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养猪经济模式介绍

2011-04-14 06:04胡成波辽宁省丹东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4期
关键词:肉猪养猪饲料

文│胡成波 (辽宁省丹东市畜牧兽医局)

时吉刚 (辽宁省丹东市种畜场)

姜正伟 (辽宁省丹东市金山动物卫生监督所)

◎生态循环养猪

现代养猪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为发展方向,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的问题,核心是健康养殖、能源技术、减排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综合运用,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康乐生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多赢的必然选择。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结合各地经验,对形态各异的养猪经济模式进行归纳分类,特推介如下。

减量、替代模式

遵循减量化的原则,采用有害投入品减量和替代模式。一是饲料原料要求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符合规定标准。制药工业副产品不宜于作生猪饲料原料。二是饲料及饲料清洁生产技术。饲料配方遵守均衡全价的原则,根据动物营养学,应用先进的饲料配方技术和饲料制备技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长势进行饲料配制,生产全价配合饲料和精料混合料,日粮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比例合适,减少氮的排泄量和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饲料利用率。三是使用“绿色添加剂”。例如,酶制剂(饲用复合酶制剂)能减少无机磷的用量,提高饲料的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促进生长发育;酸化剂能增加采食量,提高蛋白消化率,促进仔猪生长;以及前景广阔的饲用微生物制剂,它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系平衡而对动物施加有益影响。四是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疾病发生,减少药物用量。当需要用药时,按规定用量、用法使用,并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防止药残污染环境。生猪饲料中不应添加国家严禁使用的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物;对微量元素和药物及其他添加物的使用控制在安全量以下。

节地养猪模式

楼房养猪模式可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拓展猪的生长空间。如建一个万头规模猪场,按传统方式需要50~100亩用地;按工厂化养猪模式也需要30亩用地;而利用楼房养猪,只需要10亩用地,可以大大节约土地资源。黑龙江友谊农场红星隆农垦分局、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城厢乡陈欢秀楼房养猪场在这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日本坂东岛集团总公司的楼房养猪经验值得借鉴,其建筑采用三角钢为骨架的三层楼结构,1楼饲养哺乳母猪,2楼饲养断奶仔猪,3楼饲养育肥猪和种猪;当1楼哺乳母猪停止哺乳后转至3楼,仔猪转至2楼,3楼种猪于产前5天可直接转入1楼。利用可调节升降的起重叉车来完成各类猪的周转;转群猪笼,成年母猪每次可以转5~6头,仔猪每次可转150头,50千克肥育猪每次可转15~17头,省力省时。

节水养猪模式

一是推行“两分四改”清洁生产技术。“两分”:严格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设计工艺,净道和污道分开。“四改”:改水冲清粪为人工清粪为主、高压水冲为辅的清粪方式;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改渗漏地面为防渗地面。“四改”措施可使日排污量明显降低,既能节约水源,又做到了对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二是使用发酵床养猪技术。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有机垫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再需要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达到零污染、节水节本、改善肉质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节能养猪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天然能源,建设低碳猪舍。如使用绿色环保建材和耐久材料,减少材料用量,建造太阳能暖棚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等措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践证明,以塑料薄膜为主的太阳能暖棚育肥舍最实用高效,该猪舍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有光照,通风好,冬暖夏凉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猪的福利待遇。

二是利用地热资源调节畜禽舍温度,降低能耗。采取水暖循环地热供暖方式,即用常压特制锅炉提供热源,以仔猪腹部实感温度为保暖主要目的,适用于保育猪舍的供暖。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操控简明,使用寿命长,且能有效保持舍内干燥、干净与温暖,从而达到提高成活率,增加增重的目的。

节料养猪模式

◎舍内建沼气池

一是种草养猪,节约精料。据辽宁省丹东市种畜场试验,用串叶松香草、紫粒苋、苜蓿和青饲玉米等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大量饲喂妊娠母猪,少量喂育肥猪,可起到以青补精,降低成本,减少碳氮排放;满足营养,增加产量;改善肉质,提高质量的作用。用30%青饲料代替精料饲喂妊娠母猪,可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而且还能大大降低碳的排放和饲养成本;用10%左右青饲料代替精料饲喂肉猪,平均每头肉猪喂美国菊苣77.5千克,精料214.5千克(对照组735克),每头猪收益比对照组多32.92元(对照组为57.87元),其中美国菊苣亩产6000千克,每千克成本约0.07元。

