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芬主任医师治疗慢性便秘经验

2011-04-13 04:47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710001
陕西中医 2011年11期
关键词:栝楼枳实气滞

孙 洁 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 710001)

慢性便秘是临床的常见病,包括西医的功能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肛门括约肌失迟缓症等。此病虽然常见,但易被忽视,且发病人群中虽以老年为主,年轻人也不在少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北京、天津、西安地区调查发现,18~70岁成年人发病率为 6.07%,6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为 15%~20%[1]。患者往往患病数年而不及时求医,常自服三黄片、番泻叶等药物以求速效,久之此类药物耐受,才来院求治。此时病久而深,临床治疗要获得良好的长期效果并非易事。于淑芬教授治疗此病颇有心得,远期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切中病机 慢性便秘一病,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包括三种情况:一为排便周期延长,排便次数 <3次/周,便质可硬或不硬;二为周期不长,但便质干结,排除困难;三为排便不畅,便质、排便周期可正常,甚至便质稀溏。可见,界定此病的关键,并不在便质硬或不硬,而在于周期延长、排除困难及排出不畅。于教授认为,此三者可归结为大肠传导失常,这就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大肠传导失常,或传导过度,而生泄泻;或传导不利,而生便秘。传导不利的根本,在于“气滞”,此为病机之标。气滞有虚有实,有虚实夹杂,可兼热、兼寒、兼瘀、兼阴阳气血之不足。观五脏,与气机密切相关的,首推肝、肺二脏。肺为华盖,主气司呼吸,又与大肠相表里,故治疗二便不通有“提壶揭盖”之法;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一切气机郁滞不畅之症,无不与肝相关。肝气顺畅则五脏气机顺畅,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机体气机失畅,久则为痛为聚,为痞为瘀,脏腑功能失调,大肠亦不例外。所以,肝肺二脏失调是此病病机之本。

治病求本 于教授治疗本病独到之处在于,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加减化裁,现分析如下:四逆散药仅四味,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柴胡入肝胆经,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枳实入脾胃经,行气散结,二药升降相伍。白芍一则补肝体而助肝用,一则与甘草相配,酸甘化阴,益阴血,润肠道。全方正是围绕着“气机郁滞”的病机。然而此病临床症型多有变化,故加减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于教授临床以此方为基础,如下化裁:老年患者,伴便质干硬者,加栝楼仁、郁李仁、火麻仁、肉苁蓉等以润燥;兼肺气不畅,咳喘、胸闷者,加栝楼实、薤白、桔梗、鸡内金等,消食化滞。青年患者,多以气滞为主,食纳尚可,常酌加厚朴、香橼、佛手、香附等理气之属,但同时注意根据证型不同,加入滋阴、养血、温阳、清热等药,以防理气之药温燥。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近年对其研究颇多,将其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如:慢性胃炎、便秘、肝硬化、失眠等,均取得良好疗效。临床药理研究发现,四逆散具有促进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2];柴胡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作用,枳实对胃肠道运动呈双向调节作用[3]。

典型病例 尚某,男,72岁,大便不畅 5年余。大便 1~2日一行,质不干,量少不畅,有大便不净感。胸闷不畅,小腹胀满,纳差,精神欠佳。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滑。我师诊为便秘之脾虚气滞,方药如下:柴胡、枳实、佩兰、白芍各 12g,栝楼、鸡内金、生山药各 15g,香橼、炒杏仁、薤白各 10g,甘草 6g。每日 1剂,水煎服。患者服药 1周后症状大减,大便日 1次,成型,加太子参、生白术各 15g,调理月余,症状消失。随访一年余无复发。

[1]罗云坚,刘茂才.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7.

[2]彭城等.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22(1):39.

[3]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

猜你喜欢
栝楼枳实气滞
枳实薤白桂枝汤应用浅析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川栝楼瓤中次生代谢物组成及相对含量分析研究△
仲景应用厚朴情况
小栝楼“宝葫芦”
破气消积的鹅枳实
浅论栝楼皮、栝楼种子和栝楼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