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喉罩气囊预充气置入法与传统置入法临床效果比较

2011-06-01 01:06张延钧田嘉欣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双管喉罩充气

张延钧,田嘉欣,郑 鑫

(大连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 麻醉科,辽宁 大连 116027)

双管喉罩是在经典喉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喉罩,因其喉罩置入时操作方法简单、对呼吸道损伤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麻醉及急救复苏期间的气道维持,以便进行人工机械通气。双管喉罩突出的特点是除了具有经典喉罩保持气道通畅功能外,还增加了消化道引流装置使反流误吸及胃肠胀气的发生几率大为降低。据Brain[1]统计,双管喉罩反流发生率在2/10000,同气管插管无异。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喉罩置入时人们普遍采用“盲探”法,即不借助于任何器械,而是按着操作程序凭经验将喉罩置入预定部位。由于盲探法置入时无法观察到喉及声门的结构,喉罩置入时其首次置入成功率不超过80%,因此,置入时常需要重复置入以及调整喉罩的位置才能使喉罩的通气孔准确对准声门。但反复置入或调整喉罩的位置常常会增加喉罩置入时对患者咽喉部造成不必要损伤的机会,使患者术后出现咽喉部疼痛。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传统的喉罩置入法要求喉罩置入前应将气囊内气体排空,此时喉罩的结构与咽喉的结构相差较大,而将双管喉罩充气后其结构与咽喉部解剖吻合。因此,将喉罩预充气体后再置入可增加喉罩与咽部解剖吻合程度,有可能提高喉罩置入的首次成功率。为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应用喉罩气囊预充气法与常规喉罩置入法进行比较,以便确定喉罩气囊预充气法的临床使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0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0~50岁,患者身体状态均为ASA-1级。随机将患者分为预充气组(A组)和常规组(B组),每组30例。

1.2 方 法

患者术前禁食12 h,禁水8 h,入室开放外周静脉通路,静注长托宁0.5 mg,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后,进行静脉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0.2 m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依托咪酯0.3 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经面罩加压给氧通气,待患者下颌松弛后置入喉罩。A组患者在喉罩置入时采用正中入路,将喉罩套囊内的气体抽空后再注入10 mL空气,并将喉罩与患者咽喉接触各部分表面均匀涂抹石蜡油,以利于润滑及减少副损伤。患者去枕仰卧位,轻轻推头使患者处于头后仰、口张开体位,张口度<4.5 cm可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帮助张口,再以左手拇指置入患者口中并提起下颌,右手采用执笔式握住喉罩柄,沿口腔内硬腭、软腭、悬雍垂、咽后壁形成的弧度缓缓推进直到有明显的落空感并出现阻力后,连接呼吸管路,此时将气囊充入20 mL气体,判断喉罩对位准确后,妥善固定。B组患者在喉罩置入时采用与A组患者相同方法,但在喉罩置入前将气囊内气体完全抽空,喉罩置入后将气囊充入30 mL气体。判断喉罩对位后连接呼吸管路。

喉罩置入成功标志:(1)双侧胸廓起伏对称;(2)喉罩呼吸管路出口呼气相可见水蒸汽,手动通气阻力<20 cmH2O;(3)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 (4)PETCO2值在25~35 mmHg; (5)设定潮气量与呼出潮气量的差值小于设定潮气量的5%; (6)通气过程无气体从口腔溢出。置入成功之后行机械通气,设置呼吸参数VT=8 mL/kg,RR=12次/min,术中应用全凭静脉方法维持麻醉深度,即:丙泊酚6 mg/(kg·h),瑞芬太尼0.3 μg/(kg·h)。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静脉药物,患者完全清醒、对指令能做出正确反应后吸除口腔内分泌物,拔除喉罩。术后8 h进行随访。

1.3 监测项目

记录两种方法建立气道时间(s)、首次置入成功率(%)、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即麻醉前基础值(T1)及建立气道后1 min(T2),拔管后1 min(T3)对应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记录麻醉苏醒期躁动、反流例数,术后8 h随访有无相关并发症,包括咽痛、声嘶、胃肠胀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两组患者均在喉罩通气情况下完成手术,无病例需改为气管插管通气。两组建立气道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1。首次置入成功率A组为92%,B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建立气道时间A组为(35±3)s、B组为(34±4)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2。

并发症情况:麻醉苏醒期躁动A组1例,B组2例,两组均无反流。术后随访A组咽痛4例,B组咽痛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无声音嘶哑、胃肠胀气发生。

表1 血流动力学变化

Tab 1 Hemodynamic change

表1 血流动力学变化

指标T1T2T3HR(次/min)A组77.3±383.2±584.6±2B组78.6±581.6±382.7±6MAP (mmHg) A组83.4±681.7±885.5±9B组87.1±782.5±184.9±4

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表2 建立气道时间、首次置入成功率

3 讨 论

喉罩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型气道通气装置,其优点和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有关喉罩置入时气囊的状态尚有很多争议。喉罩发明者Brain 推荐方法是置入时气囊内气体应完全抽净,但目前很多文献报道认为传统做法易导致喉罩体发生折叠,增加置入难度,故目前多数研究主张应抽取罩体内大部分气体,保留5~10 mL容积,可减少罩面皱折,插入时不易打折,膨胀的气囊还可以减少口腔软组织受伤,且罩体易于一次到位[2]。Wakeling[3]等的研究表明完全充气与抽气完全后喉罩一次置入成功率无差别,且前者术后咽痛发生率低。基于上述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双管喉罩置入时可预充气体,理由是双管喉罩有固定的曲度,一般充气30 mL后与口腔解剖多能吻合,临床观察舌体位置是喉罩到位的影响因素,舌后坠喉罩不易到位,喉罩置入预充气体较传统方法能更好与口腔解剖吻合,可有效减少舌后坠发生,提高首次成功率。而传统方法难免多次操作,加之动作不轻柔,术后咽痛发生率也不可避免增加。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气囊充气10 mL与套囊完全抽气喉罩置入方法对比,其首次置入成功率A组患者明显高于B组患者,而且术后两组咽痛发生率B组患者明显高于A组患者。说明在双管喉罩置入时将气囊内预充10 mL气体较完全抽空更有利于喉罩的置入,并可减少由于喉罩置入对患者咽喉部造成的副损伤。由于病例数限制,部分指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仅采用10 mL预充气体,该容量是否是最佳预充量尚无法做出结论,还有待于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Brain AI,Britnacombe JR,Berry AM,et al.Reflex during position pressure ventilation via 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J].Br J Anesth,2001,74(2):489-490.

[2] 卢寒冬,林成新.喉罩盲探徒手置入方法临床应用及并发症[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501-503.

[3] Wakeling HG,batler PG,Baxter PJ.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insertion techniques [J].Anesth Analg,2000,85(3):687-690.

猜你喜欢
双管喉罩充气
充气恐龙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德国猎豹35毫米双管自行高炮
让充气城堡不再“弱不禁风”
基于TM5103双管正激开关电源的设计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美国Double Tap防卫公司Double Tap袖珍双管手枪
基于UC2844双管正激电源设计
国内外非充气轮胎的最新研究进展
双管喉罩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