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现代商业企业的伦理再造

2011-04-07 23:12陈绪新
关键词:共生体伦理商业

袁 芳, 陈绪新

(合肥工业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合肥工业大学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合肥 230009)

略论现代商业企业的伦理再造

袁 芳a,b, 陈绪新a,b

(合肥工业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合肥工业大学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合肥 230009)

企业应通过服务、富有创造性的发明和高尚道德伦理来为人类服务。因此,应该对现代商业企业进行反思,使其能够真正公开地与它的竞争对手和顾客进行对话、合作,在此基础上进行伦理再造。现代商业企业应该与自然和顾客实现价值的互动,实现企业出于自身的道德责任对自然生态的关怀、对人类个体生命的关爱,重新恢复顾客对现代商业企业的信心。

现代商业企业;借用愿望;道德共生体;伦理再造

一、现代企业应是一个道德实体

现代商业企业的最终目的不是也不应该只是赚钱,更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出售物品或提供服务的系统。企业的出路在于通过服务、富有创造性的发明和高尚道德伦理来为人类普遍造福。

从商业企业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和商业企业曾实现了结合,我们把它称之为“儒商”。儒乃是秉承儒学的文雅之士,求道义是他们的天职,修身齐家治国,也是儒家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最高精神追求。商乃是末业通货之民,求利求财是他们的本性,重利轻义且社会地位低下。儒商则把诚信为本的道德理念锻造成了成功法则。虽然现代商业主体特征与之有一定差别,但其商业伦理的重要内核——道德仍是现代企业的无上法宝。《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也阐释了道德对于在市场中求发展的企业的向上要求,更说明道德观对于一个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基作用。从传统文化中走来的现代企业,身上有着挥之不去的道德特征。

现代企业的目标和行为是否合理,不再根据传统的文化观念“来衡量”。从传统的文化来审视公司行为,更像是一台社会机器,带有可互换的零件,并具有可测量、预计和操作的过程。它能买能卖,能解散也能重组。因为有经理管理,所以很难看到商业企业作为一个主体来管理自己。

为了创造一种蓬勃的、持续的繁荣,现代商业企业维护自身的行动权利是对的。但如果它忘记了这种自由只有在社会责任约束的范围之内才能体验到,那么它就错了。将现代企业视为一个道德实体,我们已经将公司的理念提升为一种信仰体系,对它顶礼膜拜,它要求并且得到了我们施予任何人或事的最大的忠诚奉献。

二、商业企业应关爱顾客与自然

21世纪,或者更为久远,现代企业或公司的直接目标仍就是赚钱。在金钱伦理支配的现时代,企业也的确赚到了钱。在这个拼命赚到钱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忘了成功与失败,当只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的时候,自然与生命,它的短暂总是很晚才变得明显。现在经济学家往往关心的只是经济,人类和自然已被抛弃给了市场。

(1)现代商业广告侵蚀生活的真实性 工作、电视、食物、金钱、性、运动以及其他活动,当我们依赖它们去逃避处理内心的问题或深层的情感时都会成为瘾。任何一种瘾事实上却会使我们对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自我麻木不仁,直至损害或毁了我们。很明显,这种行为已延伸到公司行为,我们可沉溺于交易、权势、行动、激动、冲突、攻击、胜利、失败甚至是混乱和压力;沉溺于我们感到有权为所欲为,只要合法或许甚至不合法,而对这些行为带来的对环境、对社会或者对人类的许多影响却无动于衷。商业企业的瘾会导致混乱。为了追求顾客、竞争力和效率,现代商业企业对绩效的要求如此之高。在现代经济中,商业企业绩效的实现也就不可避免地与现代传媒广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那么现代传媒的商业化倾向是不是应该的罪魁祸首呢?它不断地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的观点不能被影响和改变。因为社会知道的世界是一回事,而被反反复复告知的世界又是另一回事,这种差异在商业广告中表现得最有力和最充分。当可乐公司的广告大肆宣传鼓动懵懂的年轻人去不断购买可乐时,只有极少数理性的人才会去注意可乐的成分中有让人欲罢不能的有效物质。许多人可能始终都不会去注意这一点,这也是商业企业极力回避的。每天收到的数以千计且不知不觉的市场信息几乎全部是不请自来。我们有不理会任何一条广告的自由,这是事实,但它也不能减弱这个商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是强制性的事实。我们不能不理会它,因为我们生活在其间。随着报刊和书籍读者数量的减少,电视已经成为人类的智力环境。我们正在被那些旨在重新安排“现实”,让观众忘记周围,而去接受为公司赞助商服务的媒体洗脑。过度的广告是一种价值损失,通过将应投入产品质量的资金转移到促销和夸张上,从产品中取走了价值。大规模的广告由于其所需耗费的巨额资金而导致了经济集中化的加剧;“传媒成了生产性企业和商业企业推销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平台。[1]

