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水流不停息

2011-06-22 03:33黄阿忠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12期
关键词:溪畔岷江小店

文/黄阿忠

(作者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上海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汶川县映秀镇在岷江水畔,藏、羌风格的房舍撒落在山坳之中,渔子溪从小镇穿过,滚滚流入岷江,两岸山野风光格外秀美。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过去整整三年了,尽管地震让这里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但我们踏上映秀时,那里已经完成了地震后的重建工作,满目破碎的景象亦成为历史,只留下几幢东倒西歪的房子作为地震纪念馆,让人们永世不忘那场令人痛惜的灾难。那些整理得清清爽爽的破裂的房子上,依然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那是一面8级地震震不倒的旗帜,指引着人们坚强地生生不息地前行。

雨后的映秀显得越发清新,东莞大道两旁竖起了全新的建筑,逶迤的青山下一边是带有雕楼符号的羌族风格的建筑;一边是藏汉结构的新居,静静地矗立在整洁的街道上,仍不失山川“映秀”之称号。

我们从地震纪念馆一路走来,穿过渔子溪二桥,沿溪畔缓缓而行。放眼望去,小镇上大都是参观的人群,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因为地震而名扬天下,也因为它的快速重建而让世人叹服。

渔子溪畔是一排排三层的楼房,纵横的小街连接着通往公路的大道。重新搬回入住的是原先映秀的居民,他们大都是把一楼作为街面商铺,二楼或为街面商铺的延续,或为小型的客栈旅店,而三楼一般都为自家的起居之处。街面小店一个挨着一个,有卖地震纪念品的,有卖民间工艺品的,也有卖服装和卖咖啡、小吃的等等,还有不少店面正在装修或者空关着。曾经成功打造丽江商业街的“一米阳光”公司到这里承包了这些店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成为一个繁荣的旅游小镇。

我们顺路走进渔子溪一家出售服装的小店,店主人是一对四十岁左右的夫妇。我们很想和他们聊聊,他们热情地搬出几只凳子,让我们坐定。地震时丈夫正在青海,妻子在离开映秀镇四五公里的山里。她是从废墟中爬出来的。在昏天黑地、飞沙走石的崎岖山路中走了五个多小时,当她到达映秀时,她被眼前的惨烈景象惊呆了。就在这一瞬间,她的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被永远地埋在了地下。这对夫妇并没有给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压垮。三年过去了,国家优惠给了他们一幢三层的楼房,他们膝下又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然而,地震毁掉了百分之八十的耕田,开门七件事全靠这街面的小店铺支撑着生活。我问他们生活得怎么样?女主人说到这里来参观的人多,买东西的人少,旅游的人气不足。这里离都江堰近,很多游客留不下来。于目前这个状况而言,生活是很艰难的。她望着在门口玩耍的孩子继续说,再艰难也要活下去。渔子溪边一个手扶助跑器的老汉朝广场走来,小店女主人指着他说,地震那天,他从山里用了六个多小时跑了出来,当时报上还报道过。我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老翁正悠悠地一步一步朝前迈进,我想地震是震不掉这里的人民继续生活的信心的。我忽然回头看到,渔子溪的水正哗哗地、不息地向前流动,渐渐汇入岷江,岷江水流亦不停息,继续滚滚向东而去。

猜你喜欢
溪畔岷江小店
岷江
梅瓶(二首)
年味小店
暖和一下
岷江行(外一首)
溪畔望月思乡
开一间小店 为一场情怀
马洋溪畔的花与琴
风景独好
廊桥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