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夏季不同芽接方法成活率试验初报

2011-05-29 09:36黄治民乔保水马洪军赵亚飞闫亚波
河南林业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芽片芽接粗度

黄治民,乔保水,马洪军,赵亚飞,闫亚波



核桃夏季不同芽接方法成活率试验初报

黄治民1,乔保水1,马洪军2,赵亚飞1,闫亚波3

(1.洛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471002;2.偃师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3.洛阳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

在良种核桃苗培育过程中,嫁接成活率低或不稳定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优良品种的瓶颈因素。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2009年初夏采取大方块芽接、下包式方块芽接、工字型芽接和环状芽接4种芽接方法进行了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下包式方块芽接具有成活率高(86%)、方法易学、嫁接工具简单、便于动手操作和嫁接速度快、省工等优点,适宜推广应用。

核桃;芽接;成活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园 试验设在洛阳市林科所实验场核桃育苗圃内进行。该园属于邙山丘陵地,土层厚度大于100 cm,黄褐土,料姜石子较多。核桃实生苗是2008年春季播种,2009年春季发芽前平茬的2年生苗,株行距15 cm×50 cm。

1.1.2 砧木选择 选用地上部枝皮完好,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苗高一般70~100 cm的实生苗。

1.1.3接穗选取 选择的嫁接品种是我所核桃良种基因库中保存的在豫西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早实薄壳品种辽宁1号。从母树上剪取直径1 cm以上、半木质化、组织充实、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年生的发育枝。剪掉枝条上部幼嫩部分,再将余下枝条去掉叶片,留下1~2 cm长的叶柄,接穗随采随用。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⑴大方块型芽接法、⑵下包式方块芽接法、⑶工字型芽接法、⑷环状型芽接法。设四个小区,按顺序排列,每个处理50株。2009年6月3~4日进行嫁接,嫁接前对实生苗基部粗度,嫁接后对萌芽时间、新梢生长量等进行调查和测量。

1.3 试验(嫁接)方法

1.3.1大方块型芽接法 选择与砧木嫩枝粗度相近或略细的接穗,在上面选取一较成熟饱满的叶芽,顶端显绿白色。用自制的方块芽接双刃刀(刃宽3cm左右)在芽上0.75cm左右处横切一刀,然后用单刃芽接刀在芽的两侧各纵切一刀,深达木质部,纵横相连[1]。在实生苗木上选取当年生枝下部半木质化部位,于光滑通直处,用自制的方块芽接双刃刀横切一刀,然后用指甲把皮撕下,并迅速将从接穗上取下的芽片嵌入切口中,使芽片的上下皮层与砧木皮层对齐。

1.3.2 下包式方块芽接法 在砧木基部距地面10~30 cm处,选一光滑处用芽接刀先横切一刀做上切口,深达木质部,再用刀尖在切口中部向下划一刀,然后用指甲把皮分2~3部分向下撕,撕开的长度和宽度大于或等于穗芽大小,用芽接刀将撕开的皮横切一刀,切下的长度短于穗芽长度。然后取下穗芽,迅速放入切口,使砧木切口下皮层包住穗芽下部,上部皮层对紧。

1.3.3工字型芽接法 所切芽片方法与大方块型芽片的切法基本相同,嫁接时,在砧木上用方块芽接双刃刀横切一刀,再用单刃芽接刀由上往下竖切两刀,宽度0.7 cm左右,将皮撕下,并将砧木皮层剥开,形成两扇门,然后把穗芽取下嵌入切口中,再立即用塑料缠条绑紧,不留空隙。此法因砧木切口呈“工”字形,故称为工字型芽接法。

1.3.4 环状型芽接法 选择接穗的健壮芽,在芽上下各1 cm处环形切断皮层,再在芽背后竖切一刀,然后将管状芽片从接穗上剥下,成一个背部开口的管芽。嫁接时,选择粗度与接穗相同的砧木,在光滑无节处,切去同等的环状芽片,然后将接芽片套贴在砧木被剥开的皮层处,绑紧。

4种芽接方法,都应在插好芽片后立即用宽度2 cm左右、具有弹性的塑料薄膜条包严绑紧[2]。注意使芽和叶柄露于外面。砧木接口以上保留2片叶后剪断,接口以下叶片全部去掉。