二是泔水高温处理喂猪。泔水又称厨房残余,食物下脚,多来自宾馆、餐厅、酒楼、单位食堂等,是城市垃圾的重要部分,采取高温、适量添加等科学方法处理后喂猪,可节约大量精饲料。德国、古巴、日本等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城市泔水进行集中加工处理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如依日本经验,每头肉猪每日喂7千克加工后的泔水,一个日产泔水500吨的城市每天可喂肉猪7万多头,一年四批可出售肉猪28万多头,产值近2亿元。

循环经济模式

沼气是一种重要生物能源。1立方米沼气的产热量约为6000千卡,相当于1.2千克标准煤的产热量。沼气生产是一种厌氧废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成本上比好氧处理及其他处理方法要低得多。以沼气为中心的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模式中,生猪可得到科学的饲养,物质和能量获得充分的利用,环境还可得到良好的保护。

◎种草养猪

一是猪-沼-草(菜)-猪模式。把猪的排泄物排入沼气池(北方可在猪舍下建沼气池,解决冬季低温问题),进行厌氧发酵作无害化处理,产生沼气,供炊事、照明、采暖用,沼液可以用来种草种菜,牧草和部分菜叶用来喂猪。

二是猪-沼-鱼-粮(果)模式。猪粪便入沼气池产生沼气,沼液流入鱼塘,最后进入氧化塘,经净化后再排到稻田灌溉。利用沼气渣、鱼塘泥作肥料,施于果园。由于建立了多层次的生态良性循环,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养殖结构,可以有效开发利用饲料资源的再循环,降低生产成本,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猪只流行性疫病的发生,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高效经营模式

一是组建专业合作社。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高,是实现生猪饲养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合作社以股份制为主,以资金、资产入社,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抱团作业,降低成本,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比如吉林和龙市龙城镇腾发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两年来,合作社猪舍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现存栏猪8000头,年出栏1.8万头,实现了合作共赢。销售总额达到2520万元,年纯利润近900万元,合作社成员达到150户。辽宁辽阳县双赢养猪合作社拥有近500户社员(养猪户),先后开设了5个分社,设有品牌肉专柜,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格局。合作社为社员养猪户提供技术、饲料、兽药、销售等服务,得到了全体成员的认可和信赖,生产效率和效益逐年提高。

二是适度规模饲养。适度规模养猪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种养模式。实践证明,农户适度规模养猪的家庭牧场是新的方向。其优势在于饲养成本低,与规模化牧场相比,农户采用的饲料来源丰富,可以利用大量农作物副产物作饲料,而且家庭牧场的劳动力成本很低。

“适度规模”的养猪场有多种形式:东北地区一批养20~40头肉猪,年出栏40~120头,种植5~10亩农田,种养一人承担;养10~30头母猪,年出栏200~600头肉猪,夫妻两人,自繁自养;养50~100头母猪的养殖场,年出售1000~2000头仔猪,雇3~5人;湖北“养猪150模式”,一批养150头肉猪,年出栏400~450头,一人饲养,由相关的大公司供应苗猪、饲料,并负责收购销售等;重庆的“养猪120模式”,一批养120头肉猪,年出栏250~350头,由相关的大公司供应苗猪、饲料,并负责收购销售等;“温氏模式”,由公司供应苗猪、饲料,并负责收购销售,农户养肉猪,一批150~500头不等,双方订立合同,保证农民有一定利润。

三是“多点分散”建场。多点分散是我国养猪业的理想模式,“多点分散”建场是指两个养猪场之间的距离要在1公里以上。其优点是:饲养密度小,空气好,发病少;粪污容易处理,可节约很多投资,更符合环保要求;最好饲养新培育的瘦肉型黑猪如新丹黑猪,或者可以饲养地方土种猪如辽宁黑猪等,生长速度可适当慢一些,但肉质好,卖价高;可以种养结合,多用青粗饲料,节约成本,改善肉质,更加节约能源,有利于资源配置。

四是精深加工增值。实行订单式生产,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签订收购合同,企业与养殖户共同承担风险。在肥猪价格走低的今天,只有加工企业对猪肉产品进行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才能增加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将生猪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有时其效益会超过主产品的效益,既节约了能源资源,又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猜你喜欢
肉猪养猪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中兽医治疗肉猪便秘
肉猪安全卫生监督的关键技术应用
养猪
适时出栏养猪更赚钱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