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泰州市烟粉虱发生概况、重发原因及防治策略

2011-04-14 06:04王亚松
上海蔬菜 2011年4期
关键词:虱的虫量烟粉

王亚松

(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 225311)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虫,是近年传入我市的一种具有潜在危险性和爆发性的同翅目昆虫,其繁殖力强、寄主范围广、防治难度大、危害重。自2002年我市首次发现烟粉虱以来,逐渐形成一定的发生量,发生面积也逐年扩大。于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年大发生,给大田作物及大棚蔬菜带来很大的危害;同时每年到8、9月份的时候,烟粉虱成虫开始大量进城,在随后的两个月左右对城市市容、交通、公共卫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烟粉虱已经成为威胁我市农业生产安全的一种新的重要虫害,其发展态势也不容乐观。

1 发生概况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特经、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和保护地种植的大力推广,为烟粉虱提供了大量的越冬场所,从而导致我市烟粉虱的越冬基数大大提高,对我市烟粉虱的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烟粉虱在我市1年约发生10多代,且世代重叠,其一个生活周期分为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成虫和若虫取食植物汁液、传播病毒病,造成农产品产量降低;另外,烟粉虱成、若虫分泌的蜜露能诱发煤污病等真菌病害,严重时植株表面覆盖1层灰黑色霉层,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烟粉虱在我市大棚蔬菜上的危害期主要是从每年的10月份开始由露地进入大棚危害,次年的5、6月份迁飞扩散到大棚揭膜结束。其间,烟粉虱主要危害作物有棚室内的番茄、茄子、青椒以及一些观赏用的花卉。

2010年,我市烟粉虱中等至偏重发生,并没有如大家预测的像往年一样爆发,而且烟粉虱也没有大量进城。虽然8、9月份露地蔬菜上的虫量有所抬头,但未对我市露地蔬菜生产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参考我站2010年及往年调查的大量数据资料以及气象资料综合分析,2010年烟粉虱未爆发的原因不简单是药物防治得力的结果,而是由天气因素、人为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重发原因分析

2.1 冬季设施栽培大棚给烟粉虱构筑了安全越冬场所

随着我市设施栽培蔬菜面积的迅速发展,既成为农民经济收入支柱,也使烟粉虱在本地安全越冬场所遍布各地,构成年年重发的虫源基地。几年来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在越冬期间,温度极低时大棚内增加2层小拱膜覆盖,耐低温的伪蛹得以存活,翌年大棚周围露地植物则成为重发的核心区。如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每年均有几百个大棚内培育茄子、番茄、甜椒、西葫芦、黄瓜钵苗及移栽定植挂果的茄子、番茄、甜椒等,当年12月下旬调查,棚内烟粉虱成虫、卵、若虫及伪蛹并存;翌年1月下旬调查仅查到成虫及伪蛹,查不到新鲜卵,表明羽化成虫不耐低温而死亡。而姜堰市桥头镇高效设施农业园区,部分农户冬季拱棚内均种植耐寒蔬菜,有莴苣、茼蒿、芹菜、小青菜等,温度极低时棚内不再拱小棚,越冬期间均查不到烟粉虱各虫态存在,到6月上中旬露地植物上仅查到零星成虫。

2.2 周年不间断的多种食物链极利于爆发

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虫,目前全世界已记录烟粉虱寄主植物有600多种。就我市农业生态区域内,农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水果品种多、花卉品种多、农田外杂草种类更多,城镇道路、园林绿化栽种树木、草坪品种又多,到处都是烟粉虱滋生繁殖的场所,特别是设施栽培蔬菜的发展,为烟粉虱在我市安全越冬构筑了场所,人为地为烟粉虱架设了一年四季畅通无阻的繁衍桥梁。每当某一种嗜性寄主植物衰老恶化时,田间又出现新的寄主植物,即转移危害,现自然界内人为构建的立体式食物链,只要遇上适宜的气侯条件,将会形成年年大爆发局面。

2.3 早春虫源地的药控不得当加速了其爆发

随着早春气温的升高,越冬大棚内寄主、温湿度条件对烟粉虱的发生极为有利。烟粉虱繁殖力极强,每只产卵160粒左右,如果这个时期越冬虫量在大棚内繁殖1~2个世代,必然在大棚内爆发成灾,对大棚蔬菜的后期生长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在2、3、4月份用药防控大棚内烟粉虱,对今后烟粉虱的发生和控制具有深远意义。我市广大干群通过政府和植保部门的宣传以及近几年烟粉虱爆发产生的危害,对烟粉虱有了新的认识,在防治上也不敢松懈大意,花大力气进行防治,使早春大棚烟粉虱的虫量得到有效控制。

3 防治策略

烟粉虱的防治可走化学防治与种植技术相结合的道路。我市烟粉虱在10月中下旬的露地作物上已进入发生尾期,随着寒流及霜冻天气的临近,露地烟粉虱活动渐渐减少,到11月下旬露地烟粉虱基本绝迹。还有部分在秋延棚内发生的烟粉虱和10月底随移栽的幼苗转入越冬大棚危害的虫量将会成为年前大棚内危害的主要虫源,其越冬代也将成为次年烟粉虱发生的基数(由于秋延棚一般到11月底~12月初将要揭棚,棚内发生的烟粉虱不会成为春节前和春节后的虫源)。

适当改变传统种植方法也能对烟粉虱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一般情况下,我市大棚蔬菜冬前移栽的,下种时间一般在9月底10月初,移栽时间在10月底11月初,此时无论是育苗期还是在移栽定植期,露地烟粉虱还有发生的尾峰,烟粉虱露地虫量在这两个时期迁入苗棚和移栽棚危害,发生基数相当大,从而导致以后棚中虫量需要花大力气才能有效控制。春节后(2月初)移栽定植入棚的作物,育苗时下种时间可适当延后,在11月上旬下种,期间对苗棚做3次左右的药控,到11月底12月初移苗入苗钵时,露地烟粉虱已经绝迹,不会成为二次迁入的虫源,此时苗钵棚内的虫量通过定期药控,越冬苗钵棚虫量基本得到控制,越冬虫量也相应减少。因此春节前主要监控对象应该以11月初移栽入棚定植的越冬棚为主,其内虫量的控制对于次年越冬基数及全年烟粉虱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虱的虫量烟粉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8种药剂对甘蓝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盲蝽的效果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几种生物药剂防治梨木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大棚青椒烟粉虱的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