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三)——灰树花的空调袋栽法

2011-05-30 07:26木村荣一
食药用菌 2011年3期
关键词:菌类原基过滤网

木村荣一

(Kinokkusu株式会社研究所,日本)

近年来随着生产量的急剧增长,灰树花已从曾经的 “高级”菌类演变为现今的大宗菌类。灰树花因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需求量和消费量也日益增加。人工栽培的菌类中,灰树花是属于对气态CO2敏感的品种,在出菇管理中的换气管理格外重要。生产上常用的灰树花品种有东北MA52号 (中熟),培养周期为40天,子实体中叶型,肉厚,浓黑褐色,一般以850毫升菌种销售;KX-MA59号 (早熟),培养周期为35天,子实体中叶型,厚度中等,浓黑褐色,一般也以850毫升菌种销售。

1 培养基制作

以阔叶树木屑为培养基主料,辅料采用麸皮∶玉米粉=7∶3(重量比),添加量为培养基重量的10%,每袋 (2.5千克)培养基的辅料添加量为230~270克。含水率在62%~65%之间。栽培袋采用规格为450×200×320(毫米)的带有过滤网的强化袋,装袋量为2 000~3 000克。将培养基压缩成盒子形 (200毫米×120毫米×150毫米,图1),在培养基中间捅4~6个直径为20~30毫米的小孔。

2 灭菌冷却

常压灭菌在培养基内温度达到98℃以上后持续4个小时的有效灭菌时间;高压灭菌在培养基内温度达到120℃以后保持1小时的有效灭菌时间。

必须在洁净环境下将培养基温度冷却到20℃以下。采用常压灭菌的,要特别注意培养基的急速冷却,以防返回空气造成吸入污染。

3 接种

菌种接种量为每袋约40毫升,一个 850毫升的菌种瓶可接种25袋左右。接种结束后,袋口用密封器等进行完全密封,并在过滤网处确保留出原基形成的空间,然后向里折。接种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速度要快。

图1 菌袋

4 菌丝培养

前期培养温度在18~25℃之间,需25~30天;后期培养温度为25℃,培育时间15~20天,菌床温度不可超过28℃。培养湿度前期为60%~70%,后期为70%~80%。后期培养时要注意过滤网正下方菌床的干燥问题。CO2的浓度控制在2 500 μ L/L(ppm)以下。要尽可能在黑暗的状态下培育,除点检以外不另照明。菌丝培养时间为40~50天。

5 催蕾

灰树花主要从接种处出菇。催蕾时不要剪开袋子。温度控制在20℃,湿度控制在80%~90%之间,防止因干燥造成原基分散化。CO2的浓度控制在2 000 μ L/L(ppm)以下。光照强度为300~500勒克斯,只在白天点灯,注意尽量使光照均匀。催蕾时间约为10天,直到原基变为灰黑色为止。

图2 原基

6 出菇管理

灰树花形成垫状菌丝块,菌丝块生长成原基。确认原基形成,并出现灰黑色后立刻进行出菇管理。在原基充分着色即从灰色变化到深灰黑色时,在过滤网处剪成 “コ”形,以促进生长 (图2)。形成的原基,开始生长,将会顶起过滤网。温度应控制在17~20℃之间,不可超过20℃;湿度控制在90%~95%之间;CO2浓度控制在1 000 μ L/L(ppm)以下。为防止出现畸形菇,要十分重视换气。光照强度保持在500~1 000勒克斯之间,只宜在白天开灯。连续管理 10~15天。

图3 可收获的灰树花

7 收获

当菌伞充分长大,里面形成管孔时,逐株进行采摘 (图3)。从出菇管理操作日算起,可收获到第20~25天。因生育温度的不同收获天数也不一,一般一个袋子的出菇量为300~500克。

猜你喜欢
菌类原基过滤网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一种用于土壤中不同粒径微塑料的分拣装置
钻井除尘装置
基于群体Parrondo博弈的根分枝建模方法
BKG®换网器的新过滤网组合保持结构完整性,通过最佳熔体流动确保最大过滤效果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翅原基生长分化的影响
铸造CAE技术在过滤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Evaluation on formation rate of Pleurotus eryngii primordium under different humidity conditions by computer vision
在雨后,与菌有约吗?
北京地区三个日本晚樱品种花芽形态分化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