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肩袖修复术的护理配合

2011-04-13 13:16郭倚天陈金月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肩峰肩袖关节镜

郭倚天,陈金月

关节镜手术是国内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直观和简单的优点,对关节病的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除了膝关节外,关节镜也可以用于大多数肩部疾病的诊断和部分手术。通过直视下观察和处理肩关节内包括肩峰下的一些病变,可明确诊断,指导手术方法的选择,同时避免盲目切开探查造成的创伤。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年起为25例患者实施了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25~67岁,平均46岁。肩袖撕裂性损伤6例,肩峰撞击症5例,复发性肩关节炎14例。

1.2 手术方法

1.2.1 建立关节镜通道 先用记号笔标出关节骨性标志,然后以肩峰后下角向下2 cm,再向内2 cm即肩关节后方为穿刺点,以尖刀切开皮肤,插入关节镜穿刺锥及关节镜鞘,连接30°关节镜。

1.2.2 建立操作通道 于喙突向外向上1 cm,建立前上方操作入路于喙突向外向下1 cm,建立前方下操作入路。在关节镜监视下将关节镜套筒抵于前关节囊,退出关节镜,插入Wissinger棒,穿透前关节囊,切开皮肤,将通道管套在Wissinger棒上,引入通道管后退出Wissinger棒,插入关节镜,前方套管作为器械套管为器械操作通道或排水口。

1.2.3 缝合锚的安放 以刨削器或射频汽化仪清理肩峰下间隙滑膜和软组织。用磨钻由前向后、由外向内斜形磨削肩峰。将锚钉与肱骨干纵轴呈45°夹角置入骨内,拔除锚钉操作杆,经工作套管将缝线牵出关节外打结,用肩袖缝合器缝合破裂的肩袖后,以打结器将线结推入关节内打结。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状况,根据患者的特点(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进行有针对性性的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安全性、先进性、术后关节恢复的程度、手术可能获得的结果,让患者对手术室环境有初步了解,必要时向患者提供一些介绍手术的照片和资料,取得患者的合作,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2.2 术前准备

2.2.1 患者准备 完善必要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四项、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手术区域皮肤的准备以及禁食、禁饮情况等,并要排除手术和麻醉禁忌。

2.2.2 物品准备 根据手术需要,备好牵引床、成像系统、光源系统、动力刨削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关节镜专用器械和关节镜镜头等。

2.3 巡回护士配合

2.3.1 麻醉配合用静脉通道的建立 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由于肩关节手术的特点,在建立静脉通道时多选用下肢大隐静脉,以防止静脉输液与测血压在同一肢体,造成微小血栓及穿刺针堵塞的潜在危险。核实患者后在下肢建立静脉套管针静脉通道。注意防止患者坠床等。

2.3.2 手术体位的安置 ①半坐位:于手术床的前部放置肩关节手术专用体位架,用约束带将患者头和下颌部固定牢固,体位架前端抬高25~30°,取半卧式海沙滩椅位,患侧上肢游离,下肢曲膝脚下放置挡脚板,防止身体下滑移位;②侧卧位:患侧上肢游离,身体略向后倾20°,腋下枕软垫防受压,注意髂前上棘、膝关节外侧、外踝等骨突出处加垫海绵,以防压力伤的发生。消毒后患侧上肢远端皮肤悬吊牵引,外展约45°,前屈 10~15°,牵引重量为 4.5~7.8 kg(10~15 磅)。

2.4 洗手护士配合 ①用治疗巾制作一布袋妥善固定导线,将各从中间穿过,用两把钳子固定于手术单上,防止导线弯曲、打折影响使用寿命。将关节镜器械与普通器械分别放置,以防精密仪器与其他金属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同时又便于手术医师取放;②按照手术步骤依次摆放,关节镜穿刺锥及关节镜鞘、直径4.0 mm 30°广角关节镜、Wissinger棒、6.8 mm的工作套筒、缝合锚钉、引线器、肩袖穿刺缝合器械、打结器、剪线器等,根据手术步骤及时准确的传递手术器械。

3 体 会

摆放牵引体位时,特别注意身体几处受力点和牵引的力量,严格掌握牵拉时间,防止受压,避免暂时性麻痹的发生。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输液顺畅。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灌注液的使用情况,防止由于疏忽造成液体滴空气泡进入手术野,影响影像效果及手术进程。在不使用液体加压泵的状态下,尽量将灌注液悬挂在高处,以加快液体的流速及压力以减少出血。由于关节镜手术的无菌要求高,故手术器械的灭菌环节尤为重要。应严格按内窥镜系统的清洗和消毒方法,将可高温高压的金属,采用预真空高压灭菌。各种导线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柜消毒。冷光源电线勿打折,以免损坏光导纤维。刨削系统主机,监视器旋回零位,加罩保护。设立专人维修、保养制度,专人负责关节镜设备术前术后的清洁保养,以便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总之,熟悉手术步骤、准确熟练地配合手术、正确使用仪器和器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充分的术前、术中配合,结果25例手术均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肩峰肩袖关节镜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关节镜下喙肩韧带松解在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中的作用
MRI及三维超声对肩袖损伤诊断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