛围,以此使课堂的有效性和有趣性二者更好地兼得。教师则需要深入研究使两者兼得的措施,不断地探究和创新教学方法。在探究二者兼得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有趣的教学背景,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趣,进而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实现。

第二,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与课堂教学的效果是直接相关的。教师教学责任感的增强,会促使教师主动地去探究提高课堂有效性和有趣性的措施,并主动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可经常开展职业道德交流会等,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

第三,采取有效的方式培训教师。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艺术,可以采取经验交流会及教师培训的方式。可让在处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及有趣性很有经验的教师上公开课或介绍其成功经验,这对于提高其他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益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更多活跃课堂气氛的技巧等,以提高教师对于有趣有效型教学方法的运用水平。

第四,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学习的长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学习的成就感的获得,因此,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的成就感。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经常鼓励那些课堂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认同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同时,教师还要表扬那些取得进步的学生,使这部分学生继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通过强化学生的成就感,从整体上保证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实现教师课堂的有效性十分重要。

第五,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教师来说,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有趣性的统一,是有挑战性的,这需要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认为,应该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将有效性和有趣性都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去,同时与教师的奖金绩效挂钩,以便促进教师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

总之,课堂的有趣性有利于课堂有效性的实现,而课堂的有效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维持。要真正做到课堂的有效性和有趣性统一,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态度,增强教学责任感,还需要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把教学智慧融入到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实施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余宗奇.追求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教师,2009(S1).

[2]刘世斌.引领学生高效学习: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8.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陈瑞生.学生发展: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12).

[5]张润柱.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3).

[6]陈瑞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诊断与矫正[J].教育探索,2010(01).

[7]初龙嘉.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再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S1).

[8]余文森.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J].教育发展研究,2007(Z2).

[9]谢同祥.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J].教育科学,2007(03).

[10]段斌.走出“低效”误区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09(24).

[11]洪敏如.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01).

Reflection on the Issue Whether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Interesting of Class Can be Integrated

Shi Xiaoqing Du Xueyuan

Whether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interesting of class can be integrated has always been a controversial issue.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two aspects can be integrated,but how to put the interesting into the effectivenes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 teaching is a problem to study carefully.

effectiveness of class;interesting of class;integration

G420

A

1672-6758(2011)10-0003-2

史晓青,在读硕士,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9级教育学原理专业,四川·南充。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邮政编码:637009杜学元,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南充。研究方向:教育史,教育社会学和高等教育学。邮政编码:637009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川教函[2009]529号)研究成果

Class No.:G42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积极性有效性教学方法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