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研究现状

2011-04-09 13:33常丽静
河北中医 2011年6期
关键词:构音言语康复训练

常丽静 熊 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构音障碍属于言语障碍,为卒中后常见合并症。构音障碍是指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以及运动不协调等,产生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言语运动控制障碍[1]。构音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交流,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制约着患者的全面康复。

1 现代医学研究

1.1 构音障碍的评价方法 构音障碍的评价方法国内外至今尚未统一。目前常用的功能性评价方法有:改良的弗郎蔡(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是英、美国家常用的构音障碍评定法,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于1988年在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的基础上做了增补和修改(称为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使该评价方法可用于汉语构音障碍患者,因采用评分量化功能受损程度,易于横向比较和进行疗效分析[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表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参照日本构音障碍检查法,结合发音特点编制的评价表,操作时采用描记的方式进行记录,便于临床应用[2],其特点是能够对各类型构音障碍进行诊断并且对康复治疗有明确地指导作用[3]。

1.2 构音障碍的辅助检查方法 目前常用的构音障碍评价法都是通过定性或者半定量观察,临床上尚缺乏使用统一评价标准对构音障碍进行客观的定量研究,使得对构音障碍疗效的判断较为困难。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声谱分析得到了发展,如微机言语矫治系统的应用,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4]。另外在一些发达国家还采用复杂的仪器设备对构音器官和构音功能进行检查,如频谱分析、肌电图、光纤维咽喉内窥镜、录相荧光放射照相术和气体动力学检查等[5]。但是由于语言的不同,有些仪器不适合汉语构音障碍患者使用。李胜利等[6]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认为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肺功能检测仪、语言清晰度和篇章正确率检测是较好的综合评定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言语和发声的方法。如果在功能性评价的基础上有目的的进行仪器检查可更准确地揭示构音器官功能障碍,并可以对构音障碍治疗效果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估,有利于治疗[5]。

1.3 现代疗法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构音障碍的治疗是以言语治疗为主,或结合其他疗法。

1.3.1 单纯言语治疗 刘莉等[7]对45例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给予针对性言语训练,总有效率93%,其中病程在1个月内的患者有效率100%,病程1~3个月的患者有效率96%,病程3个月以上的患者有效率85%。结果表明,针对性的言语训练可以恢复和改善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显著。

1.3.2 手法治疗 秦江天[8]观察手法治疗对重度构音障碍患者语言能力康复的影响,16例患者在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强调姿势调整、头颈部放松和提高肌力训练等手法,治疗1个月后,7例语言障碍明显改善;12例构音器官运动从被动运动变为自主运动;4例患者构音器官肌肉力量明显改善。结果表明,常规构音训练配合手法训练,可增强肌肉力量,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地从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从而显著提高训练效果。

1.3.3 发音肌电刺激治疗 唐颖[9]将60例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A组加用发音肌电刺激,患者同时配合主动肌肉收缩。治疗28 d后,A组言语功能>3级的患者明显多于B组(P <0.05);有效率高于B组(P <0.05)。结果表明,发音肌电刺激配合主动训练对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2 中医学对本病的研究

2.1 病因病机 构音障碍为卒中后常见的一种言语障碍。在历代中医文献关于卒中而致言语障碍的论述名称中“风喑”似属构音障碍[10]。其病因为风、火、痰、瘀阻滞心肾之经络,上扰神明,阻闭舌窍,致舌强不语,病变累及心(脑)、肾、肝、脾等脏。基本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关窍闭阻。

2.2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主要采用辨证论治和专方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治法为祛痰、通络开窍、熄风、活血。吴小明等[11]采用神仙解语丹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总有效率达84%。赵超蓉等[12]采用天星开语口服液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53例,总有效率60.4%。

2.3 针刺治疗

2.3.1 醒脑开窍针刺法 赵红义等[13]在醒脑开窍针刺法基础上,加用合谷雀啄刺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30例。合谷雀啄刺法取穴:合谷(双侧)、廉泉、旁廉泉;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天柱。结果:总有效率96.7%。

2.3.2 舌针 于秀梅[14]将82例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方法,针刺取穴:心穴(位于舌尖部)、脾穴(沿舌面前后正中线向后1寸,旁开0.4寸),廉泉穴。对照组采用单纯体针治疗,取穴:金津、玉液、廉泉、风池、内关、通里,采用平补平泻法。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92.1%,无显著差别,但治疗组愈显率为86.3%,对照组愈显率为49.9%。观察结果表明,舌针为主配合语言训练可最大限度地改善中风后构音障碍的言语清晰度。

2.3.3 项针治疗 高维滨等[15]采用项针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导致的构音障碍。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44例采用项针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45.24%。另外有研究[16]提示舌下针和颈项针2组腧穴相配,能真正把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的病因病机、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和现代解剖生理学原理相结合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3.4 快刺法 周志跃等[1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快刺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120例。取主穴:哑门、金津、玉液、风池、廉泉、左右夹廉泉、通里。针刺方法:先用快刺法刺哑门穴,针尖向喉部斜刺1寸,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出针。再刺金津、玉液。结果:总有效率97.5%。

