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杨树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策略

2011-04-09 14:57张小勇张庆丽田群芳
河南林业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测报杨树检疫

张小勇,张庆丽,田群芳



河南省杨树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策略

张小勇,张庆丽,田群芳

(滑县林业局,河南 456400)

介绍了河南省杨树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严重程度及当年省内杨树病虫害发生的严峻形势,详细分析了杨树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探讨了杨树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应对措施。

杨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杨树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树种,属杨柳科,杨属。由于杨树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泛,且具有很高的经济回报率,所以种植面积日益加大。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河南各种林业工程的实施,营造的生态林、用材林、防护林、丰产林等,90%以上都是杨树,且绝大部分是纯林,这使得杨树病虫害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特别近两年来,杨树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面积越来越大,成为杨树人工林发展的重大障碍。

1 杨树病虫害发生情况

1.1 杨树虫害种类多,危害严重

近年来,伴随着杨树人工林的发展,特别是大面积杨树纯林的种植,杨树害虫的种类和危害程度都呈上升趋势。现河南杨树的主要病虫害有近百种,其中虫害就达80余种[1],杨树虫害主要有草履蚧、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天牛类、杨黄卷叶螟、刺蛾类、杨白潜叶蛾、叶甲、蛴螬等,这类害虫除少数为腐食性种类外,60%为植食性,对杨树危害严重。

天牛类及杨干象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枝干的毁灭性害虫,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危害特征以幼虫蛀食杨树韧皮部,环绕树干蛀道为害,切断输导组织,轻者造成枝梢干枯,重者整株死亡,对杨树危害严重。杨树食叶害虫中,危害严重的主要为春尺蠖、舟蛾类等。每年6~9月份为杨树食叶害虫高发期,以舟蛾类为例,每年发生4代,每代以几何倍数增长,严重发生时可将成片的杨树叶吃光,对杨树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1.2 杨树病害危害严重,损失严重

我国杨树病害至今发现的20多种[2],主要有杨树溃疡病、杨树烂皮病、杨树花叶病、杨树黑斑病、杨树叶枯病、杨树炭疽病、杨树灰斑病、杨树黑星病等。杨树烂皮病在我国杨树栽培区都有发生,新移栽的杨树发病尤为严重。该病害多发生于树主干、大枝和树干分杈处,表现为干腐和枯梢两种类型,伴随枯枝、焦梢、干枝,可使整株死亡。杨树溃疡病对杨树的危害也比较严重,主要发生部位为杨树树干,表现为树干起水泡、溃烂,损伤杨树输导组织,造成杨树干枯死亡。

杨树病虫害的种类还有许多种,由于缺乏系统研究,且杨树林多是个人或集体所有,病虫害只有在严重危害至成片死亡时才会引起注意,平时漠不关心,因而还有许多种类并不为我们所知。

2 杨树病虫害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杨树病虫害的严重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还没有认识到林木病虫害具有水灾、火灾那样严重的危害性和毁灭性。长期以来,没把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摆到应有位置,致使在病虫害防治和工程造林、森林防火等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防治工作不到位,具体措施不落实,常被当作可有可无的软任务。

目前,各生产经营单位在杨树种植中都把经济价值放在首要位置,很少把杨树病虫害的预报或防治工作考虑在杨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在病虫害大面积严重发生时,才临时抱佛脚;可一旦把病虫害暂时压下去了,就不再考虑病虫害方面的内容了。平时管理不善,科研投入也不够,这也是导致杨树病虫害严重的原因之一。

2.2 品种单一,抚育管理不到位

近年新营造的杨树人工林树种单一,尤其是现在推广的无性系育苗,导致杨树的遗传基因窄化;同时目前营造林技术的改进,在很短时间内营造大面积杨树林,这些往往导致成千上万亩的杨树林为1个品种,甚至为同一品系的同龄林。单一的高纯的同龄杨树林,其生态效能非常低,林分抗病虫危害的能力也比较差。一旦条件适宜,病虫害极易迅速蔓延、扩散,大面积爆发,最终可导致成片林木发病或死亡,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毁坏难以估量。

目前,许多杨树林仍是粗放型经营管理。抚育管理跟不上,导致林分生长不正常、长势衰弱,许多病虫害都是在林分生长势比较衰弱的情况下发生的。

2.3 灾害监测和预报工作薄弱,对病虫害的监测工作不重视

目前整个杨树病虫害测报网络还不健全,测报人员及装备不够,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不能起到预测预报作用。现在许多病虫害都是在爆发并造成极大损失后才被发现的,如果及早发现,在初期就采取防治措施,既可抑制传播、蔓延,又可控制灾情,减少危害。

检疫工作不到位,缺乏检疫设备。产地检疫跟不上,调运检疫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

2.4 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

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防治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先进的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3 杨树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应对措施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杨树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影响河南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抓好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可以降低经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生态环境安全建设。因此,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杨树病虫害具有生物灾害的特点,在防治上的有其艰巨性和长期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成立专门组织,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制定防治规划,采取得力措施,严格奖罚,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3.2 加强杨树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要确定专人、明确对象、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全省要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省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测报点的重要作用[3]。同时要加强测报点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提高技术手段、健全管理制度,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化、管理科学化。

3.3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要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相关法律的宣传,提高群众对检疫工作的认识。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进出省界。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抓好产地检疫,严防带疫出运。要加强对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

造林时坚持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加强对苗木或林木的抚育管理措施,提高其抗病虫的能力。

加大生物防治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如采取人工招引啄木鸟防治杨天牛等,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禁止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保护益虫益鸟,维持生态平衡。同时要加大飞防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防治效率、节约成本。

3.4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防治需要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

各级政府要将杨树乃至其它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应加大投入,确保防治经费的需要。

[1] 梅爱华,陈京元,吴高云,等. 江汉平原杨树害虫种类调查、发生原因及主要害虫防治对策[J]. 森林病虫通讯,1998(2):35-37.

[2] 景耀,杨俊秀,王培新. 杨树病害[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 张山林. 临夏州杨树主要病害及防治[J]. 森林病虫通讯,1996(1):14-17.

2011-03-03

S792.11

B

1003-2630(2011)01-0030-02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测报杨树检疫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跟踪导练(五)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