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河北省8所高校调研分析

2011-04-13 00:28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常 宝 红

(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学校,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必须及时把握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为此,在河北省110多所各类高校中,随机按不同的地区抽出8所,就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程度、教学安排、宣传管理、队伍建设等有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际调研或电话问询。经过半年多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了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成绩的经验;概括与分析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把握全局、针对问题,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一、近年来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成就

在实地调研中,专家学者和高校负责同志普遍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高校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1]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政治信仰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尤其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总结分析问卷调查的基本数据,结合专题调研中专家学者的意见,可以发现,2004年以来,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中央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学科建设及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已形成共识并初显成效

在实地调研和电话问询中,各高校宣传管理部门同志及教师都认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和本质要求,青年学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动力,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举足重轻的责任。问卷调查也显示,大学生在对“你觉得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必要吗”的回答中,有76.5%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您的意义”的问卷中,有63.55%的同学回答“对思想和实际有很大的指导意义”;67.21%的同学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对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总体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从上到下,从宣传管理部门到教学单位,从教师到学生都比较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工程前景比较乐观,已经成为高校领导及广大师生的一种共识,尽管这种共识可能还不够深刻,但毕竟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觉悟。

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龙头,带动其他部门,全员育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已初显成效。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在“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中,81.4%的同学认为是“老师讲授”;在问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态度上,57.7%的同学选择了“喜欢听课,积极接受并理解老师讲的知识”的选项。由此可见,改革中不断向前推进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正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数据还显示,随着高校实施团中央所倡议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由学工部(处)、团委为推动“青马”工程而举办的专题论坛、学术讲座、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等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非常受学生欢迎,这种借助校园文化的灵活方式,开展的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宣传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宣传队伍包括学校党委、团委、组织部、学工部(处)的管理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人员、班主任和辅导员、一般专业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及学生中党、团员先锋队等五支队伍。在实际调研座谈会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政治热情,尤其是在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下,工作劲头和信心不断增强。近几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建设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队伍呈现出队伍不断壮大、年轻化、高学历等比较明显的特征。从调查数据来看,35岁以下的占32.5%,35~45岁的占41.4%,45岁以上的仅占26.1%,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且随着国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鼓励思想政治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这支队伍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博士学位的占到21.3%,硕士学位的占56.7%,高学历特征明显。这说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载体不断创新

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采取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多种平台,充分挖掘宣传和教育的有效载体来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并通过实践内化为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成为行动的指南。在调查中发现,68%的学校都建有“红色社团”,各高校大学生自发成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三个代表”践行社、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团等理论自学组织。调查还显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平台不断拓展,各高校都比较注重对新兴传媒的引导和建设。根据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的调查问卷显示,分别有43.4%和32.2%的学生认为新闻媒体和网络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有效途径。在受访的学校中,62.5%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建有网络教育平台,可以通过网络与广大学生进行交流,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惑。另外,有的学校还开展了名家讲坛、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读书月、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第二课堂有效地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存在着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不够系统、不够重视、总体实效性不理想、机制不健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平台有待完善和创新等问题,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

(一)整体实效性不强

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领导到广大师生,尽管对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推行中的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现象。所调查的8所高校中,对学生“你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吗?”的问卷调查中,非常了解的只占3.28%,而完全不了解的占31.69%,在对“据你观察周围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态度如何”的回答中,支持的占24.04%,漠然的占38.25%,不清楚的占35.52%,排斥的占2.19%。可见,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重视不够,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在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效果的问卷中,48.52%的同学认为“效果不佳”,其中73.46%的同学认为造成效果不佳的原因是“理论宣传内容与当今现实社会结合不紧密”;在对“大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有效方式”问卷中,对“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方式”只占14.36%,更多的同学选择了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红色社团、主题班会、开放讲座等灵活方式来提高自己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水平。就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言,学生对课时安排、教材总体而言相对满意,而对授课方式满意度不高,如何变被动而学为主动学习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整体认识不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内容脱离实际、形式抽象枯燥、宣传过程缺少互动等,这些是造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整体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存在着三大误区,一是脱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指导他们解开对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疑惑;二是脱离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的实际,理论专业,概念抽象、深奥难懂,使他们从心理认知上无法融会贯通理解马克思主义;三是脱离青年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把理论宣传的内容转化为指导他们观察、处理实际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宣传和教育误区在大学生心目中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信服力、战斗力和吸引力,因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整体实效性较差的结果。