(2)商业企业远离绿色通行证的价值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文化能抵挡住物质主义的诱惑、便利、轻松和不可思议。一些工业企业彻底地颠覆了千百年来的信仰和惯例,有时仅仅是一夜之间,就将那些把人类的幸福安宁与神明和伟大道德自然法则联系在一起的文化传统,用一种工程、力学、技术和体系来介入、推翻甚至代替自然法则的管理体系代替了。除了积累财富以外,除了依附市场的、自命不凡的原则外,很难找到指导商业行为的伦理道德原则。对于企业来说,究竟什么是市场中最有价值最有竞争力的东西?商业企业这个市场主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淡忘了一张曾被奉为绿色通行证的东西。

商业企业的商业活动似乎忘记了提供给顾客以意义或生命存在的价值。然而这种价值和意义的创造只有在它理解它所承担的信任,它所取得的成长,仅仅是一种更大的道德准则系统的一部分时才如此。我们个人的价值,虽然已经离开商业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如此遥远,如此毫不相关,但我们必须不断让它变得重要起来,最终把它整合到我们经济的健康运行中去。人们正努力组织起来反抗那些他们认为破坏了他们生活和价值观的更大力量,特别是那些几乎总是扎根于经济自利的力量。通常情况下,人们不愿为自己口口声声信仰的道德和价值观做出经济上的牺牲。可是,在市场上所进行的每一笔交易,我们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交换更大的善,即是比金钱、权力和地位更有价值的东西。

(3)商业企业借用愿望却抛弃了感恩 我们都借用愿望: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向我们的父母,向导师,甚至向与我们关系不是那么直接的明星或名人。愿望是生命的本质。当我们失去它时,我们也就处在一条通向某种死亡的道路上,因为愿望是萌发希望的土壤。

在商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架构中,是企业借用了顾客的愿望,诸如顾客对温暖,有得吃和安全的愿望;成长、发展、学习和被赞许的愿望;成功,过幸福生活和被人爱的愿望。愿望是一种强大的东西,但还没有被企业更好地理解;若一家企业借用了愿望,这就不仅仅是一种暂借的东西,而是一种契约,更为确切地说,是一种具有某种程度的惯常性的伦理的约定,这种伦理的约定是基于对生命价值原则、真诚原则以及公平正义等原则的敬重的人格为基础的道德约定。那个契约就是企业的核心与商业灵魂,而当企业与顾客之间关系不是一种契约关系,而是明显地被漠不关心和贪婪所取代时,那么这商业企业的核心与灵魂也就不复有创造力了。

如果商业企业仅仅是向顾客销售,那么只会有两个结果,即卖出与不卖出。但如果你承担一份向顾客服务的责任,其结果将永远是成功,因为你的职责是告知和关心顾客。毫无疑义的是,那些关心他们的顾客的企业日子将比那些被认为不关心他们的顾客的企业好过,这不仅仅是因为有顾客的忠诚度和重复购买的明显理由,还因为这样一家公司从本质上说是与它的顾客基础一起成长发展的,他们变它也变,互相修正行为,共存共荣。

三、企业与自然、顾客共同组成一个道德“共生体”

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因为另一个没有成功,这种概念是把消费者与顾客两相对立的同一种思想的一个部分。在沉溺于获胜和打败对手为瘾的“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文化里,如果这种竞争和获胜的目的是一种扩张的自我体系,那么不言而喻,我们将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正如所有的获胜者都知道的那样,因为快乐是短暂的,欲望却永无止境。竞争顾客或与同行竞争对于所有相关的人或自然都是昂贵的、痛苦的。以服务为责任、为人类、自然共同发展服务是经济的、快乐的,那么企业与自然和顾客必将组成一个道德“共生体”。原先的“共生体”之间的关系不得不被重建和恢复。然后,也仅仅是然后,公司才能有可能按社会的整体利益行事。在这一方面,商业企业与其顾客的关系同其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同样重要。[2]

在“共生体”之间的关系重新架构中,首先需要企业对借用愿望,诸如顾客对温暖,有得吃和安全的愿望;成长、发展、学习和被赞许的愿望;成功,过幸福生活和被人爱的愿望,给予最基本的尊重。其基本原则和途径就是应该尊重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道德契约。契约应该成为企业与顾客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契合一致。在日本语中“谢谢你”是“arigato gozaimasu”,它的逐字翻译的意思是:“在这个虚幻和痛苦的相对的世界里,你所做的是非常罕见的,我在你面前就像一块微不足道的草垫。”这种感谢在日本人的性格和文化中是非常根深蒂固的,反过来也告诉人们日本人的服务和顾客的概念是什么。为赢得和表达这种感激就要求日本人超乎寻常地关注他们的顾客的需要。如果在商业企业和他们借用了愿望的顾客之间存在这种契约,那么指导企业的潜在原则必然是基于该企业感到的顾客的愿望。而且,似乎那种将企业和顾客联合起来最深刻、基本和持久的特征正是感激之情。首先是企业对顾客的感激,然后反过来是顾客对企业的感激,因为得到了服务、品质和价值。当然,产品和服务也是一种直接的联系,但是感激才是这种关系的持久特性。也许以上的观点对于这个精明而又讲究实际的时代来说有点软弱,但它却有明显的和实际的好处。这种感激存在与否是任何企业关系的健康程度的一种可靠反映。

