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2011-04-09 14:57张学顺卜付军鄢洪星张英姿
河南林业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信阳市低产油茶

张学顺,卜付军,鄢洪星,张英姿



信阳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张学顺,卜付军,鄢洪星,张英姿

(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464031)

信阳市油茶生产中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问题,通过对油茶低产原因的分析,为开发油茶资源,提出了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油茶;低产林;丰产栽培;信阳市

油茶在河南省只有信阳广泛栽培,现有面积 15 973 hm2,集中分布于信阳的商城、新县、固始和光山等浅山丘陵区,其中新县8 000 hm2,商城 7 500 hm2,光山333 hm2,罗山13 hm2,固始40 hm2。

信阳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发展油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落实国家关于油茶生产发展的各项指示意见,信阳市林业局针对信阳油茶生产发展,制定了《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要求到2020年油茶新增造林面积3.4万hm2,低产林改造1.6万hm2,形成质优产高的油茶林总面积为5.0万hm2。油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中国是其原产地和主要分布区。油茶种子榨取的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茶油耐储藏,易被人体吸收,是理想的优质食用油。茶油及其副产品在日用化工、医药、农业和工业上都具有重要的用途[1]。

当前信阳市油茶多为低产林,普遍存在着品种差,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等问题,造成产油量很低,平均产茶油只有45~75 kg/hm2,与湖南、浙江等地的丰产林相差10多倍,经济效益低。

1 油茶低产的原因

人们对油茶的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长期以来,由于油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种植特点,尽管种植规模大,但产量低,又缺乏扶持优惠政策,致使油茶产业发展缓慢。

现有品种老化混杂,经营粗放。

过去主要使用实生苗造林,优良品种比重低。

广大群众长期自给自足,没有真正把油茶当作商品来经营。

油茶造林初次投入成本高。以2010年物价水平,种植1 hm2油茶,需投入2.25~3万元,目前河南省油茶产业缺乏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农民积极性不高。

良种选育滞后。2009年,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商城认定了“豫油茶1-7号”油茶品种,结束了我省没有油茶良种的历史。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有效的发展机制,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2 油茶低产林种类及改造技术

通过改造的油茶林,前两年产量会有明显下降,一般在30%左右。但3年内产量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3年后产量会稳步上升。

2.1 老残林改造

据2009年调查,信阳市有老残林3 335 hm2,现有的油茶成林大部分属老残低产林。对生长势较好,结实少,密度合适,且品种类型较好,还有改造价值的老残林,可采用萌芽更新改造[2]。在油茶收获后的冬季或早春(萌芽前),将油茶树齐地面砍伐,砍干时一定要注意砍口光滑、不撕裂,桩口用塑料薄膜包扎,减少霜冻日晒,风吹雨淋。结合砍干把杂灌一起砍除并清理,进行全垦深挖、施肥,促使油茶发新芽。翌年春季留1~2株健壮的萌株,其余抹除。管理得当,只需2年左右,就可恢复树势,3~4年细心管理,即可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2.2 低劣林改造

对品种低劣、但树龄合适、长势旺盛的低劣林,可选优良品种(无性系)穗条进行高枝换种。将要换种的油茶每株保留3~5个分枝角度适当、干直光滑、无病虫害和生长健壮的主枝作砧木。用撕皮嵌接法或枝复接法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嫁接。枝腹接法嫁接:在离地面0.8~1.2 m处剪断或锯断枝条(切口要平滑),然后在优良植株上选取半年生或1年生已木质化、生长健壮、长8~12 cm、带2~4个饱满芽、并留1/3叶片的枝条作接穗[3]。撕皮嵌接:根据欲改良油茶的整体树形,保留3~5个生长旺盛,向外膛生长的主枝,其余多余枝条全部砍去。选取优良单株(优良无性系)当年生已木质化、生长健壮而又圆直的枝条作接穗,选接穗上健壮饱满的芽作为嫁接芽。在整形后的油茶主干内侧距地面80 cm左右的平滑处切“Π”形的嫁接口,切口宽度与长度应与嵌接芽的小枝条相适应,深度以切断皮层为准。然后削取嫁接芽嵌接绑扎。嫁接后除萌,根据萌芽生长及时解绑、截干和修形,加强嫁接后的管理[4]。嫁接成活后的油茶树,能很快恢复树冠,达到丰产。