(二)教育机制不健全

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应该是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全员育人优势的整体性协调合作。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门和研究机构、学工部(处)、团委及其它教学和管理部门,应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围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题,展开教学和宣传活动。但调研结果显示,各高校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机制方面做得还不够,作为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课堂和社会实践等的第二课堂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问卷数据显示,仅有25.5%的学校开始尝试借助社会实践这个平台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学生生活实践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从所调查的8所学校来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单位与学生工作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仍然处于两分状态的问题,造成你搞你的教育,我搞我的宣传,缺乏统一的协调合作。调查还暴露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互不沟通,各行其道。思想政治课注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而专业课教师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倡导质疑,甚至质疑社会,往往起到反面作用。如果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各行其道,不能形成有效合力,势必会大大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效果。另外,各高校目前基本没有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在保障、控制和评估方面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机制,就没有制约,也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保障,更谈不上效果。

(三)教育平台有待整合

就目前而言,各高校教育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样平台已经基本建立,已初步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协作、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局面,但各平台之间不能有效协调,不能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合力作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有效载体亟待整合,共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育平台的系统性和感召力是最突出的,但只凭课堂上老师讲授,就能使理论入脑、入心,恐怕再优秀的专家也做不到。学生们对理论的接受、消化和吸收,并内化成为自己的政治价值与政治态度,需要大量的中间环节。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们期待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方式”多项选择中,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分别是:“通过课堂教学”占14.36%,“通过开放讲座”占19.86%,“通过网络论坛”占13.65%,“通过班级主题班会”占14.18%,“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占22.16%,“通过参加红色社团”占15.78%。综合分析来看,大学生更希望通过课堂以外的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来接受马克思主义,而这些课堂以外的平台目前不能有效地相互协作,存在着各自为战,各为其主的现象。如:高校团委目前主要教育活动是围绕“青马”工程来开展。其实从本质上来讲,“青马”工程的使命和目的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是一致的,二者完全可以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共同发展。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社会实践的主题和活动形式一般由辅导员来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时会被边缘化,大大消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各种教育平台需要有机整合,形成合力,发挥协同作战的作用。

三、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对策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途径,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主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把握“三贴近”的原则,突出理论的科学性、价值性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内容要有所取舍。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针对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存在误区和困惑,着重解决“六个为什么”和“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他们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其次,利用多种传播方式,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运用通俗的语言,采用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多种形式来组织教学,借助于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队伍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队伍是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是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军。[2]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已经是迫在眉睫。针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存在的问题,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兼职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队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者要加强自身学习,做到教育者首先受教育,同时要增强自我意识,提高政治敏锐力,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有效实施培养计划。学校要配合教育部的培训工程,创造条件,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规划,鼓励教师以在职或脱产的形式进修或培训,以整体提高这支队伍的业务水平;三是建立有效动力和奖励机制,建立和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建设考核测评体系和教师职务评聘体系、教师表彰激励机制和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为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三)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出现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脱节所暴露出来的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党委领导下,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办、团委、关工委等部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各基层院系要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各自宣传和教育优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第一,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协调各部门,建立协作互助机制,加强教务人员与学生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各部门相互合作,既各司其职,又为共同的育人目标通力合作。第二,建立课堂内、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馈机制和评估机制,及时有效地采取对策,确保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验总结和推广等工作。第三,完善全员育人机制,要建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及各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各自的优势,真正把全员育人落实到实处。

(四)整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有效载体

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杂的大工程,需要教学部门、宣传部门、图书馆、校园网络管理部门、社会实践部门等众多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辅助,借助多种宣传和教育有效载体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高校要利用各种庆祝活动举办各种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组织读书月、电影周、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积极发挥校园广播、图书馆、宣传橱窗、墙报、展览室等媒介的作用,以形成良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舆论氛围,帮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教育意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渗透到各类文化活动中,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来感染学生。[3]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大马克思主义教育力度。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有重点地突出建立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流网站,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借助网络上大量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资料来展现;建立网络QQ群,为学生党员之间、教师和党员之间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开设网络博客,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以日记、随笔等方式与广大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大学生也会以回复留言的方式作为阅读信息的反馈,这样,更加有利于理论工作者的引导、教育工作。[4]再次,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理论社团。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覆盖更广的层次和群体,形成浓郁的理论学习和探索氛围,并充分发挥理论社团的先锋作用和带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索理论。另外,利用社会实践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实践是从理论认知转化为理论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桥梁,是大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在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使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与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让学生从内心感到马克思主义就在身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争取学生信任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大学生检验自己信仰和信念,纠正自己对社会主义认识偏差,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素质,从而卓有成效地促进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