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调查与启示

2011-05-22 08:12姚小燕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8期
关键词:异性独生子女人际

姚小燕

(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能否成为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关,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

一、研究方法与工具

1.研究对象

以贵阳学院大一至大四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10年11-12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其中有效问卷464份,有效率95.7%。

2.研究工具

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越高,则说明人际困扰程度越严重;反之则较少[1]。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体情况

表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情况分布%(n=464)

本次调查发现,新建地方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的平均分为7.31分,该均值落在0-8区间,说明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但从表1显示的人际关系情况分布结果看,有9.90%的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困扰。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性别差异

表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性别差异比较

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男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见表2),在“交际交友”维度(t=3.215,p<0.001)以及“异性交往”维度(t=-3.850,p<0.001)上,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在“交际交友”方面得分比男生高,说明女生在“交际交友”方面存在的人际困扰大于男生,但在“异性交往”方面,男生的得分比女生高,说明在“异性交往”这个维度,男生的人际困扰大于女生。这可能与女生的性格特质有关。女生在人际交往中很在意情感交流,但由于交友面窄,一旦在寝室或班级中缺少情投意合的人便封闭自己,变得孤僻;有的女生怕被孤立而过度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迎合别人,最终因太过压抑失去交际交往动力。在异性交往维度,男生与异性交往的困扰大于女生,这可能是男生恋爱的目的性更为明显,对恋爱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因而在与异性交往中不自然甚至不得体,从而影响了自己与异性交往的能力[2]。另外,女生在异性交往问题上具有明显的心理优势,女生对待异性交往的矜持、含蓄态度让男生琢磨不透,导致男生在异性交往问题上常有挫败感。

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学科差异

表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学科差异比较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学科差异调查结果表明(见表3),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分以及各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但从人际关系总分以及四个维度来看,理工科学生的得分都比文科学生高,这可能是理工科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养成了严谨、理性等人格特点,凡事一板一眼,人际交往中缺乏灵活性与技巧。此外,理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学习压力大,与同学朋友交流沟通的时间少,缺乏锻炼。

4.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生源地差异比较

表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不同生源地人际关系困扰差异比较

表4显示,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人际交往的总分(t=1.986,p<0.05)以及“待人接物”方面(t=2.851,p<0.001)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以及各维度的得分都高于农村学生,说明城市学生的人际困扰比农村学生大。这可能是因为新建地方院校的农村学生大多来自多子女家庭,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谦让、关怀;而城里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人。而且由于城市的竞争更为激烈,城市孩子很早学会了自我保护,不愿与人真心交流[3]。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象导致城市人在农村人面前总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因此,城市学生在与农村学生打交道时也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轻视与怠慢,这种不得体的待人接物方式容易引起人际矛盾与冲突。除此之外,在新建地方院校就读的城市大学生其学习成绩在高中多属于中等偏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高中常常被老师和同学忽略,养成了既自卑又自尊的性格,敏感、多疑、争强好胜、容易嫉妒别人,因此总是有意无意伤害别人,造成人际交往困扰。

5.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差异比较

表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困扰差异比较

表5显示,在“交际交友”维度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显著(t=2.015,p<0.05)。在人际交往总况以及其他三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均值上看,独生子女除了“与异性交往”维度得分比非独生子女低外,其他方面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在备受父母关爱但缺乏与同辈互动交流的环境中成长,很少关心、在乎别人。在大学环境中,独生子女常常因说话、做事不得体而伤害别人,出现人际交往困扰。

6.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年级差异比较

表6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年级差异比较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见表6),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体状况(F=9.025,p<0.001)以及“交谈交流”(F=8.639,p<0.001)、“待人接物”(F=5.494,p<0.001)、“异性交往”(F=6.048,p<0.001)等维度年级间差异显著,事后分析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人际关系总分”以及“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等维度大一与大三、大二与大三间差异显著,其他各年级间差异不显著。在“交际交流”维度,大三学生与各年级学生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各年级间差异不显著。大三学生在人际状况总分以及四个维度方面得分最高,面临的人际困扰都最严重;大一学生总分最低,人际困扰程度最小;大四学生在“交谈交流”、“交际交友”两维度得分最低,说明这两方面的困扰最小。这可能是大一学生对新的环境普遍具有新鲜感,较为自由的大学生活让大多数的学生心情愉悦,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积极和乐观。而且大一学生与交往对象之间相处的时间不长,交往不深,对彼此的缺点与不足还没有深入地了解,彼此之间的利益竞争和冲突还不是很多,因此,大一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不太深[4]。大四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践后,在交谈与交际方面更从容自在。而大三学生既要面对专业学习、评优、考证的压力又要面临找工作的现实,加上恋爱生活方面的许多变化,大三学生既没有大一时的新鲜感、大二适应环境的满足感,又无法像大四学生一样寄希望于毕业后的新生活,加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间的许多人际矛盾越发显露出来,常常让大三学生感到烦闷。

三、结论与启示

1.结论

(1)新建地方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基本正常。

(2)女生在“交际交友”方面的困扰比男生大,但男生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困扰大于女生。

(3)新建地方院校不同学科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差异不显著。

(4)城市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比农村学生大。

(5)独生子女在交际交友方面的困扰比非独生子女大。

(6)新建地方院校大三学生人际困扰程度最大。

2.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际交往问题,既不要将人际交往理想化,也不要在人际交往中过于势利、庸俗。

其次,帮助自卑的同学树立自信,开导自负的同学尊重他人,人际交往时既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也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否则不仅伤害到人际关系,还有可能形成心理问题。

第三,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知识与技巧,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利用课堂互动、实习实践等各种活动培养交流沟通能力,建立互助、信任的良性人际关系。

第四,为大三学生创造更多交流沟通的平台,学院多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教给学生相应的应聘技巧,并通过一些测评软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第五,关心独生子女的学习与生活,通过开展诸如“帮助儿童村的学生”以及“福利院老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感恩生活、反哺社会的意识,提高其价值感。

[1]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5.

[2]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7-59.

[3]甘秀英,杨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5):18-22.

[4]孙崇勇.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1):19-22.

猜你喜欢
异性独生子女人际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异性组
异性齿轮大赏
搞好人际『弱』关系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父 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