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绿叶菜生产 保障市场供应——青浦区绿叶菜产销现状与分析

2011-04-14 06:04戴平平
上海蔬菜 2011年4期
关键词:菜田绿叶菜青浦区

戴平平

(上海市青浦区蔬菜技术推广站 201700)

青浦区位于上海西部,具有相对充裕的耕地资源、洁净的水源以及便利的运输条件,因此在上海全市各区县中属于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上海市民喜食绿叶蔬菜,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其体积大、重量轻、容易失水造成品质下降、不耐贮运的品种特性,我们一般都在城市近郊生产绿叶蔬菜。由于上海近郊的耕地日益匮乏,加上青浦东部地区与江桥蔬菜批发市场距离较近,运输方便,青浦耕地租金相对较低等因素,使青浦东部地区成为上海郊区主要的绿叶蔬菜生产基地。

1 青浦区绿叶菜生产现状

1.1 种植面积与区域分布

青浦区地处中远郊,现有耕地面积2.31万hm2,常年蔬菜种植面积4530hm2,其中绿叶蔬菜种植面积2090hm2,占蔬菜总面积的46%。如果除去1666.7hm2左右的水生蔬菜(茭白、藕),实际绿叶蔬菜种植面积占蔬菜面积的73%。由于绿叶菜市场需求量较大、生产周期较短、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对设施要求较低、生产技术要求不高,深受广大菜农欢迎。青浦区绿叶蔬菜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靠近上海市区的5个镇,其中以白鹤、华新、重固等3个镇的面积最大,占全区面积的60%左右。

1.2 生产与销售方式

1.2.1 露地生产为主要形式 据调查,青浦区绿叶菜生产方式主要有露地、全年大棚和冬季大棚,分别占47%、39%和14%。露地生产的绿叶菜主要是青菜、杭白菜、蕹菜、菠菜、生菜等。这些蔬菜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管理方便,有利于应用杀虫灯、性诱剂等先进适用病虫害防治技术,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绿叶菜质量。全年大棚绿叶菜生产面积约800hm2,其中除了近年财政投入新建的塑料大棚外,一半以上是菜农自己出资搭建的。大棚生产在夏季能避雨、冬季能保温,可提高绿叶菜的产量和效益。因此,部分资金不足的菜农也在冬季采用成本较低的竹棚生产,提高低温下绿叶菜产量和经济收入。

1.2.2 散户经营占主体 据调查,青浦区绿叶菜经营散户、统一经营、合作社3种经营方式分别占87%、5%和8%。本区散户经营是经营的主要形式;统一经营的模式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难以有大的发展;合作社经营方式,在生产过程基本上也是分户进行的。

1.2.3 批发为主要销售模式 青浦区绿叶菜销售方式中,批发销售的占51%,田头交易的占19%,零售占20%,销售到超市、食堂均在5%左右,前2种批发交易方式占总交易量的70%。

1.2.4 青菜为主要种植品种 青菜、生菜、杭白菜、草头等10种主要绿叶菜中,青菜(包括鸡毛菜)种植面积最大,占40%以上,其他种植面积在10%左右的品种分别为杭白菜、生菜、草头。

1.3 成本与收益

近期对20户绿叶菜种植户生产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其中17户为散户,3户为统一经营户。2009年绿叶菜年平均667m2产值为1.5万元,667m2生产成本(不计人工支出)在3500元,生产成本包括土地租金、肥料、农药、农膜、机耕、电费等。近年来土地租金、肥料等成本上升速度较快,绿叶菜生产散户每667m2每年收益可以达到1万~1.2万元。一般每户有2个全劳力的家庭种植0.33hm2菜地,全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绿叶菜生产用工量较大,每户每天工作9h,一年劳动天数在300d以上,人均每天劳动收入为80~100元,月收入在2000~2500元,与他们的劳动强度相比,收入也相对偏低。绿叶菜生产统一经营主要支出是人工开支,扣除各种支出,每667m2菜地净收入在2000~3000元。近年来由于土地租金、工资逐年提高及找不到合适工人等原因,统一经营面临利润下降、面积减少的困境。只有供应超市、食堂的菜农,蔬菜售价较高,收益较好。

1.4 菜价波动的原因

绿叶菜价格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地绿叶菜价格主要受气候的影响,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其中暴雨、台风、雪灾造成减产与难以采收是影响菜价的关键;其次是客菜货源的多少,客菜多则价格降,客菜少则价格升。如果在一个时期内风调雨顺,绿叶菜产量增加,市场供应量大于需求量,则价格降。

2 青浦区稳定绿叶菜生产的主要举措

2.1 确保足够的生产面积

保障市场供应,数量是关键。由于现在蔬菜生产面积未能做到像粮食生产一样的严格与重视,而且在蔬菜生产中对治安和蔬菜质量安全等要求较高,责任较重,镇、村一级普遍有减菜增粮的趋势。针对上述情况,青浦区对蔬菜生产面积的控制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方式,而且在设施菜田建设中由市、区二级财政全额投入,提高建设设施菜田的积极性。截至2010年,青浦区建成设施菜田1333.3多hm2,起到了稳定菜田面积的作用,大部分设施菜田以生产绿叶菜为主。