3 中西医结合疗法

查阅近年来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构音障碍的文献,主要是采用针刺与言语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少数文献是配合其他的现代疗法。齐红梅[18]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64例,对照组32例,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针刺治疗(取穴:双内关、双三阴交、双风池、金津、玉液及咽后壁点刺放血);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构音障碍训练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68%。何小花等[19]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治疗方法包括构音训练、冰棒刺激瘫痪侧面唇舌,治疗时仍接受肢体康复训练,心理康复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 96.7%。李海霞等[20]观察电针配合康复治疗对Wallenberg综合征后吞咽及构音障碍的干预效果。将60例Wallenberg综合征后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对照组各30例。针刺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低频电针(取穴:风池、翳明、供血、治呛、吞咽、廉泉、外金津及玉液。3组导线分别连接同侧风池、供血及外金津、玉液)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只采用康复训练。结果:针刺组构音功能愈显率60.7%,对照组构音功能愈显率15.8%。陈立早等[21]用针刺并高压氧治疗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28例,总有效率达93.0%。

4 问题和展望

近年来,文献中现代医学研究侧重于构音障碍评定及言语治疗方面,中医学研究则侧重针刺治疗方面,双方面都有不足之处:①言语治疗名称不统一,如言语治疗、语言治疗、语言训练、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等。②言语治疗的具体训练方法不规范,临床上应用的方法繁多且较混乱。③关于言语治疗的有效性:袁萍等[22]对脑损害后构音障碍语言治疗的有效性进行了循证,循证结果没有符合质量标准的证据来支持或反驳脑损害后构音障碍语言治疗的效果。④目前广泛应用的构音障碍评价法都是通过定性或者半定量观察,主观性比较强,所以临床上对于构音障碍的评价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⑤对于针刺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作用机制缺乏进一步基础研究支持。⑥针灸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临床研究中存在随机分配方法不明确、样本量偏小等问题,且针刺选穴、操作手法缺乏有效规范化。今后应更重视规范言语治疗的命名、治疗方法;确立统一的构音障碍评价方法标准及疗效评价指标;进行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针刺临床和基础研究来证明针刺有效性;并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构音障碍的优势,国外已把“针灸治疗与功能训练”称之为“新趋势疗法”,且在卒中单元这一新的医疗模式下,建立将中医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康复训练治疗技术相结合、中西医优势相融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是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研究重点。

[1]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2]王红,陈卓铭.脑卒中后遗构音障碍的诊断与治疗[J].新中医,2006,37(11):717-719,738.

[3]李胜利.构音障碍的评价与治疗[J].现代康复,2001,5(12):24-26.

[4]曹智刚,刘延富,吴广能,等.应用微机言语矫治系统评价卒中患者构音障碍[J].现代康复,1999,3(6):656-657.

[5]汪洁.构音障碍的功能性评价[J].中国康复,1999,14(2):111-113.

[6]李胜利,张庆苏,卫冬洁,等.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及疗效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7):591-592.

[7]刘莉,邵伟波.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0):925-926.

[8]秦江天.手法治疗在重度构音障碍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9):822-823.

[9]唐颖.综合应用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构音障碍[J].中国康复,2010,25(2):98-99.

[10]张杰,赵红义,郑健刚.中风后失语的研究现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1):54-56.

[11]吴小明,顾建明,王亚威.解语丹治疗中风言语障碍143例[J].中医药信息,2001,18(2):26.

[12]赵超蓉,原金隆,郑缨.天星开语口服液治疗中风后言语障碍53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9):738.

[13]赵红义,郑健刚,焦蕾.合谷雀啄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 30 例[J].山西中医,2009,25(5):41-42.

[14]于秀梅.舌针为主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3):626-627.

[15]楚佳梅,高维滨.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7):4-6.

[16]徐基民,李惠兰,卢虎英,等.针刺对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和声学水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0,30(7):537-541.

[17]周志跃,高险峰,孙艳秋.快刺法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120例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17.

[18]齐红梅.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构音障碍临床观察[J].华夏医药,2009,(4):312-313.

[19]何小花,曾学清,孙智颍,等.综合性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J].黑龙江医药,2007,20(3):269-270.

[20]李海霞,刘路然,杨子超,等.电针治疗Wallenberg综合征后吞咽及构音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7,35(5):24-26.

[21]陈立早,汤守珍.针刺并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2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50-51.

[22]袁萍,夏颖,范士英,等.脑损害后构音障碍患者语言治疗的有效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3,7(31):4278.

猜你喜欢
构音言语康复训练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小脑斧”“大西几”……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构建儿童构音障碍诊断、评估和整体康复方案
压舌板在儿童构音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机能性构音障碍
关于冬天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