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字一号”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增量备份方法的改进

2011-04-13 13:16王晓虹马玉想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编辑器增量备份

王晓虹,马玉想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1-07开始运行“军卫一号”信息系统医师工作站,产生电子病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病历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医院电子病历文件总容量已达7.9 G,文件夹86 688个,文件数量为378 012个,按复制粘贴的方法进行一次电子病历的全部备份大约需要6 h以上,这样既浪费时间加重了服务器的负载又影响其它工作,并且若在备份期间出现网络和其他故障备份失败则前功尽弃,所有工作还需重新进行。因此应改进备份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1 电子病历存放特点

“军卫1号”信息系统医师工作的编辑器有word和专门的编辑器两种,用word做编辑器的为老版医师站,用专门的编辑器为新版医师站。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前使用老版医师站,之后使用新版医师站。无论新老医师站,病历文件个数依医师创建的病历文件决定,查看病历文件索引表MR_FILE_INDEX可知。一般新医师站比老医师站的病历文件多2~3个。新医师站除医师建立的病历文件还增加了一个文件%0000(%依住院次数为1.2.3……)存放所有病历文件内容,在单个病历文件损坏时,可作为备份文件恢复,增强了病历的安全性。但“军卫一号”信息系统新老病历都是按患者住院号分目录分级存放的。分级法首先按住院号最后2位建立文件夹,然后再依据前面剩余几位的住院号建立子文件夹,最后根据患者住院次数形成每次住院的病历文件。虽每个文件不大,但数量众多,目录数也巨大。由此可见在这种病历存放结构下,靠人工是无法辨别出新增病历或修改过的病历文件。要想备份只能对所有历年来的电子病历进行全量备份,全量备份中90%以上的电子病历文件是不必要但又不得不进行的重复备份[1],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历文件日益增长,重复备份量也越来越大而导致备份耗时越来越长,占用系统资源越来越多。所以各单位迟早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并进行解决。

2 增量备份实现方法

为实现计算机自动增量备份电子病历文件,就必须让计算机能识别新增或修改的病历文件。DOS命令XCOPY具有拷贝指定日期之后修改和建立的新文件的功能。XCOPY命令可以用来拷贝单个文件和几个不同的文件组,它也可以带参数项[2]。参数 /D:mm-dd-yy只拷备在指定日期之后(包括指定的日期)修改和新建的文件,日期格式依赖于地区代码。如果不提供日期,只复制那些源时间比目标时间新的文件。参数 /S除空目录外,拷备所有目录和子目录的文件。参数/Y禁止提示以确认改写一个现存目标文件。因此利用XCOP命令,编写批处理程序,加入计划任务中,可完成定时自动增量备份电子病历的任务。

程序相关语句:进入DOS模式执行BAK.TXT并将执行情况输出到bak.log文件。Cmdc:bak.log;Bak.txt内容;xcopy x:e:data/d/s/y。每天按定制时间,通过执行增量备份程序,把服务器上的新增病历和修改的病历文件(即源病历修改时间比目标病历修改时间新的文件)复制到备份服务器的磁盘上,实现增量备份的功能。

3 增量备份方法应用效果

电子病历增量备份程序运行近1年取得明显成效。病历备份时间缩短速度增快,备份时间由以前的6 h,缩短为15min左右,且备份成功率大大提高。备份文件由37万多个减少至1 500个左右。同时因为备份文件量的大幅减少,服务器的负载明显减轻,增强了备份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顺畅也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1]郑甫京,张 军.DOS实用大全V2.0-V6.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458-459.

[2]彭小斌,帅海涛,吴为清.“军卫1号”HIS电子病历备份方案的改进[J].医学信息,2005,15(4):315.

猜你喜欢
编辑器增量备份
“备份”25年:邓清明圆梦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创建vSphere 备份任务
“价增量减”型应用题点拨
你距离微信创作达人还有多远?
车辆段收发车运行图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旧瓶装新酒天宫二号从备份变实验室
基于均衡增量近邻查询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德州仪器(TI)发布了一对32位增量-累加模数转换器(ADC):ADS1262和ADS126
基于VLIW目标机的ELF二进制编辑器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