1.4 加强接后管理

1.4.1除萌蘖 剪砧后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以后每隔7~10 d进行1次。

1.4.2检查成活 5 d后开始检查接芽是否成活,20 d后对未成活的实生苗及时进行补接。

1.4.3剪去上部砧木 当接芽成活后即可从接芽以上3~4 cm处剪掉砧木,以刺激接芽的生长。

1.4.4解除绑缚 当接芽长到5 cm时,解除塑料薄膜,过晚则不利于砧、穗的加粗与加长生长。

1.4.5防风固梢 为防止新梢被风折断,当新梢长到30~40 cm时,我们用树木支架进行了固定。

1.4.6促新梢成熟 由于核桃枝条越冬能力较差,于8月下旬,我们又对成活的新梢进行了摘心处理,以增强枝条的抗寒性。

1.5 嫁接要点

1.5.1接芽必须选用饱满的叶芽或混合芽,雄花芽不能使用。剥取芽片时不能用力过猛。

1.5.2嫁接时动作要迅速、准确,防止芽片在空气中被氧化,绑缚时要紧、严、均。

1.5.3不要用手触摸芽片和砧木接口的形成层,应保持形成层清洁。

1.5.4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嫁接后遇上降雨,以免影响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对核桃嫁接速度和成活率的影响

表1 4种芽接法的核桃嫁接速度和成活率

从表1可以看出,4种处理方法中,核桃下包式方块型芽接法速度最快,嫁接效率最高,成活率达88%,环状型和工字型芽接法分别为58%和66%,大方块型芽接法成活率接近下包式方块芽接法为84%,但效率较低。

2.2 各处理对接芽萌发早晚的影响

表2 4种处理对核桃嫁接后萌芽时期的影响

由观察结果(表2)可以看出,4个处理中大方块型芽接法于当年6月11日最先萌芽,即嫁接后第8天萌芽。从最迟萌芽来看,工字型芽接法于6月30日即接后27 d才萌芽。从整体性来看,4种处理方法80%以上都在嫁接后10~20 d内萌芽。

2.3 各处理砧木粗度对当年新梢生长量的影响

表3 各处理嫁接成活后新梢生长量

由10月21日测量结果(表3)可以看出,4种处理方法嫁接前砧木基部平均粗度由低到高顺序分别为工字型(0.595cm)、下包式方块型(0.604 cm)、大方块型(0.627 cm)和环状型(0.768 cm),嫁接后当年新梢平均生长量由小到大顺序与砧木粗度顺序相一致,分别为工字型(82.8 cm)、下包式方块型(87.1 cm)、方块型(95.4 cm)和环状型(113.5 cm)。

3 小结与讨论

3.1核桃采用方块型、工字型、下包式方块型和环状型芽接法嫁接都能够成活,但下包式方块型芽接法具有成活率高、方法简单易学、便于动手操作和嫁接速度快、省工等优点,能够满足生产需要,适宜大规模推广应用。

3.2在核桃嫁接后20天内检查是否萌芽,对未成活苗需及时进行补接,6月上旬至6月下旬为芽接的适宜时期。嫁接时期过早,接芽不饱满,成活率低,过晚接芽当年不萌发或生长缓慢,生长量小,组织不充实,越冬困难。

3.3核桃嫁接后新梢生长量的大小与砧木基部粗度呈正比例关系,即砧木越粗,嫁接成活后新梢生长越迅速,生长量就越大。此外,通过观察,新梢生长量的大小还与嫁接时期和砧木的高度有关,嫁接时期早、接口距地面低,则新梢生长就会健壮,抗寒越冬能力就强。

[1]曹尚银,李建中. 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朱丽华,张毅萍. 核桃高产栽培[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2011-01-25

黄治民(1971-),男,河南偃师人,洛阳市林科所科研管理科科长,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研究工作。

S664.1

A

1003-2630(2011)01-0017-03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芽片芽接粗度
巴迪可降解膜和芽接质量对橡胶树嫁接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基于TRU 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橡胶树小苗芽接不同叶蓬的芽片质量和芽接效果比较分析
盆栽苹果一株多果的嫁接方法
核桃夏季芽接育苗技术
结果母枝粗度对南丰蜜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豫林1号’香椿嫁接育苗试验
橡胶树芽条不同叶蓬芽片的繁殖试验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南丰蜜桔结果母枝粗度≤2.5 mm果实品质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