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2011-07-03 01:53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6期
关键词:格列美甘精低血糖

吴 霞

辽宁省东港市中医院,辽宁东港 118300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β功能障碍,且其发病率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逐年升高,约占糖尿病人群的90%~95%[1]。胰岛素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长期以来,2型糖尿病患者多数是在口服降糖药物无效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胰岛素,而近年来高血糖所致的葡萄糖毒性作用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备受重视,主张早期使用胰岛素[2]。本研究通过对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09年3月~2010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2例,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38~72岁,平均(59.0±15.7)岁,病程1~12年,平均(7.3±2.5)年。所有入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排除以下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脑血管疾病,近期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其他应激情况,肿瘤患者等。所有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控制饮食:按身高、理想体重计算标准热量卡。Ⅰ组每日早餐前30 min口服格列美脲2~4 mg,每日晚10点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0 U。Ⅱ组每日早晚餐前10 min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剂量为0.4~0.5 U/(kg·d)。同时定时检测血糖,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以上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测定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及检测上述指标(患者血糖<3.9 mmol/L则定义为低血糖)。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患者BM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胰岛素的用量明显较Ⅱ组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较Ⅱ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疾病,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的逐渐衰竭,服用口服降糖药物往往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而最终使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加重[3]。2007年ADA指南指出,针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尽早启用基础胰岛素治疗[4]。甘精胰岛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具有理想基础胰岛素的特点,能够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平稳有效作用24 h,作用无峰值[5],不仅能够达到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的目的,而且能够较好的避免血糖波动,且具有注射时间灵活,血糖控制更稳定,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点。格列美脲是新一代的长效磺脲类口服降糖药,能够与其受体快速结合,迅速分离,对胰岛素分泌的第一相及第二相均有促进作用[6]。其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呈血糖依赖性,可以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x ± s)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低血糖发生率。研究发现,两组BM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FPG、2hPG、HbA1c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Ⅰ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均能降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胰岛素用量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其药物注射时间不需要严格的控制,使用更方便,患者依从性较高,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使血糖达标的一种理想选择方案。

[1] 韩春生.比较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N分别与格列美脲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2):79-80.

[2] 仇颖,于建成,刘艳梅.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2006,20(3):296-298.

[3] 王洋,廖祁平.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实用新医学,2006,7(12):1097-1098.

[4] 谢彬,熊晓清,冉建民.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2):1465-1467.

[5] Riddle MC,Rosenstock J,Gerich J. The treat to targettrial:randomized addition of glargine or human NPH insulin to oral therapy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ic Care,2003,26(11):3080-3086.

[6] Korytkowski M,Thomas A,Reid L,et a1. Glimepiride improves both first and second phases of insulin secretion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2,25:1607-1611.

猜你喜欢
格列美甘精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