2.3 疏密林改造

2009年调查,信阳市有疏密林10 000 hm2。油茶过稀,株数少则浪费林地,产量低;过密,则通风透光不良,互相挤压,树冠不能充分扩张,造成减产。因此,油茶林过稀过密都不能丰产,密林需疏伐,稀林则要补植。而对于过疏的林地,应按照规格化的要求,重新定点,选品种优良的2年生以上优良嫁接苗或幼树进行补植,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切忌就地、就近挖取幼树小苗补植。对于密的或1穴多株的留优去劣适当疏除,只保留单株,将郁闭度调整在0.7~0.8,使林分内保持合理的透光度。对疏密不匀林分,间伐过密弱株,林中空地则予以补植,使林相整齐,分布合理。

通过密疏稀植,保留高产、优质的品种,逐步淘汰劣质低产的品种。控制油茶林分合理密度1 500株/ hm2左右。

3 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关键措施

3.1 林地管理

林分密度合理的,每年进行1次,密度过稀,补植的植株尚未长大的林分每年2次。清除林内杂草、灌木,清除老残及病虫株或枝并集中烧毁,改善油茶林内通风透光条件,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稳产的目的。

3.2 整形修剪

以收摘茶果后到春梢萌发前这段时间内进行比较好。1次修剪不宜过大,应疏删、轻修为主,修剪要因树制宜,剪密留稀,去强留弱,强树轻剪,弱树重剪,要做到修得均匀,通风透光,上下不过分重叠,左右不拥挤。通过修剪,改善树体结构,形成枝叶均匀、通风透光、结果面大而厚的好树冠。

方法是:①控制竞争枝,剪除枯枝、下脚枝、重叠枝、徒长枝、病虫枝。②树冠过高,摘除顶芽或回缩,控制高生长,促使多发侧枝。③适当减少主枝。④回缩修剪结果枝和生长枝。对已衰老的结果枝和生长枝,可回缩剪除原枝条长度1/3或2/5。

3.3 垦复

分为冬季深挖和夏季浅锄。在树蔸周围1.5 m范围内,树基20 cm外松土:冬季垦复,3年1深挖,12月至翌年1月进行,深20~30 cm;夏季1年1浅锄,6~8月份进行,深10 cm左右。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

3.4 施肥

沿树冠投影内侧开深30 cm左右的环状沟、放射线条沟或挖穴,施入750 kg/hm2复合肥或每穴0.5 kg,肥料与底土拌匀施入后,再覆土。以后逐年更换开沟的位置,适当加深和加宽施肥沟。

3.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油茶林的自控能力;保护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本着“治早、治小、治了”[5]的要求,有效扑灭一切病虫灾害。主要病虫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煤污病、油茶尺蛾、油茶刺绵蚧等。

在病害发生时,清除病枝、砍除严重病株集中烧毁,清除病源。用1%的波尔多液和2%茶枯水喷洒1~3次,高发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或50%的三硫磷1 500~2 000倍液防治。虫害以生物防治结合化学防治,主要是人工防治进行灭蛹、刮卵和捕蛾,剪除虫源;化学防治应掌握在幼虫3龄以前用亚铵硫酸800~1 000倍液喷杀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喷洒即可。

[1] 韩宁林,赵学民. 油茶高产品栽培[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谢胜刚. 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J]. 安徽林业,2009(1):44.

[3] 代邦元. 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11):27-28.

[4] 方笑中. 低产油茶高接换冠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06(3):31.

[5] 李正飞.广南县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技术措施[J]. 中国果菜,2007(1):12-13.

Production in Xinyang Causes of Low Yield and Considerations for Development

ZHANG Xue-shun ,BU Fu-jun,YAN Hong-xing, ZHANG Ying-zhi

(Xinyang forestry science institute,Henan 464031,China)

Low Yield and poor quality are the two major problems inproduction in Xinyang.Th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low yield the author is putting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ameliorate the situation.

;low yield;high--yield cultivated;Xinyang city

S794.4

C

1003-2630(2010)01-0044-02

2011-03-1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专项“大别山区油茶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2009BADB1B0702)

张学顺(1964—),男,信阳市林科所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科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文彬)

猜你喜欢
信阳市低产油茶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信阳市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信阳市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及应用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信阳市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