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与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2011-07-03 01:53何清泉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6期
关键词:纱条鼻甲消融术

何清泉

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佛山 528211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病,施行手术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1]。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1年6月分别进行了42例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与48例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现将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行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48例,年龄(37.52±28.31)岁,男/女为31∶17。被施予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的患者42例,年龄(35.25±29.59)岁,男/女为29∶1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及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患者均满足以下条件:双侧下鼻甲肥大,下鼻甲表面不平,呈结节或桑葚样,对麻黄碱反应不明显;CT检查示下鼻甲肥大,排除有明显的鼻窦炎与鼻中隔偏曲;无手术绝对禁忌证。

1.2 方法

1.2.1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 ①用1%的丁卡因棉片表面麻醉术侧的鼻腔与下鼻甲黏膜,用鼻内镜观察下鼻甲肥厚增生的具体部位。并在下鼻甲黏膜下注射含少量1‰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溶液局部浸润麻醉。②于下鼻甲前端做一小切口,切口沿下鼻甲下缘向后延伸,将下鼻甲分成内侧与外侧的两瓣,分别于下鼻甲外侧与内侧骨质表面逐渐向后游离出下鼻甲骨质,剪除增生部分的下鼻甲骨质。再按黏膜的肥厚程度,将下鼻甲外侧瓣做条状楔形切除,止血后将两瓣合拢,用凡士林纱条填压止血。③术后48~72 h抽出纱条,用1%麻黄碱与复方薄荷油交替滴鼻,收敛黏膜,防止粘连。有粘连倾向者,每日检查并做分离处理。

1.2.2 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 ①用1%的丁卡因与1‰肾上腺素溶液棉片表面麻醉术侧的鼻腔与下鼻甲黏膜,余下步骤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的步骤1。②用剥离子沿下鼻甲内侧向外压迫,使下鼻甲骨向外骨折,扩大总鼻道,同时方便等离子刀的手术操作。用美国杰西公司的4.5 mm直径的等离子刀于下鼻甲后﹑中与前端以及肥厚段黏膜下打孔消融,在消融的过程中间断进行电凝止血,直至下鼻甲体积缩小,表面发白。用凡士林纱条前鼻孔填塞压迫止血。③术后24~48 h抽出纱条,用1%麻黄碱与复方薄荷油交替点鼻,收敛黏膜。

上述两种术式术后均予常规抗感染、鼻腔清理等。术后1个月内门诊每周进行鼻内镜下复查清理,术后2~6个月内每月复查1次,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评价指标

笔者参看文献,主要从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吸引器吸取液减去冲洗液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疗效来对比分析。其中术后疗效评价标准分为两类,即无效: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紧靠,中鼻甲未可见;有效: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相隔>3 mm,可见中鼻甲。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出血量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手术时间比单侧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手术明显缩短(P<0.05);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手术的术后随访提示有效率为88.10%,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后有效率为83.33%,但两者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另外,CT检查提示以上无效病例均为下鼻甲骨性肥大者。等离子消融术后无效患者中有4例于门诊再次行下鼻甲外骨折,下鼻甲部分黏膜切除和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后达到有效标准。见表1。

表1 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疗效比较( ± s)

表1 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疗效比较( ± s)

术式 n 平均手术时间(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 (mL) 有效(n) 无效(n)传统切除术 42 55.36±18.41 164.27±91.25 37 5等离子消融术 48 32.77±14.59 45.62±20.14 40 8 t/x2 P 7.942<0.01 7.983<0.01 0.411>0.05

3 讨论

目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有手术切除、电灼、冷冻、局部注射硬化剂、激光、微波、等离子消融等[2]。但由于设备的限制,有些医院还是采用传统的下鼻甲切除或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此种方法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容易损伤正常组织,术中、术后出血多,患者痛苦大,创面恢复慢,但手术费用并不高,相对于等离子费用还低不少[3]。而等离子消融术可避免这些缺点,其治疗原理是将射频能量施加在手术刀和组织间的导电液上,使其电离成等离子体,电场下等离子体中的加速离子将靶组织细胞内的分子键击断,导致其分解而获得减容效果,且术中残余电流还可越过等离子体与组织之间界限进入组织中,在消融的同时对切除部位的小血管产生止血作用,大大减少出血量,其操作环境温度也相对较低(40~70℃),可将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降至最小程度[4-5]。

笔者研究结果表明,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术后疗效也不亚于后者,对非单纯下鼻骨性肥大者尤为适用。因此,笔者认为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是安全有效和值得推广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可首选施行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

[1] 董晶,徐永昌,曹建国,等.慢性肥厚性鼻炎不同手术方式比较[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15(8):331-336.

[2]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等.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8-60.

[3] 王海忠.下鼻甲黏膜下部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J].世界卫生,2009,6(19):544-552.

[4] 贺建桥,唐红旗,陈一新,等.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鼻咽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5,11(6):421-423.

[5] 吕建中,梁巧瑾.双极射频等离子下鼻甲减容术[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3,9(6):384-385.

猜你喜欢
纱条鼻甲消融术
牵伸对纱条条干不匀影响的模拟研究
纱条中纤维排列状态与纱条不匀的关系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细辛纱条在痔疮术后换药的应用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放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