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2011-04-12 07:12王雅丽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技能教学方法职业

孙 健, 王雅丽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孙 健, 王雅丽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河北 秦皇岛 066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应以就业为导向,更加强调实践性,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既要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色,也要保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教学改革;就业;职业能力培养

近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化的强劲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上知识更新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必须,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来适应这种变化。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各行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文化素质的专门人才,还要将其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职业技术才能,具备积极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应用性人才。为此,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

教学方法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传授和掌握教学内容,利用一定教学手段,师生相互作用活动方式的综合。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方法体系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二者和谐统一。综观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理论研究滞后。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没有理论研究的突破,就不会有教学方法的创新变革,高职教育的改革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二是教学观念陈旧。目前仍以学科理论导向为主,把传授学科理论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以受教育者接受理论知识的程度来衡量教学效果。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能力的主动建构者,不了解学生的智能结构与类型的差异,对学生的发展强调统一要求和标准,忽视其个性与特长的挖掘培养。三是实践应用落伍。在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透彻性,要求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习惯“满堂灌”的知识传授方式,缺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训练,致使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就业能力,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于求知,而在于致用,也就是实践,就是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

强调实践性与其他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教学特色之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应遵循以下几方面:一是互动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坚持以实践为本,学以致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三是将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

二、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体现先进性高职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在教学形式、内容、目标、教师作用、传递方式、参与程度、激励手段、质量控制等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是在指导思想上突出启发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二是在创新的目标上强调教会学生学习,三是在改革的基点上突出现代职业能力的培养,四是在教学手段上重视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

(一)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改变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坚持能力本位思想,结合产学特点,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竭力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就是要根据对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的目标,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品格结构,并在质量目标与过程评价的激励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运行程序可以归纳为讲解、演示、设计、模拟、评价五个环节。

1.讲解。就是通过语言描述,分析并揭示构成技能的理论基础,提出目标和技能标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技能的内在联系。主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通过叙述、解释、分析、归纳等形式,突出技能要点,紧扣能力目标,启发学生思考,并配合多种教学媒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演示。就是形象地展示技能动作的全部或局部,使学生熟悉事物的形态、结构与变化过程,为掌握这些技能奠定基础。演示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通过录像或让优秀学生进行。

3.设计。就是通过认知与情感因素对技能的形成发挥作用,将简单模拟变为依靠智能,提高技能训练的速度和效率。要求学生参考范例,在头脑中构成训练程序,把握动作的组合,抓住技能关键,形成技巧。对复杂的技能组合,可以预先设计图纸或方案,使模拟更具准确性和创新性。

4.模拟。就是按照头脑中形成的方案进行实践,使学生亲身体会技能操作的要领。在训练中可引进微格教学手段,教师利用现场摄制的录像,观察、纠正学生的动作,有效地提高技能训练的质量。

5.评价。就是对照目标进行反馈,应避免随意性和一般化的说教,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确保评价更具有针对性、确定性和广泛性。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改革力求达到:(1)可激发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亲密合作、协调互动,共同构建活动主体的过程。(2)增加训练密度,提高训练效益,较好地实现精讲多练。(3)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形成,既可形成一般学习能力,又可形成包含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在内的职业综合能力。(4)适用于各种层次的技术培训要求。(5)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可对提高教师的素质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

(三)实践教学的创新

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自己实践,要根据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为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特别要强调行之有效的,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即认识性实习、课内实践、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四步骤,为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在社会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继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就必须对其整体教学做改革。

首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实施四步骤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加社会责任感,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其次,提高学生业务技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深入到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进行实务操作,提高业务技能。再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向企业提出的一些合理化建议,适应行业发展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四)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能对教学工作起到辅助性的展示、演示、模拟、拓展的一切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常指为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示平台、幻灯机以及其他影音设备。

通过投影仪计算机可以把教师课前备好的教学课件以及教学相关的知识材料、实验过程、自然现象以及生活片断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接受知识、增强了解、加深印象。特别是在课堂上直接连接因特网上的相关内容,直接让学生感受到最新最快的观点、材料、背景对掌握知识、拓展视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大大充实课堂的知识容量,丰富教学的手段,使课堂教学在影音声色上不断生动,既调动了学生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一些教学的学术期刊也可以在网上直接查阅,从理论和实际中紧跟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

总之,我们的高职教育改革必须认清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新办法,新思路,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迈上新台阶。

[1]尹家明,万碧波.教学理念的更新是高职教育创新教学模式的关键[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4):39-41.

[2]韩蕾.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4).

[3]唐睿明,王棣华.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实现措施[J].新校园,理论版:2010,(1).

[4]刘青梅.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科技风, 2009,(21).

I206

A

1005-1554(2011)01-0087-02

2010-12-09

孙健(1980-),男,山东省淄博市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及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文为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HB10VJY119。

猜你喜欢
技能教学方法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画唇技能轻松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