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治林联合甘露醇糖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2011-06-08 08:14华颖坚
哈尔滨医药 2011年6期
关键词:糖肽风团甘露醇

华颖坚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 普洱 665000)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部分患者单独应用抗组织胺药物疗效不明显,故我科于2010年1月起采用血治林联合甘露醇糖肽治疗CIU,并与单独应用依巴斯汀治疗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60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12~60岁,平均年龄36.6岁;病程6周~10年,平均病程15.6月。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4.3岁(18~60岁),平均病程2.92年(7周 ~8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2.6岁(18~63岁),病程2.81年(5周~7年)。所有患者年龄均>12岁,都存在皮肤一过性风团、瘙痒反复发作>6周,消退后不留痕迹;无明显诱因,诊断明确;治疗前1月内均未使用过长效糖皮质激素及抗真菌治疗,1周内未使用过抗组胺药物;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急、慢性系统性疾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及已知对治疗药物有过敏患者排除在本研究之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就诊时病情轻重程度及病程长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血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0 mg,1次/d,同时甘露聚糖肽口服液(四川奥邦药业有限公司)2 mg/d,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患者仅单独服用血治林10 mg,1次/d。2组均连续服药28 d。

1.3 疗效观察指标:主要疗效指标根据风团大小、风团数目及瘙痒严重程度,按0~3分的4级标准评分。评分标准①瘙痒:0分为无痒感;1分为轻度瘙痒;2分为中度瘙痒,但能忍受;3分为重度瘙痒,不能忍受。②风团大小:0分为无;1分为直径<0.5 cm;2分为直径0.5~2.0 cm;3分为直径>2.0 cm;③风团数目:0为无;1分为1~5个;2分为6~12个;3分为>12个。

1.4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分痊愈、显效、进步、无效。SSIR=(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SSIR为100%;显效:SSIR为60% ~99%;进步:SSIR为20% ~59%;无效:SSIR<20%。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指标变化: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瘙痒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见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P <0.01),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风团改善情况 (分,)

表1 两组治疗后风团改善情况 (分,)

组别 例数(n) 风团大小 风团数目 瘙痒程度治疗组 30 1.25 ±0.64 1.42 ±0.17 1.47 ±0.54对照组 30 2.32 ±0.48 2.69 ±0.73 2.68 ±0.71 t值 ― 7.33 9.28 7.43 P 值 ― 0.01 0.01 0.01

2.3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头晕1例,乏力、轻度嗜睡2例;对照组轻度头痛、头晕1例,口干1例,轻度嗜睡1例。以上不良反应均不影响继续治疗,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上述症状均消失。

2.4 随访:停药2月后对患者随访,结果在治疗组痊愈21中有 2例(9.52%)复发,对照组痊愈 13例中有 4例(30.77%)复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25,P<0.05)。

表2 两组CIU患者治疗4周时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而CIU占慢性荨麻疹的80%~90%。CIU病因复杂,可通过免疫机制也可以通过非免疫机制引发,除组胺外,缓激肽、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等炎症递质均参与其发病过程[1]。临床上治疗CIU的药物较多,但疗效不一。血治林(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独特结构的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起效快而疗效持久,该药具有抗组胺及抑制白三烯双重作用,故而具有更强的抗变态反应活性,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而罕有嗜睡等不良反应。治疗 CIU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2]。然而,临床上也有部分CIU患者对单纯抗组胺药缺乏疗效,且停药易于复发。CIU患者血管周围由TH1与TH2亚群混合组成的CD4淋巴细胞浸润,兼有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及嗜碱细胞。约50%的CIU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尤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约1/3 CIU患者存在循环抗高亲和力IgE受体抗体或IgE抗体[3]。故而免疫抑制剂如皮质类固醇、甲氨蝶呤、环孢素A及免疫调节剂如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等已被用于治疗CIU[4]。甘露醇糖肽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提高脾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增加外周血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具有抗原性,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和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能提高机体应激能力,改善血管通透性,清除体内病毒以及增强抗细菌病毒和真菌的能力[5]。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血治林联合甘露醇糖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起效快,不良发应小,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血治林的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显著。表明血治林联合甘露醇糖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唐亚娟.荨麻疹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5):284.

[2]刘玲玲,朱学骏,美薇,等.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双盲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6):306 -309.

[3]Kozel MM,Sabroe RA.Chronic urticaria:aetiology,management and current and future treatment options[J].Drugs,2004,64(22):2515-2536.

[4]Montero Mora P,Gonzalez Perez Mdel C,Almeida Arvizu V,et al.Autoimmune urticaria.Treatment with methotrexate[J].Rev Alerg Mex,2004,5(15):167 -172.

[5]朱万寿,曹照龙,苏炳光,等.大剂量甘露聚糖肽对恶性淋巴瘤患者T细胞亚群及健康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18(4):274 -276.

猜你喜欢
糖肽风团甘露醇
上海药物所在复杂糖肽合成方面取得进展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肢伤一方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早期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云芝糖肽水提醇沉提取工艺
冬虫夏草甘露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灵芝多糖肽对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