2.2 加强对蔬菜散户的管理和服务

绿叶蔬菜是最容易发生农药残留中毒事故的一类蔬菜。由于80%以上绿叶菜为分散种植,安全监管难度较大。我们在蔬菜安全生产的宣传、签约、培训、检查、补贴农药等方面为菜农做好服务。积极帮助菜农销售,解决菜农的实际困难,提高菜农的种菜效益,从而稳定了绿叶菜的生产面积。

3 存在的问题

青浦区绿叶菜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3.1 保持适当的种植面积有一定难度

由于蔬菜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从而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外来务农人员为了居住方便在田头乱搭建及蔬菜安全生产问题较多,为此地方管理部门出台了控制蔬菜生产面积的政策,有些菜田可能改种水稻,使菜田面积下降。

3.2 现有蔬菜生产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我们现在实行的区、镇、村三级蔬菜管理模式,包括合作社、配送(龙头)企业、联户组等组织形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不足。尤其是村级蔬菜管理人员存在着人员经费不落实、缺少专人负责、责任难以落实、效率低下等情况,导致难以准确及时掌握生产信息,安全监管存在盲区。

3.3 部分田块排涝能力差,遇暴雨等灾害易造成绿叶菜严重减产

许多菜田是直接从粮田改种的,其排灌能力不适应绿叶菜生产的要求,成为影响产量的直接原因。

3.4 组织化程度较低

大部分菜农自种自卖,有些外来菜农与本地农民直接联系租地种菜,游离于生产组织之外。有些新建设施菜田由总承包人转租给分散农户种植,总承包人仅仅着眼于获取土地租金差价,出售农用物资赚钱,无力承担生产管理职能。这种形式上的统一和实质上的种植经营分散,给蔬菜生产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

3.5 蔬菜安全生产监管难度大

虽然在蔬菜安全生产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但由于农资市场、蔬菜交易环节的不规范,种植户众多且分散等诸多原因,使蔬菜的质量始终存在安全隐患。

3.6 产后整理加工、贮存、销售能力差

由于缺少加工整理的场地与必要的设备,严重影响了蔬菜的质量,遇到灾害性天气与收获过多时无法短时间贮存以平衡市场供应。50%以上蔬菜通过田头与批发市场销售,由于流通环节多,蔬菜在零售市场的价格是产地价格的2~3倍,种菜农民没有得到更多的收益。

3.7 生产技术改进较慢、种菜劳力紧缺

受种植户规模小、土地变动大、适用机械缺乏等因素的制约,绿叶菜生产中除耕地、浇水外,一般都采用人工作业,生产效率低。由于不注重养地和换茬困难使得设施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菜地土传病害等逐年加重。绿叶菜品种的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的改进、适用农具机械的应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再加上种菜比较效益低,劳动辛苦,种菜劳力日益紧缺,且后继无人,将对今后蔬菜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4 建议与设想

确保绿叶菜生产是蔬菜供应的关键,是上海蔬菜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因此,要将绿叶菜的生产流通放到重要的地位,在认识上、政策上、技术上、经营上全方位的考虑。

4.1 在政策上保证生产面积的落实

配合菜田最低保有量面积的落地,做到蔬菜生产基地的规模适当连片集中,避免菜田散乱给管理上带来困难。菜田成片以后有利于面积的核实,管理人员、资金的安排,生产档案、产地准出制度的落实等工作,并有利于安全监管措施的执行。

4.2 提高组织化程度

龙头企业、合作社是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方式,应进一步探索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树立品牌意识,使分散的菜农愿意加入合作社,并能在加入后得到相应的利益。

4.3 提高菜田的抗灾能力

菜田的抗灾能力是一个大家都关心问题,应从长远目标考虑,在规划菜田建设时,应加强抗灾能力的投入,特别是菜田的排涝沟渠配套,与外围水系的衔接,设施菜田的洗盐设备等,应综合考虑,提高菜田的生产能力。

4.4 提高产后整理加工、贮存能力,减少销售环节

应根据绿叶菜的特点增加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添置蔬菜的预冷设备,增加整理、包装的设备,提高蔬菜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5 提高绿叶菜生产技术水平

在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栽培技术、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生产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与突破,使绿叶菜生产总体技术水平上一个层次。

猜你喜欢
菜田绿叶菜青浦区
多吃绿叶菜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
7.2.4全景声影视厅 上海市青浦区御湖别墅香水湾
在这里,与100个世界相遇——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牛奶
——叶菜
牛奶应搭配绿叶菜吃吗?
福建菜田氮、磷积累状况及其淋失潜力研究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基于几种土壤测试方法的华南菜田磷素丰缺指标研究
瓜菜田化学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