在“共生体”之间的关系重新架构中,政府的作用是行使那些不能或者不会由公民或私人结构来行使的职能。政治的真正含义和目的是创造和维持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条件,虽然政治不应该是金钱的附属品,而应是个人能够集体讨论和管理影响到整个乡镇、城市或国家生活的那些要素的舞台。简单来说,政府这个监护人的作用之一就是保证公民和机构照顾好自己的栖息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使他们的行动和存在不至于危害社会生活,无论其是大还是小。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的监护人必须认识到与商业有关的局限。政府不能告诉公司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以及生产多少,它没有有效分配资源的能力。它不能定价,但是它能够而且必须为公司的运行设定条件。它必须建立标准,来帮助引导企业进行规划和发展。它必须承认,在民主制度中最重要的社会单元不是最大的——大公司——而是最小的,即不断地受到企业将其成本外部化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的个人、家庭和自然。为了有效地协调好监护人社会功能和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为了打破我们已经身陷其中的破坏性,我们需要一种监护人和商业都能支持的、有利于达成一致的合作方法。因此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设计系统,以解决两者的功能障碍。在任何一个尝试中,好的设计应该遵循两个原则:首先,只要改变最少的要素就可以达到最大的结果。第二,它减少来了一个系统的压力而不是增加压力。好的设计是使事情变得容易和简单。让监护人用最小的侵扰和真正的“保守的”方法进行管理,让企业处于人道的、创造性和高效的最佳状态。

推进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是推翻旧的价值观和颠倒传统的成本-价格刺激因素(而这种传统正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运转的价值理性)。我们需要一种能够预见的和一贯的市场,这种市场能够认识到办企业真正的全部成本,并且能把这些成本再分配到它们所属的市场中去。我们要求一种能够奖励最高内部化成本的市场经济,一种既对市场负责又对生态负责时企业才会兴旺的经济。简而言之,我们必须设计这样一种市场,通过使环境破坏行为变得十分昂贵来消除破坏环境行为,通过使环境恢复行为变得我们负担得起,来奖励环境恢复行为。如果我们这样做,那么环境恢复、经济繁荣、创造就业和社会稳定将是同义词。

在共生体关系的重新架构中,政府和消费者这些外部力量将发挥重大作用。恢复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对市场经济主体品行和其赖以依靠的社会制度体系的信心,重新定位、重建和重组公司,使之关注社会生活的价值观,使之行为更具道德合理性,承担起自己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现代商业企业的生命所在。就如同一句的英明忠告:诚实没有损害,不诚实总会有损害。消费者也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而不是把责任全部推到商业企业的身上,正视现实,承担起商业企业成本上升的必然结果,构建一个大家努力的积极向上的道德“共生体”。

温家宝总理曾说,我认为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你们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你们身上也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政府既对企业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已经意识到由它来主持推动社会诚信制度建立的重要性了。“现代民主政府能否取信于民或者说能否获得民众的公信度,往往是通过制度的有效供给和诺言的适时承兑来实现的。”[3]与此同时,顾客也已经意识到并开始配合这种相互尊重所带来成本的上升,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理解。现在应该是企业跨越争论,采取主动的时候了,它们应当真正公开地进行对话、合作反思和重新设计,而不是专门谋私利做无用的宣传和奖励。我们期待着能够给予商业企业一对倾听的耳朵和一颗开放的心灵。

[1]陈绪新.后金融危机时代必须究诘的几个伦理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8):68-77.

[2](美)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M].夏善晨,余继英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79-182.

[3]陈绪新.邓小平基于公信力的制度创设思想及其伦理考量[J].理论与改革,2010,(1):22-25.

Discussion on Ethical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

YUAN Fanga,b, CHEN Xu-xina,b
(a.School of Marxism;b.Research Center of Modern Sci-tech Development and Marxism Theory,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The way out for an enterprise lies in the service,creative inventions and high moral ethics to benefit the mankind.So 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s should be ethically reconstructed to dialogue and cooperate with their customer and competitor genuinely and openly.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s should realize the interactive value with the nature and customer,and fulfill their own moral responsibility to care for the natural ecology and individual human life,so as to regain the confidence from customers.

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desire borrowing;moral community;ethical reconstruction

F718

A

1008-3634(2011)06-0037-04

2010-11-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20008);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一般项目(2010sk020);合肥工业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2009HGXJ0069)

袁 芳(1978-),安徽泾县人,讲师,硕士;陈绪新(1970-),安徽六安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刘 翠)

猜你喜欢
共生体伦理商业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论马克思的“资本-技术”共生体思想
国色天香
“依学而教”,提升学生课堂中的获得感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以基地建设为引领,铸就行业“共生体”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